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永钊

作品数:125 被引量:246H指数:11
供职机构:山西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育部精细化学品工程研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山西省青年科技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化学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8篇专利
  • 42篇期刊文章
  • 19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7篇理学
  • 25篇化学工程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电气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77篇催化
  • 62篇催化剂
  • 19篇凹凸棒
  • 14篇空速
  • 14篇凹凸棒土
  • 13篇加氢
  • 11篇氧化物
  • 11篇SUB
  • 10篇金属
  • 10篇CO
  • 9篇分子
  • 9篇分子筛
  • 9篇CO催化
  • 9篇催化化学
  • 8篇双金属
  • 8篇复合氧化物
  • 7篇硝酸
  • 7篇甲烷
  • 6篇原料气
  • 6篇顺酐

机构

  • 121篇山西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山...
  • 2篇山西省化工研...
  • 2篇山西东锦肥业...
  • 1篇南昌大学
  • 1篇太原理工大学
  • 1篇忻州师范学院
  • 1篇山西潞安碳一...

作者

  • 121篇王永钊
  • 101篇赵永祥
  • 22篇武瑞芳
  • 16篇刘滇生
  • 16篇高春光
  • 16篇李海涛
  • 12篇徐亚琳
  • 12篇高鹏飞
  • 9篇张因
  • 8篇许临萍
  • 7篇范莉渊
  • 7篇李潇
  • 7篇高晓庆
  • 6篇武志刚
  • 6篇赵丽丽
  • 6篇石晶
  • 6篇张鸿喜
  • 6篇李凤梅
  • 6篇王长真
  • 5篇程慧敏

传媒

  • 12篇工业催化
  • 7篇燃料化学学报
  • 4篇分子催化
  • 4篇燃料化学学报...
  • 4篇第十五届全国...
  • 2篇高等学校化学...
  • 2篇化工学报
  • 2篇Chines...
  • 2篇全国催化学术...
  • 2篇第七届全国环...
  • 1篇化学学报
  • 1篇环境污染治理...
  • 1篇精细化工
  • 1篇天然气化工—...
  • 1篇化工高等教育
  • 1篇实验技术与管...
  • 1篇石油化工
  • 1篇化学与生物工...
  • 1篇实验室科学
  • 1篇第12届全国...

