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秀玲

作品数:19 被引量:40H指数:4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胃癌
  • 5篇瘤苗
  • 5篇基因
  • 4篇电图
  • 4篇胃电
  • 4篇胃电图
  • 4篇基因修饰
  • 4篇基因修饰瘤苗
  • 3篇肿瘤
  • 3篇免疫
  • 3篇IL-2
  • 3篇IL-2基因
  • 2篇动力障碍
  • 2篇起搏
  • 2篇起搏治疗
  • 2篇胃肠
  • 2篇胃电起搏
  • 2篇胃电图描记
  • 2篇胃动力
  • 2篇胃动力障碍

机构

  • 19篇上海交通大学...
  • 3篇上海第二医科...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第二医科...

作者

  • 19篇王秀玲
  • 5篇钱关祥
  • 5篇尹浩然
  • 5篇朱正纲
  • 5篇林言箴
  • 5篇陈诗书
  • 5篇李健
  • 5篇张俊
  • 5篇郑雄
  • 4篇燕敏
  • 4篇贺晨婕
  • 4篇陈秋夏
  • 3篇叶正宝
  • 2篇杨春华
  • 2篇王克敏
  • 2篇王克敏
  • 2篇王天翔
  • 2篇程枫
  • 2篇程枫
  • 1篇戴友珺

