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
- 作品数:9 被引量:67H指数:4
- 供职机构:江阴市中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凝血四项、血清TNF-α及D-D在子痫前期患者中的临床诊断意义被引量:12
- 2019年
- 目的:探析凝血四项如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D-二聚体(D-D)在子痫前期(PE)患者中的临床诊断价值及其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10~2018年10月在我院妇产科接受诊治的40例轻度PE患者和40例重度PE患者(包括16例并发症患者和24例无并发症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A组和B组。另外选取同期在我院产科正常分娩的40例孕产妇作为本次研究的C组。比较三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凝血四项、血清TNF-α及D-D水平。比较有无并发症组间的凝血四项、血清TNF-α及D-D水平。相关性分析PE患者凝血四项、血清TNF-α及D-D水平。结果:三患者的基线资料无明显统计学差异。A、B组患者的TT、FIB、TNF-α、D-D水平明显高于C组,A、C组患者的APTT、PT水平明显高于B组,且A组患者的APTT、PT水平明显高于B组,而TNF-α、D-D水平明显低于B组。并发症组患者的FIB、TNF-α、D-D水平明显高于无并发症组患者。PE患者的D-D水平与FIB、血清TNF-α水平均存在显著正相关性。结论:联合动态监测凝血指标、TNF-α及D-D水平在PE患者的诊断及病情预估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 王玉
- 关键词:子痫前期凝血四项D-二聚体
- 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相关进展被引量:1
- 2007年
- 子宫动脉栓塞术(UAE)是目前治疗子宫肌瘤的一种新途径,既能消除患者对开腹手术的惧怕及忧虑,又能避免药物治疗效果差的缺点,更因能保留子宫而受到了患者的青睐。目前子宫动脉栓塞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对其有关的疗效和安全性作一综述。
- 王玉黄辉
- 关键词:子宫肌瘤子宫动脉栓塞术
-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的疗效评价被引量:5
- 2009年
- 目的观察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6例急性左心衰患者常规治疗半小时症状无改善的加用无创正压通气,观察通气前后的临床症状和相关指标变化,并做统计学处理和分析。结果15例患者经治疗后症状缓解,相关指标治疗前后统计学差异(P<0.01),仅1例合并严重的肺部感染治疗无效。总有效率为93.7%。结论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安全可靠,简便易行。
- 黄辉王玉
- 关键词: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疗效评价
- LEEP刀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价值分析
- 2012年
- 目的探讨宫颈环形电刀切除术(LEEP)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00例经细胞学、阴道镜及宫颈活检初步诊断为CIN的患者行宫颈电切术的治疗情况。结果 100例患者均行LEEP刀,成功完成宫颈上皮内瘤变切除术。结论 LEEP刀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具有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并发症少、可保留病理组织等优点,避免了二次手术和过度治疗,在治疗的同时能进行诊断,但术后仍需定期和规范的随访以防止宫颈癌的发生和发展。
- 王玉
- 宫腔镜下子宫内膜电切术和诊刮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疗效比较被引量:23
- 2018年
- 目的:探讨宫腔镜下子宫内膜电切术和诊刮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疗效。方法:将2014年1月至2016年7月在本院就诊的78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观察组给予宫腔镜下电切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宫腔镜下诊刮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住院时间、治疗前、治疗后1个、3个月月经量、血红蛋白含量及手术并发症情况;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后3个、6个月排卵期子宫内膜厚度及复发率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1个、治疗后3个月血红蛋白含量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均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1个、3个月的月经量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均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3个月、6个月排卵期子宫内膜厚度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均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1年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宫腔镜下电切术和诊刮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均安全、有效,但电切术可减少月经量和复发率,有生育要求的患者可优先考虑诊刮术治疗。
- 王玉高娟
- 关键词:子宫内膜息肉宫腔镜电切术诊刮术
- 改良盆底重建术与传统手术治疗盆底器官脱垂的临床疗效比较
- 2014年
- 目的观察改良盆底重建术与传统手术治疗盆底器官脱垂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9年1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19例盆底器官脱垂患者采取传统手术方法治疗(传统组)与同期收治的23例盆底器官脱垂患者采取改良盆底重建术进行治疗(改良组)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和出血量比较无明显的差异(P>0.05);改良组患者术后1年随访中无1例复发情况发生,传统组术后复发率为26.3%,差异统计学有意义(P<0.05);改良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3%,传统组为26.3%。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盆底器官脱垂的治疗中,采取改良盆底重建术的治疗效果明显,术后复发率低,值得临床中推广应用。
- 王玉王建霞
- 关键词:改良盆底重建术经阴道子宫切除术阴道前后壁修补术临床疗效
- 腹腔镜与开腹子宫肌瘤剥除术的临床分析被引量:25
- 2014年
- 目的探讨腹腔镜子宫肌瘤剥除术与开腹子宫肌瘤剥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腹腔镜子宫肌瘤剥除术治疗的40例患者为A组,同期开腹子宫肌瘤剥除术治疗的40例患者为B组,观察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A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B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手术时间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2.5%,B组为27.5%,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残留率与复发率分别为5.0%、15.0%;B组分别为2.53%、12.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与开腹子宫肌瘤剥除术治疗子宫肌瘤均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腹腔镜子宫肌瘤剥除术具有创伤小,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
- 王玉
- 关键词:临床疗效
- 米非司酮配伍依沙吖啶在中期妊娠引产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配伍依沙吖啶在中期妊娠引产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孕16~26周自愿要求终止妊娠的健康孕妇20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100例口服米非司酮50mg,12小时后重复1次,连用2天,共200mg;服用第2次米非司酮后即给依沙吖啶100mg羊膜腔内注射。对照组100例行单纯性依沙吖啶100mg羊膜腔内注射引产。结果:研究组产程发动早、总产程时间短、胎膜胎盘滞留少、产后出血少,产道损伤少,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结论:米非司酮配伍依沙吖啶用于中期妊娠引产,有利于产程进展,缩短引产时间,预防产后出血,具有临床意义。
- 王玉黄辉
- 关键词:米非司酮中期妊娠引产依沙吖啶
- 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
- 2007年
- 实验研究及临床观察发现心血管疾病,特别是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发病机制与炎症反应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本文重点介绍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在心血管疾病特别是ACS诊断和预后方面的研究进展。
- 黄辉王玉蔡高军
- 关键词: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心血管疾病急性冠脉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