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昱征

作品数:11 被引量:31H指数:3
供职机构:沈阳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一般工业技术冶金工程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化学工程
  • 3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冶金工程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主题

  • 4篇光催化
  • 4篇催化
  • 3篇陶瓷
  • 3篇掺杂
  • 2篇氧化钛
  • 2篇炉渣
  • 2篇抗菌材料
  • 2篇抗菌陶瓷
  • 2篇抗菌性
  • 2篇抗菌性能
  • 2篇可见光
  • 2篇共掺
  • 2篇共掺杂
  • 2篇光催化剂
  • 2篇含钛
  • 2篇含钛高炉渣
  • 2篇二氧化钛
  • 2篇高炉
  • 2篇高炉渣
  • 2篇催化剂

机构

  • 7篇沈阳工业大学
  • 4篇东北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金...
  • 1篇广东省科学院...

作者

  • 11篇王昱征
  • 7篇吴玉胜
  • 4篇薛向欣
  • 3篇杨合
  • 3篇李明春
  • 2篇雷雪飞
  • 1篇栾澈
  • 1篇张伟
  • 1篇鲍泽斌
  • 1篇吴迪
  • 1篇刘磊

传媒

  • 2篇功能材料
  • 2篇轻金属
  • 1篇中国陶瓷工业
  • 1篇无机材料学报
  • 1篇无机盐工业
  • 1篇中国表面工程
  • 1篇材料与冶金学...
  • 1篇2008年全...

