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虹
- 作品数:17 被引量:105H指数:4
- 供职机构:沈阳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辽宁省教育厅课题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哲学宗教语言文字更多>>
- 大学生道德观教育实效性危机与对策被引量:3
- 2014年
-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大学生道德观教育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题中之义,是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实践基础,也是当代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必要保证。揭示大学生道德观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进行成因分析,从中探析道德观教育现实回归的路径及对策,这对于提高大学生道德观教育实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 连方圆王虹
- 关键词:大学生道德观教育
- 毛泽东语言艺术中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自觉
- 2012年
- 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中,以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深切认识和自觉担当,在语言形式上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行了开拓性探索:感悟大众生活,使马克思主义简明扼要;贴近大众情感,使马克思主义通俗易懂;契合大众认知,使马克思主义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创设大众语境,使马克思主义富有感召力。从而赋予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以大众文化的表现形式。
- 王虹
- 关键词:毛泽东语言艺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生态文明视域中的政府职能转变被引量:15
- 2009年
- 社会主义国家的政府职能及其转变的依据是人民的根本利益。当前,生态文明已经成为与社会经济建设发展和人民根本利益息息相关的重要内容,生态文明建设无疑是政府职能转变的重要内容。必须通过有效途径使生态文明建设在政府职能转变中得到充分体现,付诸实施并取得显著成效。
- 王虹仇艳艳
- 关键词:政府职能转变生态文明建设
- 高校“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教学的回顾与思考被引量:1
- 2005年
- 从1998年教育部实施“两课”课程设置新方案至今,“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在高校的“两课”教学中得到了全面贯彻和系统体现,并取得了重大成就。但也存在着内容结构性重复、手段落后、实践环节薄弱、师资水平亟待提高等问题。认真思考和解决这些问题,是应对高校马克思主义教育新挑战,完成“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的艰巨任务的迫切需要。
- 王虹
- 关键词:中国化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
- “概论”课教学中大学生关注的疑难热点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被引量:11
- 2011年
- "问题"在大学生成长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直接影响着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与世情、国情、党情密切相关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教学应当特别关注、了解和把握教学中大学生关注的疑难热点问题,分析其产生深刻的时代、社会背景及自身的主观原因,并紧密联系课程教学做出启发性的回答。强化"问题"意识,抓住"问题"契机,提高回应"问题"的能力和水平是应对教学中大学生关注的疑难热点问题,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不可或缺的重要举措。
- 王虹仇艳艳
- 关键词:大学生教学
-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若干问题及思考被引量:18
- 2010年
- 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是近年来党中央及各级教育主管部门一直高度重视的问题。这对于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优化教学效果,培育社会主义可靠接班人和合格建设者具有重大意义。深入分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现状及存在问题,有利于加强和完善思想政治理论教师队伍建设。
- 王虹丛婷婷
-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
- 十六大以来党建理论创新的辉煌成就与历史经验被引量:4
- 2014年
- 党的建设理论创新是中国共产党永葆青春和生机的力量之源。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在党建实践中提出了一系列新命题、新观点和新论断,在党建理论创新史上写下了浓重一笔,实践中大大提升了党的建设的科学化水平。这些重大命题和原创性理论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表现了党对自身建设的战略考量和远见卓识,标志着党建理论创新的力度、广度和深度达到一个新的境界。
- 王虹
- 关键词:十六大以来党建理论创新党建实践
- 生态文明视域中的政府职能转变
- 王虹
- 近十年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述评被引量:46
- 2011年
- 新世纪以来,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经历了起步、发展和深化三个阶段,成果颇丰。围绕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相关要素、其面临着的机遇与挑战及发展对策等方面,学者们从不同视角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探讨。本文综述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历程及成果,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不足与展望,旨在对进一步深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有所助益。
- 王虹刘朋
- 关键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互联网
- 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被引量:2
- 2006年
-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新世纪新阶段的重大战略任务。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发展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正确处理好人民内部的矛盾。同时,要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教育文化体制和社会管理体制等方面的改革,按照科学发展观所贯穿的基本原则和精神,不断开拓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思路和新境界。
- 王虹阚有林
-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