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跃龙

作品数:9 被引量:49H指数:4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四川省科技厅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6篇肿瘤
  • 4篇手术
  • 3篇颅咽管瘤
  • 2篇入路
  • 2篇手术入路
  • 2篇椎管
  • 2篇椎管内
  • 2篇外科
  • 2篇外科手术
  • 2篇显微外科
  • 2篇显微外科手术
  • 2篇脑肿瘤
  • 2篇脊柱
  • 2篇脊柱稳定
  • 2篇脊柱稳定性
  • 1篇电纺
  • 1篇电纺丝
  • 1篇哑铃型
  • 1篇哑铃型肿瘤
  • 1篇药物敏感

机构

  • 9篇四川大学华西...
  • 2篇宜宾市第二人...

作者

  • 9篇王跃龙
  • 4篇徐建国
  • 4篇刘志勇
  • 3篇周良学
  • 2篇刘翼
  • 2篇游潮
  • 1篇蔡博文
  • 1篇杨开勇
  • 1篇易勇
  • 1篇姜曙
  • 1篇刘家刚
  • 1篇刘浩
  • 1篇陈海锋
  • 1篇邱俊
  • 1篇梅兰
  • 1篇李丹

传媒

  • 2篇中国微侵袭神...
  • 1篇中华神经外科...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华西医学
  • 1篇四川大学学报...
  • 1篇中国现代神经...
  • 1篇中国第四届静...

