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锐
- 作品数:23 被引量:13H指数:2
- 供职机构:黑河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文学语言文字社会学更多>>
- 浅析赵树理创作的民族风格
- 2009年
- 赵树理创作的民族风格从内容到形式继承并发扬了我国古典文学创作的优良传统。在内容上,主要体现在对民俗的描写和对时代特征的反映以及作品体现的民族性格等方面;而在形式上,是通过人物语言和表现手法来体现的。赵树理创作独特的风格,不仅在古典文学中汲取营养,而对当今的生活也有着实际的指导意义。
- 李平王锐
- 关键词:民族语言
- 中国古代文学中蕴含的人文精神及其当代意义被引量:3
- 2016年
- 中国古代文学作为重要的传统文化载体,包含着丰富而广泛的人文内涵,在当今社会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人文思想的觉醒可追溯到中国远古时代,在此后各个时代不断发展。以文人作品为重要载体,分析中国古代文学中蕴含的厚生爱物、忧患意识、理性精神等人文思想资源,并阐述其对当代社会的重要意义,以更好地传承与发扬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人文精神。
- 王锐
- 关键词:古代文学人文意识人文精神思想资源
- 《聊斋志异》中的婚外非常规情感解析被引量:1
- 2012年
- 《聊斋志异》有大量篇目反映了封建婚姻问题。通过分析《香玉》表现的婚外"有情"之恋和《画壁》描写的婚外"无情"之欲,认为蒲松龄在遵守封建礼法的同时歌颂了美好的爱情,对男子的婚外恋情表现出宽容和赞赏的态度。
- 王锐李平
- 关键词:《聊斋志异》封建婚姻婚外情艳遇
- 论他山之石与贾宝玉的人性对应
- 2014年
- 《红楼梦》作为我国文学殿堂里的一部惊世之作,其精深的文化意蕴,博大的思想主旨毫无疑问地确立了在我国乃至在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作为一部伟大的文学艺术作品,不管是出于艺术创作的需要,还是作者本真生命体验的真实写照,整部《红楼梦》都散发着浓郁的人文世情气息。而本文就是以《红楼梦》里的中心人物——贾宝玉为聚焦对象,以“顽石——美玉——宝玉”的蜕变为线索,捕捉贾宝玉身上所闪烁的灵性慧根和人性体现,着力探寻其人生经历和生活感受背后的思想情感。
- 王锐
- 关键词:《红楼梦》顽石人性
- 师范专业认证背景下高校师范生从业技能的培养
- 2020年
- 教育作为国家发展的根本,历来都是我国建设的重点,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当前社会对师范类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同时近年来我国教育事业呈现出较好的发展势头,教育领域对人才的需求也逐渐增多,在这种背景下既是高校师范生的机遇同时也是一项挑战,在一项针对师范生的从业技能的调查中发现,当前我国高校师范生虽然理论知识储备较足,但是在从业技能的培养上却稍有不足,跟不上当前社会对师范生的高要求,因此高校师范类专业的实践教学仍然是当前应该关注的重点。由此本文将着重论述在师范专业认证背景下的高校师范生从业技能的培养策略。
- 王锐李婧
- 关键词:培养策略研究
- 美与德的结合——《聊斋志异》“双美”婚姻模式再解读被引量:1
- 2013年
- 《聊斋志异》是我国古代文言短篇小说的巅峰之作。其创作渗透着蒲松龄对生活的体验与感受,寄托着蒲松龄的理想与愿望。近500篇作品中有一大部分所表现的都是婚恋题材,不难看出理想的婚姻也是作者的愿望。因而作者在作品中为我们构建了一个理想的婚姻世界,那便是娇妻美妾共侍一夫的"双美"婚姻模式。这种美艳幻想是蒲松龄长期处在孤独落寞境遇中的精神补偿。是蒲松龄"在子夜荧荧,灯昏欲蕊,萧斋琴瑟,案冷疑冰"[1]的创作环境中对苦涩人生的心灵抚慰。
- 王锐
- 关键词:聊斋志异
- 一种中文翻译机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中文翻译机,包括翻译机本体,所述翻译机本体连接有防护壳,所述防护壳中转动连接有丝杠,且丝杠上螺纹连接有套筒,所述套筒与翻译机本体固定连接,所述防护壳的一侧内壁开设有滑槽,且翻译机本体与滑槽滑动连接,所...
- 李婧王锐
- 文献传递
- 论中唐文人心态转变对唐诗创作的影响
- 2016年
- 中唐是盛唐到晚唐中间的过度阶段,这一阶段是唐朝的政治由盛逐渐式微的过程,政治力量的变化直接导致了文人心理思维的变化。这一变化对于唐诗创作的个性、风格、体裁都有了明显的变化。这是时代因素的影响,又是作家潜意识因素在文学创作中的主体流露。
- 李平王锐
- 关键词:中唐诗人诗歌创作
- 一种户外中文朗读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户外中文朗读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上表面设有太阳能电池板和触摸显示屏,外壳的右侧面设有稿纸进口,所述外壳的底端设有稿纸出口,所述外壳的内腔安装有主动轮、从动轮、滑杆、逆变器和蓄电池,主动轮和从动轮...
- 李婧王锐
- 文献传递
- 基于OBE理念下文学类课程非指导性教学模式构建与实践被引量:1
- 2023年
- OBE教育理念是有别于传统教学的学习导向型教学模式。多元化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从实践运用的角度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过去文学类课程的传统教学模式因为缺失课程学习评价、主体定位和学习成果等方面内容,已然不能够满足这类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近年广泛运用的OBE教育理念着重于学生主体与学习成果对教学活动进行了补充和发展。非指导性教学模式同样也以学生为主体,并且其中关于人本主义的内容与文学类课程在精神内核上的需要有着很强的关联性。文学类课程的非指导性教学模式在OBE理念下的重构与实践对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有着积极意义。
- 王锐
-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非指导性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