传媒

  • 6篇胃肠病学
  • 2篇蚌埠医学院学...
  • 1篇外科理论与实...
  • 1篇中华胃肠外科...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华消化杂志
  • 1篇上海第二医科...
  • 1篇胃肠病学和肝...
  • 1篇诊断学理论与...
  • 1篇中国医药
  • 1篇内科理论与实...
  • 1篇第九届全国肿...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 3篇2006
  • 3篇2004
  • 3篇2003
  • 4篇2002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HG-1/IL-2基因修饰瘤苗治疗晚期胃癌的初步临床研究(附8例报告)被引量:7
2002年
目的 :评估同种异型 (HLA A2 +)IL 2基因工程化人胃癌细胞瘤苗 (HG 1/IL 2 )治疗晚期胃癌的毒副作用及临床安全性。方法 :应用基因工程技术 ,以逆转录病毒载体介导将人IL 2cDNA转导入人胃癌细胞株MKN 45 ,经10 0Gy60Co照射灭活后 ,制备成基因工程化胃癌细胞瘤苗 (HG 1/IL 2 )。 2 0 0 1年 4月~ 2 0 0 1年 7月 ,对 8例晚期胃癌病人施行HG 1/IL 2瘤苗治疗。以 5次接种为一疗程 ,接种时间分别在第 1、8、15、2 9和第 5 8天 ,每次于一侧腹股沟和对侧腋部皮下多点注射 1× 10 7个细胞。每次接种后严格观察毒副反应 ,并在治疗开始前一周和治疗结束后进行临床评估 ,同时进行凝血功能、血液生化学、肿瘤标记物及相关免疫指标检测。结果 :除 1例在第 3次接种后 ,因高热和全身性荨麻疹而终止试验外 ,余均顺利完成治疗。接种后低热和注射局部红肿、酸胀感是最常见的反应。治疗前后未观察到病人血液学、凝血功能、肝肾功能、血清标志物等指标的明显异常。部分病人治疗后血清转铁蛋白、IgG、IgA、IgM、IL 2等体液免疫指标和CD3 、CD4 、CD8等细胞免疫指标有一定程度升高。结论 :在密切观察的前提下 ,HG 1/IL
张俊朱正纲程枫尹浩然王秀玲叶正宝燕敏刘炳亚钱关祥陈诗书林言箴
关键词:IL-2基因修饰瘤苗胃癌免疫疗法
白细胞介素2基因修饰瘤苗治疗胃癌复发转移的初步临床研究被引量:2
2004年
目的观察白细胞介素2(IL-2)基因修饰人胃癌细胞瘤苗(HG-1/IL-2)治疗胃癌术后复发和/或转移患者的临床安全性,并初步评价其对患者免疫指标的影响和疗效。方法应用基因工程技术,以逆转录病毒载体将人IL-2cDNA转导入HLA-A2阳性的人胃癌细胞株MKN-45,经60Co照射灭活后,制备成HG-1/IL-2。15例胃癌术后复发/转移患者入组。以5次接种为1疗程,接种时间分别在第1、8、15、29和58天,每次于一侧腹股沟和对侧腋部皮下注射。每次接种后严格观察不良反应,并在治疗开始前1周和治疗结束后进行免疫学指标和临床受益评价。结果除1例因疾病快速进展,在接种3次后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外,余14例均完成5次接种。接种后发热和注射局部红肿、酸胀感是最常见的反应。治疗后未观察到患者血液、肝肾功能等指标的明显异常。部分患者治疗后血清转铁蛋白、免疫球蛋白(Ig)G、IgA、IgM、IL-2等体液免疫和CD3、CD4、CD8等细胞免疫指标有一定程度提高。4例获部分缓解,6例稳定,4例病情进展。结论IL-2基因修饰胃癌细胞瘤苗治疗耐受性好,部分患者体液和细胞免疫指标改善明显。该药物可作为辅助治疗手段,应用于胃癌术后复发转移的综合治疗。
张俊朱正纲王克敏王秀玲尹浩然钱关祥陈诗书林言箴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2基因修饰瘤苗胃癌复发肿瘤转移
白细胞介素-2基因工程人胃癌细胞瘤苗Ⅰ期临床研究被引量:1
2003年
目的 评价同种异型 (HLA A2 + )白细胞介素 (IL) 2基因工程人胃癌细胞瘤苗 (HG 1/IL 2 )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安全性并观察其不良反应。方法 应用基因工程技术 ,以逆转录病毒载体介导将人IL 2cDNA转导入人胃癌细胞株MKN 4 5 ,经 10 0Gy60 Co照射灭活后 ,制备成HG 1/IL 2。对 16例晚期胃癌病人施行HG 1/IL 2瘤苗治疗。 5次接种为一疗程 ,接种时间分别在第 1、8、15、2 9和 5 8天 ,每次于一侧腹股沟和对侧腋部皮下注射。剂量分为 4级 ,由初始剂量 1× 10 7/次开始逐级增加 ,每个剂量水平 4例。每次接种后严格观察不良反应 ,并在治疗开始前 1周和治疗结束后进行临床评价 ,同时进行凝血功能、血液生化、肿瘤标记物和相关免疫指标检测。结果 除 1例因疾病属快速进展 ,在接种 3次后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外 ,余 15例均完成 5次接种。低热和注射局部红肿、酸胀感是最常见的反应。治疗前后未观察到病人血液学、凝血功能、肝肾功能、血清标志物等指标明显异常。部分病人治疗后血清转铁蛋白、IgG、IgA、IgM ,IL 2等体液免疫指标和CD+ 3 、CD+ 4 、CD+ 8等细胞免疫指标有一定程度提高。结论 在密切观察的前提下 ,HG 1/IL 2基因工程化胃癌细胞瘤苗应用于晚期胃癌的辅助治疗是安全可行的 。
