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爱军

作品数:18 被引量:42H指数:4
供职机构:宁夏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造影
  • 5篇多层螺旋CT
  • 5篇体层摄影
  • 4篇血管
  • 4篇血管造影
  • 4篇影像
  • 4篇影像学
  • 4篇影像学诊断
  • 3篇动脉
  • 3篇造影术
  • 3篇X线
  • 3篇X线计算
  • 3篇X线计算机
  • 3篇成像
  • 2篇动脉造影
  • 2篇血管造影术
  • 2篇数字减影
  • 2篇机体
  • 2篇计算机体层
  • 2篇计算机体层摄...

机构

  • 15篇宁夏医学院附...

作者

  • 15篇王爱军
  • 8篇赵建国
  • 4篇王卉
  • 4篇金国宏
  • 4篇龚瑞
  • 4篇陈兵
  • 3篇陈勇
  • 3篇高知玲
  • 3篇郭玉林
  • 3篇杨蔚
  • 2篇朱力
  • 2篇尹姬
  • 2篇平学军
  • 2篇马菁
  • 1篇马口菁
  • 1篇刘云
  • 1篇潘自兵
  • 1篇李云香
  • 1篇王晓东
  • 1篇罗乐

传媒

  • 9篇宁夏医学院学...
  • 1篇临床荟萃
  • 1篇放射学实践
  • 1篇第八届全国临...
  • 1篇第六届全国放...

