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护理
  • 2篇综合征
  • 2篇病房
  • 1篇动脉采血
  • 1篇悬臂
  • 1篇悬挂式
  • 1篇血细胞
  • 1篇医院感染
  • 1篇正压通气
  • 1篇正压通气治疗
  • 1篇嗜血细胞综合...
  • 1篇收集袋
  • 1篇通气
  • 1篇通气治疗
  • 1篇频次
  • 1篇品管圈
  • 1篇品管圈活动
  • 1篇气体流量传感...
  • 1篇重症
  • 1篇重症监护

机构

  • 7篇西安交通大学...

作者

  • 7篇王沙沙
  • 5篇冯思芳
  • 1篇刘娜
  • 1篇张兰
  • 1篇巫瑞
  • 1篇郑雪梅
  • 1篇吴娟宁
  • 1篇汪靖园
  • 1篇黄蓓
  • 1篇蒋春燕

传媒

  • 1篇现代诊断与治...
  • 1篇陕西医学杂志
  • 1篇当代护士(中...

年份

  • 2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品管圈活动在降低口服给药缺陷频次中的应用被引量:17
2014年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口服给药缺陷频次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组织,在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RICU)管理中融入品管圈的手法和技巧,对口服给药缺陷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并将改进前后的状况进行比较。结果口服给药缺陷率由33.3%降至15.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品管圈活动不仅降低了口服给药缺陷率,减少了护理纠纷,而且使圈员的质量管理意识、沟通协调能力及科室凝聚力得到了提高。品管圈活动是提高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RICU)质量管理的一种有效手段。
冯思芳王沙沙巫瑞
关键词:品管圈RICU口服给药
一例嗜血细胞综合征的护理体会
目的 总结嗜血细胞综合征的护理体会。方法 对我科室收治的1例嗜血细胞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征和护理体会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 嗜血细胞综合征病情变化快,临床少见,死亡率极高,多伴有多系统功能的衰竭,加之患者在治疗上大剂量...
王沙沙
关键词:嗜血细胞综合征护理
应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护理研究被引量:4
2015年
将108例肺炎所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2组,两组均行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综合护理,对照组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动脉血氧分压、氧合指数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随着时间的延长,参数均不断提高,且观察组改善趋势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682,P=0.025;F=6.032,P=0.019);两组不良反应有胃肠胀气,鼻黏膜干燥、出血,鼻梁皮肤压迫损伤,气压伤,观察组7.41%,对照组22.22%,对照组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96,P=0.030),经对症处理后,不良反应情况均得到改善。对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症状,减少不良反应。
冯思芳郑雪梅蒋春燕黄蓓王沙沙
关键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无创正压通气综合护理
一种带盖悬挂式收集袋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盖悬挂式收集袋,包括袋体、盖板以及与袋体的开口相连的固定圈,所述固定圈的内侧边沿上设置有转轴,盖板通过转轴与固定圈相连,固定圈的外侧边沿上开设有滑槽,滑槽上设置有滑块,滑块上设置有悬臂,悬臂上设置有用...
冯思芳吴娟宁王沙沙权红丽
文献传递
一种改良式吸氧管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改良式吸氧管,包括鼻插管、第一气垫、第二气垫、第一进气管、第一气体流量传感器、第二进气管、第二气体流量传感器、真空泵,该改良式吸氧管,结构巧妙,功能强大,操作简单,通过使用该装置,使得第一气垫和第二气...
李岁萍冯思芳张鹏侠王沙沙辛宇婷权红丽刘娜
文献传递
某三甲医院呼吸科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调查研究被引量:13
2017年
目的:探讨呼吸科重症监护病房(RICU)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对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某三甲医院RICU患者的医院感染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RICU收治住院患者1347例,其中发生医院感染62例,感染率4.60%,按照临床病情分级程度进行调整,病情调整后的调整感染率为2.28%。在单因素分析中,分别计算每一个可能的危险因素的OR值及95%CI,发现临床病情分级,免疫抑制剂的使用、糖尿病、多发伤、泌尿道插管、动静脉插管、使用呼吸机、气管插管、气管切开与医院感染关系较为密切。多因素分析发现临床病情分级、使用呼吸机、气管切开是其医院感染的独立影响因素。其中死亡病例87例,总病死率为6.46%。在62例医院感染的病例中,死亡11例,病死率17.74%,非医院感染患者1285例,死亡76例,病死率5.91%,感染患者病死率明显高于非感染患者(χ2=10.85,P=0.001),此类患者病情危重也将会影响其死亡。调整年龄性别等可能的影响因素后,感染者的死亡风险仍然是非感染者的1.87倍。结论:感染者的死亡风险较非感染者高。免疫抑制剂的使用、糖尿病、多发伤、泌尿道插管、动静脉插管、使用呼吸机、气管插管、气管切开与医院感染关系较为密切。临床病情分级、使用呼吸机、气管切开是其医院感染的独立影响因素。
冯思芳张兰王沙沙白智庆汪靖园
关键词:重症监护病房
护理干预措施在预防动脉采血并发症中的实践效果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措施在预防动脉采血并发症中的实践效果。方法 选取入住RCU前后实施动脉采血患者各90例作为对照组和实验组,观察动脉采血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进行护理干预措施后动脉采血并发症明显下降,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
王沙沙
关键词:护理干预动脉采血并发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