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竞可
- 作品数:18 被引量:44H指数:3
- 供职机构:云南警官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重点课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 论社会工作介入社区戒毒(康复)中的意义被引量:7
- 2010年
- 社会转型时期,政府职能面临转变,新形势下单一的行政管理模式已较难适应日渐多样的社会生活范畴,通过社会工作的介入,为加强社会管理来架设新的社会稳定平台提供了可能。而针对戒毒人员这种特殊的社区高危弱势人群的照管服务,社会工作的介入更易被吸毒者个体所接受,凸显专业化和个性化服务,有助于戒毒目标的完成。本文论述了社会工作在戒毒领域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并在介入途径上提出相关建议。
- 胡鹏王竞可
- 关键词:社会工作社区禁毒社区康复
- 关于社区戒毒和社区康复实施体系的探讨被引量:1
- 2009年
- 《禁毒法》把社区戒毒和社区康复作为新的戒毒措施被确立。目前,社区戒毒和社区康复的实践活动在全国各地广泛开展。以上海为例,具体在组织实施架构、管理体系和评估标准等方面作出分析探讨,以期使戒毒康复工作系统功能最优化,巩固禁毒成果,促进吸毒人员的社会融入。
- 胡鹏王竞可冷宁
- 关键词:社区戒毒社区康复
- 中美澳毒品治理的“最佳实践”评述
- 2021年
- 全球毒品形势持续恶化,毒品问题危机四伏。尤其在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背景下,毒品问题也同时呈现出全球范围内的趋同化特征。这使得世界各国在毒品治理政策上的差异性正在不断缩小。但在三大国际禁毒公约的框架下,依然可以清晰地看到各国从司法惩治为导向的治理模式,到以公共卫生为导向的治理模式,风格迥异。评述美国和澳大利亚的毒品治理模式,解读两国应对日益严峻的毒品形势所采用的不同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毒品治理“中国实践”模式:1.深入开展禁毒人民战争,走群众路线是中国毒品治理“最佳实践”的优势;2.加快论证完善“六全”理论体系是中国毒品治理“最佳实践”的理论内涵。
- 王竞可
- 易制毒化学品监管中的风险研究
- 我国制造毒品犯罪形势严峻,易制毒化学品监管中的风险日益突出,主要表现在:流入非法渠道屡禁不止;非列管化学品用于制造毒品;制毒活动从东南部地区加快向内地发展;含特殊药品复方制剂存在从药用渠道流失的风险;利用物流非法运输易制...
- 张涛王竞可杨黎华
- 关键词:易制毒化学品
- 文献传递
- 论禁毒宣传教育工作合力的形成被引量:6
- 2009年
- 禁毒宣传教育是禁毒工作的治本之策,是减少毒品需求乃至整个禁毒工作极其重要的一环,其在禁毒工作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何形成禁毒宣传合力,提高全民禁毒意识,防止新吸毒人员滋生是相当值得研究的。应当从宣传教育宣传者和受传者的互动、内容与方法的创新,主体机构与社区环境的匹配,投入与产出的权衡评估等方面来论述合力形成的些许要点。
- 王竞可胡鹏徐秋荻
- 关键词:禁毒宣传教育
- 打造“后疫情时代”大湄公河次区域禁毒国际合作新模式被引量:2
- 2021年
- 中国与缅甸、老挝、泰国、越南、柬埔寨在大湄公河次区域禁毒国际合作及其他相关领域合作历史源远流长,也由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因素及国家间刑事司法制度差异等的影响,尤其受近期新冠疫情的全方位辐射,区域国际合作实践问题凸显。文章旨在通过对“后疫情时代”大湄公河次区域六国禁毒合作的现状评估,客观分析当前合作中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打造针对次区域国际禁毒合作新模式提出的相关构想。
- 王竞可
- 对“金三角”毒源地发展桑蚕生产替代毒品原植物的建议
- 2015年
- 近年来,缅北罂粟种植面积有所反弹,逐年小幅增加。推进境外禁毒除源和替代发展是有效防止境外罂粟种植面积反弹,削弱境外毒品生产加工能力,减轻毒品危害的关键环节。在"金三角"地区开展蚕桑替代毒品种植具有投入少、见效快的特点,并适合在"金三角"贫困山区发展,桑蚕替代毒品种植对于有效遏制缅北地区毒品种植面积反弹具有重要作用。
- 牛何兰王竞可
- 关键词:发展经济
- 云南警官学院国际交流与合作思考
- 2009年
- 在构建"公安大教育、大培训工作体系"新时期,如何结合云南公安教育实际开展国际警务交流与合作,成为摆在云南警官学院外事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一.转变观念,把握机遇,迎接挑战;二.创新国际化教学,完善学科建设,整合资源,共同发展;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快国际化发展的硬件设施投入。四.加大外警培训的改革力度,开创外警培训新模式;五."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
- 王竞可徐秋荻谢湘江
- 关键词:外事工作
- 中国和澳大利亚禁毒刑事执法合作研究被引量:2
- 2019年
- 中国和澳大利亚都是世界毒品贩运重要目的地之选,均深受毒品危害。为应对毒品全球化问题,遏制两国互涉毒品犯罪发展态势,中澳两国积极致力于寻求双边合作,共同治理跨国毒品犯罪问题且已初见成效。本文立足于《中国与澳大利亚刑事司法协助条约》框架,从两国的禁毒刑事执法合作实务角度,观察两国禁毒合作现状,分析影响中澳禁毒刑事执法合作的主要利弊因素,提出进一步加强中澳两国禁毒刑事执法合作的建议,为进一步开展研究提供基础材料。
- 房珂竹王竞可
- 构建和谐社会语境下的犯罪问题
- 2006年
- 犯罪是一种正常的消极社会现象,本质上是社会各种不和谐因素和矛盾运动的综合反映。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缩小城乡差距,促进社会公正,建设和谐文化,强化社会控制力,将犯罪问题控制在公众和社会可承受的范围之内,是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和根本保证。
- 徐南王竞可
- 关键词:和谐社会不和谐因素犯罪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