年份

  • 4篇2007
  • 4篇2006
  • 2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2
  • 2篇2001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弥漫性恶性胸膜间皮瘤临床及影像分析被引量:6
2001年
冯元春周玮王爱军
关键词:弥漫性恶性胸膜间皮瘤影像学诊断
影响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质量的因素分析被引量:1
2004年
为探讨多排螺旋CT(MSCT)冠状动脉成像的扫描技术,分析34例冠状动脉MSCT成像资料,观察不同扫描方法对冠状动脉成像质量的影响。结果,患者的心率、扫描参数、注射的速度、扫描时相都对冠状动脉成像质量造成影响;34例中6例因心率、呼吸等因素导致图像质量下降而影响诊断。选择合适的扫描参数,控制患者的心率可提高冠状动脉成像的质量。
王爱军赵建国
关键词:冠状动脉造影多层螺旋CT
MSCTA与DSA对蛛网膜下腔出血病因的诊断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三维血管成像(3DMSCTA)作为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首选病因诊断方法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搜集了2002年1月至2005年3月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71例,均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和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检查,比较二种影像学方法的优缺点。结果:71例中,DSA发现动脉瘤58例,其中发生在颈内动脉床突上段3例,前交通支20例,大脑前动脉2例,后交通支23例,基底动脉5例,大脑中动脉主干侧裂分叉部3例,多发小动脉瘤2例;动静脉畸形6例;动静脉畸形合并动脉瘤3例;静脉性血管异常2例;阴性2例。3DMSCTA检出大小动脉瘤61个,显示瘤体、瘤颈、载瘤动脉和与周围血管及颅骨的关系清晰、确切。显示畸形血管团的部位大小,供血动脉来源,引流静脉的分支情况,空间立体结构清晰。71例DSA检查者,CTA诊断符合者67例;2例MSCTA发现动脉瘤,DSA检查阴性;MSCTA漏诊2例;2例经CT平扫显示有蛛网膜下腔出血,而MSCTA与DSA均无阳性发现。所有患者中29例行血管内栓塞治疗,手术治疗35例,内科保守治疗7例。结论:3DMSCTA检查诊断蛛网膜下腔出血性疾病的敏感性高,是一种安全、无创、简便、快速、准确的诊断方法。
金国宏陈兵王爱军马淑琴李云香赵俊玲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65例CT诊断被引量:1
2001年
为研究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hypoxicischemicencephalopathy ,以下简称HIE)的CT表现及分度 ,对有围产期窒息史CT诊断为不同程度HIE的 6 5例新生儿的CT及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根据文献及CT表现 ,本组病例HIE损伤程度 :轻度2 8例 ,中度 2 4例 ,重度 1 3例 ,中、重度易合并颅内出血 (占 1 6 / 1 8) ,以蛛网膜下腔出血最常见。表明CT能及时诊断、评价HIE的损伤程度及有无合并颅内出血及出血部位、出血量 。
高知玲王爱军龚瑞陈勇
关键词:新生儿CT缺氧缺血性脑病HIE
多层螺旋CT三维尿路成像技术的应用评价被引量:1
2007年
为探讨多层螺旋CT三维尿路成像(MSCTU)技术在泌尿系统疾病检查的应用价值,对19例确诊有泌尿系疾病的患者所做的MSCTU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MSCTU扫描显示,19例中15例输尿管结石平扫时表现为输尿管管腔内致密影,MPR图像上结石呈梭形或类圆形,与输尿管走形方向一致,上方输尿管有不同程度扩张,可见边缘征;1例输尿管癌表现为输尿管管腔内充盈缺损,管腔变窄、中断,上方输尿管扩张;1例输尿管结核表现为特征性输尿管串珠样改变;重复输尿管畸形伴肾盂积水2例,表现为肾盏、肾盂扩大,肾皮质萎缩变薄。MSCTU可显示泌尿系病变及其比邻关系。
赵建国王爱军
关键词:泌尿系疾病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尿路造影术
多层螺旋CT下肢动脉狭窄—闭塞性病变的成像技术及临床应用被引量:6
2004年
为探讨多层螺旋CT(MSCT)下肢动脉狭窄 -闭塞性病变的成像技术及临床价值 ,对 2 1例怀疑下肢动脉狭窄 -闭塞性病变患者行MSCT血管造影成像 ,图像经后处理获得下肢动脉立体图像。结果 ,MSCT下肢动脉成像可以清晰显示腹主动脉下端及髂总动脉、髂内外动脉、股动脉、胫腓动脉的主干及分支。 2 1例受检者中 11例患者表现为不同部位、不同程度的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病变 ,股动脉闭塞 2例 ,动脉血栓 3例 ,双侧髂总动脉瘤 1例 ,股动脉医源性动脉损伤致假性动脉瘤 1例 ,正常表现 3例。认为MSCT下肢动脉血管造影是下肢动脉病变的一种新的无创伤检查方法 。
赵建国王爱军白丹
关键词:多层螺旋CT
海绵窦区病变82例的影像学诊断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探讨海绵窦病变的影像学表现,旨在提高海绵窦病变的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病理证实的82例海绵窦区病变的影像学表现。其中CT检查47例,CT血管造影(CTA)27例,MRI平扫及增强检查42例,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17例。结果1)血管性病变:海绵状血管瘤7例,动脉瘤20例,颈内动脉海绵窦瘘7例;2)炎症性病变:痛性眼肌麻痹综合征1例,副鼻窦炎症侵及海绵窦2例,硬膜外脓肿侵及双侧海绵窦1例;3)肿瘤性病变:脑膜瘤8例,三叉神经瘤3例,肺癌海绵窦转移2例,侵袭性垂体瘤累及海绵窦25例,垂体癌1例,鼻咽颅底恶性淋巴瘤1例,蝶窦腺样囊性癌侵及1例,脊索瘤侵及3例。结论海绵窦血管性病变以CTA诊断最为满意,可以行DSA检查同时给予介入治疗。海绵窦肿瘤和炎性病变,则以MRI多方位成像为最佳。
陈兵金国宏王爱军王卉杨蔚
关键词:计算机体层摄影磁共振成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多层螺旋CT外周血管成像质量影响因素的探讨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探讨优化多层螺旋CT周围血管成像方法,提高诊断准确性。方法分析120例周围血管MSCT成像资料,总结影响MSCT周围血管成像质量的因素。结果120例检查中优类图像90例,良类图像20例,差类图像10例。血管病变152处,MSCT显示其中的148处。各分类间对比剂注射速率、对比剂总量、延迟时间经统计学处理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影响成像质量的最主要原因是病人的个体因素。影响质量因素的优化设置可提高图像质量,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平学军张兵刘云闫少宁王爱军
关键词:外周血管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血管造影术
胃肠道螺旋CT检查方法及扫描技术
2002年
为探讨螺旋CT在胃肠道检查中的技术及检查方法 ,分析 2 30例胃肠道螺旋CT资料。结果 ,上消化道螺旋CT检查理想的对比剂为水 ,合适的量为 80 0~ 12 0 0ml;直肠及结肠的最佳对比剂为气体 ,合适的量为 10 0 0ml。本组中 2 11例图像符合诊断要求 ,19例不符合诊断要求。在胃肠道的螺旋CT检查中 ,恰当的扫描前准备及合适的扫描参数的选择 ,既可满足诊断要求 ,又可降低检查成本。
潘自兵赵建国王爱军平学军
关键词:螺旋CT胃肠道
海绵窦区病变的影像学诊断
本文对海绵窦区病变的影像学诊断进行了研究。文章指出,海绵窦结构复杂,病变种类繁多,正确认识疾病的影像学特点,结合临床症状和体征,可提高海绵窦病变的诊断率。
陈兵金国宏王爱军王卉杨蔚
关键词:海绵窦病变体层摄影血管造影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