年份

  • 6篇2024
  • 9篇2023
  • 3篇2022
  • 2篇2021
  • 9篇2020
  • 10篇2019
  • 8篇2018
  • 10篇2017
  • 4篇2016
  • 5篇2015
  • 5篇2014
  • 5篇2013
  • 3篇2012
  • 7篇2011
  • 13篇2010
  • 4篇2009
  • 3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6
  • 2篇2004
1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环戊二烯掺杂乙烷桥联有序介孔材料的制备、表征及应用被引量:1
2010年
以单硅酯(2-(环戊基-1,3-二烯基)乙基)三乙氧基硅烷(TEECp)和含有亚乙基桥键的硅酯1,2-二(三乙氧基硅基)乙烷为硅源,以三嵌段共聚物P123为模板剂,通过调节TEECp预水解时间,采用共聚法合成了环戊二烯掺杂乙烷桥联材料(Cp-PMO),并采用小角X射线衍射、N2物理吸附、透射电镜、红外光谱和热重等技术对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环戊二烯基被成功引入到乙烷桥联材料中,所得Cp-PMO样品具有高度有序的二维六方介孔孔道,热稳定性较高;随着材料中环戊二烯含量的增加,其有序性降低,孔径、比表面积和孔体积均有所减小,孔壁逐渐增厚.在乙酸乙酯与正丁醇的酯交换反应中,Cp-PMO样品表现出较高的催化活性.当该样品中环戊二烯含量为30%时,乙酸乙酯转化率和乙酸丁酯收率分别可达19.3%和10.6%.
周媛高鹏飞张铁明王永钊赵永祥
关键词:共缩聚环戊二烯介孔材料乙酸丁酯
用于低温催化分解N<Sub>2</Sub>O的复合氧化物催化剂及其制备
本发明属于化工催化剂和大气污染治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低温催化分解N<Sub>2</Sub>O的复合氧化物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催化剂为钴氧化物与锡氧化物组成的复合氧化物,钴氧化物为活性成分,锡氧化物为助催化剂,...
王永钊赵永祥胡晓波高鹏飞武瑞芳郑珂
文献传递
焙烧温度对Co_3O_4常温氧化CO催化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3
2007年
采用液相沉淀法制备了Co3O4催化剂,用XRD、IR、TEM、CO滴定等表征技术和连续流动微反装置,考察了焙烧温度对Co3O4催化剂结构和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研究的温度范围内催化剂均以单一的尖晶石结构存在,具有良好的CO氧化催化活性,经300℃焙烧的催化剂具有高的分散状态,有利于活性氧物种的形成和反应,在空速5000 h-1,CO体积分数0.5%的反应条件下常温可将CO完全转化500 min.焙烧温度高于或低于300℃均引起常温CO氧化性能的下降.通过对催化剂的抗水性试验和失活前后的XPS表征发现,催化剂的活性下降不是由于Co的价态变化引起的,而是由于水蒸气中毒.
王永钊赵永祥高春光刘滇生
关键词:焙烧温度催化活性稳定性
CeO<,2>-SiO<,2>复合氧化物的制备表征及其负载Pd催化活性的初步研究
本文以硝酸铈和正硅酸乙酯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超临界流体干燥法制备了不同CeO<,2>含量的一系列复合氧化物.利用物理吸附仪,XRD,IR等手段对复合氧化物的织构和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发现:采用该法可制备高比表面积的CeO...
王永钊赵永祥许临萍刘滇生
关键词:溶胶-凝胶超临界流体干燥
文献传递
Ni-Fe/γ-Al_2O_3双金属催化剂的制备及其CO甲烷化性能研究被引量:30
2011年
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Ni-Fe/γ-Al2O3双金属催化剂和Ni/γ-Al2O3、Fe/γ-Al2O3单金属催化剂,在连续流动微反装置上考察了催化剂的CO甲烷化催化活性,采用XRD、N2物理吸附、H2-TPR、H2-TPD和TPSR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表征。结果表明,Ni-Fe/γ-Al2O3双金属催化剂中Ni、Fe之间产生了明显的相互作用,还原后催化剂中形成Ni-Fe合金,对氢气吸附量显著增加。在CO体积分数为0.5%、空速5000 h-1、常压的反应条件下,Ni-Fe/γ-Al2O3双金属催化剂表现出高的甲烷化活性,220℃时将CO完全转化为甲烷。
王宁孙自瑾王永钊高晓庆赵永祥
关键词:双金属催化剂
溶胶凝胶法制备SiO_2-TiO_2复合氧化物及其热稳定性研究被引量:12
2003年
以廉价的四氯化钛为起始原料,采用溶胶 凝胶一步水解法合成含TiO220%(质量分数)的SiO2 TiO2复合氧化物,并考察了焙烧温度的影响。采用FT IR、XRD、BET等测试方法进行性能表征,结果表明,该复合氧化物比表面积高达661 7m2/g,经1100℃高温焙烧,仍有11m2/g;热稳定性好,在较宽的温度范围内焙烧,没有引起Ti O Si键的断裂,高温焙烧后,仍以无定型形式存在。
许临萍赵永祥武志刚王永钊刘滇生
关键词:溶胶凝胶法焙烧温度
CuO-Bi_2O_3/SiO_2-MgO催化剂的制备及炔化性能被引量:18
2012年
采用浸渍法、沉积-沉淀法、共沉淀法制备了CuO-Bi2O3/SiO2-MgO催化剂,利用低温N2物理吸-脱附、透射电镜(TEM)、X射线衍射(XRD)、H2程序升温还原(H2-TPR)、傅里叶红外(FT-IR)等技术对其进行了表征,并考察了催化剂在甲醛乙炔化合成1,4-丁炔二醇反应中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制备方法对催化剂中活性组分分散度及还原性能有较大影响,进而在甲醛乙炔化合成1,4-丁炔二醇反应中表现出不同的催化活性.采用共沉淀法制备的催化剂中活性物种CuO具有高的分散度与较好的还原能力,经活化后可生成数量较多的炔铜配合物活性中心,表现出最佳的炔化反应活性与丁炔二醇选择性.
郑艳孙自瑾王永钊李海涛王韶安罗敏赵吉龙赵永祥
关键词:1,4-丁炔二醇
一种二氧化碳甲烷化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以气凝胶氧化物为载体并添加助剂的二氧化碳甲烷化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镍为活性组分,助剂为碱金属或碱土金属,所述的气凝胶氧化物载体为二氧化硅、二氧化钛、二氧化锆、氧化铝或者是它们的复合物。催化剂成分重量百分比...
赵永祥高晓庆王永钊武瑞芳王宁
透射电镜的管理维护与故障处理探讨被引量:1
2022年
高分辨透射电镜是进行各类材料微观形貌、晶体结构、位相以及微区成分分析不可或缺的大型仪器。日本电子JEM-2100高分辨透射电镜在山西大学安装投入使用至今已有10余年,有效机时达到8000小时以上,是学校使用率最高的大型仪器之一。针对该仪器多年来的管理与维护、常见故障处理等情况进行详细分析,并根据目前仪器运行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仪器未来的管理制度进行了探讨。
武瑞芳王永钊赵永祥
关键词:透射电镜故障处理
Pd-Cu/羟磷灰石的制备及常温常湿CO催化氧化性能被引量:4
2020年
通过溶胶-凝胶法(SG)和水热法(HT)合成了羟磷灰石载体(HAP-SG,HAP-HT),以浸渍法制备负载型Pd-Cu/HAP催化剂(PC-SG,PC-HT),并考察其常温常湿条件下CO催化氧化反应性能.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OES)、N2物理吸附-脱附、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H2程序升温还原(H2-TPR)、CO2程序升温脱附(CO2-TP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CO原位漫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in-situ DRIFTS)等手段对Pd-Cu/HAP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相比于PC-SG,PC-HT具有较大比表面积和孔容,含有较多的Cu2Cl(OH)3物种且与Pd物种和载体直接产生了较强的相互作用;而且PC-HT表面含有较强CO活化能力的Pd^+物种和更多具有较强氧化还原性质的Cu^+物种,以及较少数量和较低强度的碱性位点,因而表现出更加优异的常温常湿条件下CO催化氧化性能.
李潇邢莉莎赵婉君王永钊王永钊
共1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