年份

  • 3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18
  • 2篇2016
  • 2篇2013
  • 1篇2009
  • 1篇2008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对比不同复合体系中Cr(VI)的光催化还原性能
能低温煅烧制备了硫酸盐修饰的含钛高炉渣(sulfate-modified titanium-bearing blast furnace slag,STBBFS)光催化剂,研究了Cr(VI)-柠檬酸(CA)复合体系和Cr(...
雷雪飞薛向欣杨合王昱征
关键词:光催化剂含钛高炉渣
硫掺杂含钛高炉渣光催化剂性能研究被引量:10
2009年
以含钛高炉渣为原料,硫脲为掺杂剂,采用高能球磨法制备了S掺杂含钛高炉渣催化剂,通过XRD、UV-vis吸收光谱、SEM等对其进行表征.研究甲基橙溶液pH值等对可见光光催化降解甲基橙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焙烧的掺硫催化剂对可见光吸收增强,吸收带边明显"红移";当pH=2时,甲基橙氧化效果最好.
王昱征薛向欣雷雪飞
关键词:含钛高炉渣钙钛矿可见光光催化甲基橙
光催化型抗菌材料及抗菌陶瓷的研究现状被引量:3
2016年
介绍了抗菌材料及抗菌陶瓷的国内外发展现状及抗菌机理,探讨了TiO_2作为光催化型抗菌剂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吴玉胜王昱征
关键词:二氧化钛抗菌材料抗菌陶瓷光催化
硫酸铵分解过程及其热分解动力学研究被引量:1
2023年
硫酸铵热分解能为硫酸氢铵溶液浸出粉煤灰提取氧化铝工艺过程提供硫酸氢铵溶液和氨水,研究硫酸铵热分解过程的机理和热分解动力学具有重要意义。通过X射线衍射、质谱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等对硫酸铵热分解过程的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硫酸铵的热分解产物为硫酸氢铵、焦硫酸铵、氨气、水、氮气和二氧化硫。采用X射线衍射、质谱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等表征方法并与热重分析技术联用对硫酸铵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硫酸铵的热分解过程分为3个阶段:硫酸铵分解形成硫酸氢铵和氨气;硫酸氢铵脱水形成焦硫酸铵;焦硫酸铵分解。采用Ozawa-Flynn-Wall和Kissinger-Akahira-Sunose无模型方法计算每个阶段的活化能。采用Coats-Redfern方法确定每个阶段最可能的机理函数。结果表明:第一阶段的平均活化能(E)为125.21 kJ/mol,ln A为18.46;第二阶段的平均活化能(E)为110.21 kJ/mol,ln A为13.94;第三阶段的平均活化能(E)为97.70 kJ/mol,ln A为8.44。
吴迪李来时王俊凯吴玉胜王昱征李明春
关键词:硫酸铵热分解分解动力学热重分析
光催化型抗菌材料及抗菌陶瓷的研究现状
介绍了抗菌材料及抗菌陶瓷的国内外发展现状及抗菌机理,探讨了TiO作为光催化型抗菌剂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吴玉胜王昱征
关键词:二氧化钛抗菌材料抗菌陶瓷光催化
文献传递
硫酸氢铵溶液浸出低品位菱镁矿研究
2023年
采用硫酸氢铵溶液浸出低品位菱镁矿提取镁,研究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NH_(4)HSO_(4)质量浓度、NH_(4)HSO_(4)过量率、转速和粒度对镁浸出率的影响,并得出了最佳工艺条件:反应温度为95℃,反应时间6 h、NH_(4)HSO_(4)质量浓度为25%、NH_(4)HSO_(4)过量率30%、转速30 rpm,粒度200目,此条件下镁浸出率96.03%。
李文李来时吴玉胜王昱征李明春刘峰
关键词:酸浸法硫酸氢铵
不同铝合金基体黑色微弧氧化膜的厚度对其结构和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
2023年
铝合金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铝合金表面防腐技术前景十分广阔。采用恒流的方式分别在7075、7A04和2A12三种不同铝合金基体表面进行黑色微弧氧化膜层的制备。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显微硬度测试仪、摩擦磨损试验机和电化学试验研究不同铝合金基体表面黑色微弧氧化膜的微观组织、硬度、耐磨性和耐蚀性。随着膜层厚度的增加,膜层的致密度大幅提高,平均孔隙率降低至0.8%,膜层中α-Al_(2)O_(3)的比例增加,耐磨性显著提高,在黑色陶瓷颗粒的自润滑作用下,复合膜层的摩擦因数从0.6降至0.3,摩擦曲线的变化趋势更平稳。黑色膜层厚度从40μm提高到60μm,三种铝合金基体的黑色氧化膜层均明显提高,最高达到916 HV。电化学试验结果60μm黑色微弧氧化膜层的腐蚀电流密度比40μm的降低两个数量级,自腐蚀电位可提高200 mV,钝化性能增强,膜层耐蚀性显著提升。
刘磊李来时吴玉胜王昱征张伟鲍泽斌鲍泽斌
关键词:铝合金微弧氧化耐蚀性耐磨性
锶掺杂对氧化铝气凝胶高温热稳定性的影响被引量:5
2018年
以AlCl_3·6H_2O为原料,Sr(NO_3)_2为添加剂,通过溶胶-凝胶法并结合超临界干燥技术制备了氧化铝气凝胶。利用X射线衍射分析(XRD)、氮气吸附-脱附比表面积测定和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等对样品进行了表征,考察了SrO含量对氧化铝气凝胶热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掺杂SrO的氧化铝气凝胶是由片状和针状颗粒经过相互搭接构成的三维多孔网络结构。高温条件下,SrO的掺杂能明显抑制氧化铝气凝胶的相变,随着SrO含量的增加,氧化铝气凝胶的比表面积变大。经1 200℃焙烧后,SrO掺杂量为5%(质量分数)的气凝胶焙烧产物中有SrO·6Al_2O_3相生成,形成的SrO·6Al_2O_3可显著抑制氧化铝气凝胶的物相转变,获得的氧化铝气凝胶产物的比表面积高达122m^2/g,比相同条件下焙烧纯氧化铝气凝胶获得的产物的比表面积增加113m^2/g。
孙雪峰吴玉胜李来时王昱征李明春
关键词:溶胶-凝胶法掺杂改性热稳定性超临界干燥
Ce及Zn共掺杂纳米TiO_2协同抗菌效应被引量:1
2013年
采用溶胶-凝胶法对TiO2进行Ce及Zn单一和共掺杂改性。以金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白念珠菌为菌种,研究组分对材料的可见光抗菌活性影响。运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比表面仪(BET)、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DRS)等测试手段对样品的结构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掺杂改性抗菌剂中适量Ce组分的作用,在于通过抑制抗菌剂的晶粒长大和拓展光响应范围等方面,增进抗菌剂的光催化性能。掺杂抗菌剂中适量Zn组分的作用在于提高材料的光催化抗菌性能。Zn、Ce共掺杂TiO2纳米材料表现出良好的协同抗菌效果,协同效应因子(SEF)>0。
王昱征薛向欣杨合栾澈
关键词:抗菌性能CE掺杂
锌铈共掺杂二氧化钛纳米材料制备与表征及其抗菌性能的研究(英文)被引量:10
2013年
采用溶胶-凝胶法,在不同的焙烧温度下合成锌/铈共掺杂二氧化钛纳米材料。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DRS)对样品进行了表征。采用抑菌环法,以大肠杆菌为实验菌种,对Zn/Ce-TiO2纳米材料抗菌性能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样品的结晶度和晶相完全取决于焙烧温度的高低;部分锌进入二氧化钛晶格中,其余掺杂离子以CeO2和Zn2Ti3O8形式存在;与暗态下相比,在可见光激发下,Zn/Ce-TiO2纳米材料具有超强的抗菌性。对锌/铈共掺杂作用机制进行了深入探讨。
王昱征薛向欣杨合
关键词:抗菌活性可见光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