年份

  • 2篇2022
  • 2篇2018
  • 2篇2016
  • 1篇2014
  • 2篇2013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术前肿瘤三维重建在幕上凸面脑肿瘤开颅术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探讨术前肿瘤三维重建用于幕上凸面脑肿瘤开颅术定位的准确性,为开颅手术提供一种精准、安全的辅助方法。方法前瞻性纳入2018年4月-2020年11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宜宾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幕上凸面脑肿瘤患者,随机分入重建组和对照组。重建组采用术前肿瘤三维重建进行开颅术定位,对照组采用传统二维断层影像进行开颅术定位。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础情况、术中定位及肿瘤暴露情况满意率、骨窗最大直径、手术时间、脑引流静脉损伤情况和术后皮下积液或颅内感染发生情况。结果共纳入43例患者,重建组22例,对照组21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构成、中线移位发生率、肿瘤生长部位和肿瘤大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脑引流静脉损伤发生率和术后皮下积液或颅内感染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建组的术中定位及肿瘤暴露情况满意率(95.5%vs.66.7%)高于对照组,骨窗最大直径[(6.26±1.32)vs.(7.31±1.13)cm]和手术时间[(194.00±22.76)vs.(214.57±26.53)min]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术前三维重建有助于更精确地定位肿瘤,提高肿瘤暴露满意率,缩小开颅骨窗直径,缩短手术时间,与传统的二维断层影像定位相比更具有优势。
王瀚刘翼刘志勇王跃龙易勇邱俊徐建国
关键词:术前定位三维影像颅骨切开术
颅内肿瘤的靶向药物治疗
2022年
颅内肿瘤严重影响了人类的身心健康,由于肿瘤的性质与生长部位的不同,因此对颅内肿瘤患者进行个体化、特异性的治疗已成为当下研究的热点,而颅内肿瘤的靶向药物治疗作为精准医学的重要分支,更是成为了科学家重点攻坚的对象。目前分子生物学及基因组学的迅速发展,为肿瘤的精准治疗提供了相应的靶点。但是由于血脑屏障、血肿瘤屏障阻碍了药物到达颅内靶点,因此如何提升颅内药物浓度成为了目前靶向治疗颅内肿瘤的关键所在。本文总结了不同颅内肿瘤的靶向药物治疗的现状,探讨了对于不同颅内肿瘤靶向药物治疗的效果,以期为未来靶向药物对颅内肿瘤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考。
王瀚王跃龙刘志勇徐建国
关键词:脑膜瘤垂体瘤神经鞘瘤颅咽管瘤靶向药物治疗
不同术式切除椎管内肿瘤对脊柱稳定性的影响被引量:17
2013年
原发性椎管内肿瘤占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2%~4%,按其生长部位不同分为硬膜外肿瘤(29%)、髓外硬膜下肿瘤(64%)、髓内肿瘤(7%),其治疗主要以手术方式为主,目的为全切肿瘤,阻止神经功能恶化,为神经功能改善提供条件。目前国内外神经外科、脊柱外科医生在追求肿瘤全切的同时开始重视对脊柱稳定性的维护。
王跃龙黄思庆
关键词:原发性椎管内肿瘤脊柱稳定性髓外硬膜下肿瘤神经功能恶化神经功能改善硬膜外肿瘤
椎管内肿瘤手术脊柱稳定性的保护与重建被引量:12
2013年
<正>椎管内肿瘤占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2%~4%,以手术切除为主[1]。目前国内外神经外科医师在肿瘤切除、神经功能保护方面已具备成熟的经验和技术,术中也十分重视脊柱稳定性的维持。由于国内外学者对椎管内病变术后脊柱稳定性的评价标准存在差异,因此临床医师对椎管内肿瘤手术过程中脊柱稳定性的保护与重建存在不同认识,手术方式不同其效果亦不尽相同[2 3]。
黄思庆王跃龙
关键词:脊髓肿瘤椎管椎板切除术
颅咽管瘤显微手术疗效分析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探讨颅咽管瘤手术入路的选择与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71例采用手术治疗的颅咽管瘤病例资料,采用额下翼点入路167例,经额部纵裂入路和经终板入路93例,经前部胼胝体-透明隔间隙-穹隆间入路74例,经鼻蝶入路37例。结果肿瘤全切除256例,近全切除82例,部分切除33例。术后颅内压增高症状均得到缓解;在214例术前视力下降病人中,缓解152例。术后发生钠代谢紊乱334例,尿崩症241例,高热123例,同侧动眼神经麻痹12例,意识障碍89例,癫疒间23例(经药物治疗后均控制良好)。196例(52.8%)病人获得随访,时间3~69个月,平均35.7个月,死亡17例(8.7%)。肿瘤复发35例,其中再次手术20例,伽玛刀治疗15例。结论术前依据肿瘤分型选择合适手术入路,术中保护好垂体柄、下丘脑及其周围重要神经结构,术后积极处理并发症,对提高病人生存质量至关重要。
王跃龙刘志勇杨金龙李高伟周良学姜曙蔡博文游潮徐建国
关键词:颅咽管瘤显微外科手术手术入路
Annexin A2与釉质细胞型颅咽管瘤增殖,侵袭,复发及药物敏感性的相关性研究
邓佼娇王跃龙周良学刘翼游潮
颈椎哑铃型肿瘤的临床分型及手术入路的选择被引量:11
2014年
目的 探讨颈椎哑铃型肿瘤的临床分型及手术入路的选择.方法 回顾性分析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神经外科2005年1月至2012年12月采用外科手术治疗的87例颈椎哑铃型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肿瘤椎管内外部分的大小以及有无脊柱骨质结构破坏将颈椎哑铃型肿瘤分为4型:椎管内为主型(Ⅰ型,48例)、椎管外为主型(Ⅱ型,17例)、椎管内外无骨质破坏型(Ⅲ型,15例)和椎管内外伴骨质破坏型(Ⅳ型,7例).根据肿瘤分型分别采用不同的手术入路一期切除肿瘤,其中Ⅰ型采用颈后正中-半椎板入路,Ⅱ型采用颈外侧-肌间隙入路,Ⅲ型采用颈外侧-肌间隙-半椎板入路或颈外侧-肌间隙-颈后正中-半椎板联合入路,Ⅳ型采用颈后远外侧-肌间隙-半椎板入路或颈后正中-肌间隙-半椎板入路并行枕颈后路或颈椎后路植骨融合内固定.结果 肿瘤一期手术完全切除83例,次全切除4例.术后随访9个月~6(3.2)年,肿瘤全切病例均无复发,次全切病例复发1例.随访期间患者临床症状改善85例,加重2例,无发生脊柱畸形的病例.结论 颈椎哑铃型肿瘤的临床分型对手术入路的选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根据肿瘤分型采用相应的手术入路不仅能够提高肿瘤一期切除的全切率,而且有助于降低术后脊柱畸形的发生率.
陈海锋李丹王跃龙刘家刚杨开勇黄思庆
关键词:颈椎哑铃型肿瘤临床分型手术入路
装载姜黄素的改性壳聚糖纳米纤维膜治疗皮肤损伤的研究
皮肤损伤,作为一类极具危险性和高支出的临床问题,亟须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案,对于各类创伤敷料的研制成为当今的一大研究热点[1]。静电纺丝纳米纤维膜由于其空间结构很好的模拟了细胞外基质,并且具有孔隙率高,比表面积大,透气、透水...
梅兰王跃龙范让让邓佼姣李晓玲郭刚
关键词:静电纺丝壳聚糖聚碳酸亚丙酯姜黄素皮肤损伤
文献传递
颅眶沟通性病变临床特点及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
2018年
目的探讨颅眶沟通性病变的临床特点和显微外科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颅眶沟通性病变的临床资料,均行显微手术切除,经眶额入路16例,翼点入路21例,扩大翼点入路6例,额颞眶颧入路5例。结果病变全切除36例,次全切除6例,部分切除6例。术后发生硬膜下积液1例,颅内感染2例,经治疗后痊愈;无颅内出血及脑脊液漏等并发症发生。随访2~31个月,平均14.5个月;无肿瘤复发或进展47例,死亡1例。多数病人术前症状好转。术后新发视力、视野障碍3例,眼球活动障碍或复视8例。结论颅眶沟通性病变良性肿瘤居多,以脑膜瘤最常见;显微手术切除为首选治疗方法,全切除率高,术后并发症少,且症状改善率高。
刘志勇王跃龙陈虹旭周良学刘浩徐建国
关键词:脑肿瘤脑脓肿显微外科手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