王克敏张俊朱正纲王秀玲程枫燕敏尹浩然林言箴钱关祥陈诗书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2基因工程胃癌瘤苗
一氧化氮和脂质过氧化物在门脉高压性胃病患者中的变化
2003年
背景:胃黏膜糜烂是肝硬化患者发生上消化道出血的重要原因之一。目的:探讨血清和胃黏膜内一氧化氮(NO)和脂质过氧化物(LPO)的变化在门脉高压性胃病(PHG)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将43例PHG患者随机分为两组,20例患者采血清,23例患者取胃黏膜,分别采用硝酸还原法和硫代巴比妥酸(TBA)比色法测定NO和LPO含量。结果:PHG患者血清和胃黏膜内的NO和LPO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PHG患者血清和胃黏膜内NO和LPO含量增高可能参与了PHG的发病机制。
刘进进李健屠柏强王秀玲
关键词:一氧化氮脂质过氧化物门脉高压性胃病胃黏膜糜烂
巨大恶性胃肠间质瘤一例被引量:1
2009年
1病历摘要 患者男,57岁,平素体健,于2008年2月无意中扪及中上腹一肿块,质地坚韧,有一定活动度,无触痛,平时无腹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黑便及便血,未就医。2008年5月10日因自觉上腹部肿块进行性增大,右上腹时有隐痛,且中下腹也可扪及较大包块,质地坚韧,无触痛,出现乏力,消瘦、胃纳减退,体质量下降约5b左右,收治我院。入院后排柏油样黑便2d,予制酸止血治疗后好转。体格检查:无贫血貌,巩膜微黄染,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腹隆起,肝肋下6cm,
杨春华周忆王秀玲
关键词:胃肠间质瘤甲磺酸伊马替尼
超声内镜诊断胃内隆起性病变的价值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评估超声内镜在胃内隆起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86例经胃镜检查发现的胃内隆起性病变,行超声内镜及超声小探头检查,除45例为正常脏器外压、5例黏膜下血管瘤、7例静脉曲张而进行随访观察外,其余均经手术或活检获取病理确诊,将2种方法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胃黏膜下肿瘤104例,以间质瘤居多;胃非肿瘤性病变82例,以壁外压迫居多;对胃黏膜下隆起性病变的总诊断符合率超声内镜为93.0%,明显高于胃镜的74.2%(P<0.01)。结论:超声内镜可显示消化道管壁的层次结构和壁外情况,有利于胃内隆起性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贺晨婕王秀玲
关键词:胃疾病隆起性病变超声内镜超声小探头
IL-2基因修饰瘤苗治疗进展期胃癌的临床系列研究
目的:循序观察IL-2基因修饰人胃癌细胞瘤苗(HG-1/IL-2)治疗进展期胃癌的临床应用安全性及耐受性,并初步评价其疗效。方法:采用基因工程的方法,将细胞因子IL-2基因,转导入人胃癌细胞株MKN45,通过一系列后续处...
张俊朱正纲程枫王克敏王秀玲尹浩然燕敏叶正宝王天翔钱关祥陈诗书林言箴
关键词:IL-2基因瘤苗胃癌免疫治疗
文献传递
Shy-Drager综合征一例报道
2002年
王吉王秀玲
关键词:SHY-DRAGER综合征误诊直立性低血压
IL-2基因修饰瘤苗治疗进展期胃癌的临床系列研究
目的:循序观察IL-2基因修饰人胃癌细胞瘤苗 (HG-1/IL-2)治疗进展期胃癌的临床应用安全性及耐受性, 并初步评价其疗效。方法:采用基因工程的方法,将细胞因子 IL-2基因,转导入人胃癌细胞株MKN 45,通过一系...
张俊朱正纲程枫王克敏王秀玲尹浩然燕敏叶正宝王天翔钱关祥陈诗书林言箴
关键词:IL-2基因瘤苗胃癌免疫治疗
文献传递
胃电起搏治疗胃动力障碍疗效观察
2004年
目的 :通过观察胃动力障碍患者胃电起搏治疗前后症状及胃电节律变化情况 ,以评估胃电起搏治疗的疗效。方法 :对1 3例胃动力障碍患者行胃电起搏治疗 ,治疗前后进行症状评估及胃电图测定。结果 :1 3例胃动力障碍患者有明显的餐前餐后胃电节律紊乱 ,经胃电起搏治疗后症状有显著改善 ,总有效率为 90 .0 5 % ;治疗前后餐前正常慢波节律分别为 (4 1 .9± 1 6 .9) %和 (4 6 .9± 2 1 .6 ) % (P >0 .0 5 ) ,治疗前后餐后正常慢波节律百分比分别为 (5 7.5± 2 8.6 ) %和 (78.7± 1 6 .6 ) % (P <0 .0 5 )。结论
郑雄李健王秀玲陈秋夏
关键词:胃疾病胃动力障碍胃电图胃电起搏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