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盛腊红

作品数:3 被引量:30H指数:3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九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主题

  • 3篇野生
  • 3篇野生稻
  • 2篇疣粒野生稻
  • 1篇遗传学
  • 1篇愈伤
  • 1篇愈伤组织
  • 1篇育种
  • 1篇育种学
  • 1篇原生质
  • 1篇原生质体
  • 1篇原生质体培养
  • 1篇质体
  • 1篇体细胞
  • 1篇同工酶
  • 1篇亲缘
  • 1篇亲缘关系
  • 1篇酯酶
  • 1篇酯酶同工酶
  • 1篇细胞
  • 1篇离体培养

机构

  • 3篇武汉大学

作者

  • 3篇何光存
  • 3篇盛腊红
  • 2篇廖兰杰
  • 2篇舒理慧
  • 1篇谭光轩
  • 1篇殷晓辉

传媒

  • 1篇植物学通报
  • 1篇中国科学(C...
  • 1篇武汉植物学研...

年份

  • 1篇1999
  • 2篇1998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疣粒野生稻体细胞超低温保藏与原生质体培养体系的确立被引量:15
1998年
疣粒野生稻是原产于我国的 3种野生稻之一 .疣粒野生稻具有优异特性但极难培养 .从疣粒野生稻的幼穗诱导出无再生能力的愈伤组织 ,经过继代培养和超低温保藏后获得了胚性愈伤组织 ,建立了悬浮细胞系 ,分离出原生质体并再生出植株 .人工接种鉴定表明 ,再生植株的强抗病性没有改变 ,但获得了培养力高的特性 .研究结果证明了植物愈伤组织的超低温保藏可能是获得胚性细胞系的一种新途径 .原生质体再生体系的确立是应用原生质体融合技术转移疣粒野生稻有用基因的重要一步 .
何光存舒理慧廖兰杰殷晓辉盛腊红汪晓玲
关键词:野生稻原生质体培养体细胞
提高疣粒野生稻愈伤组织分化能力的研究被引量:3
1999年
通过低温处理、更换培养基凝固剂以及液固交替培养的方式,成功地保持了疣粒野生稻愈伤组织的胚性,提高了绿苗分化率。结果表明:低温处理12 天的愈伤组织绿苗分化率最高;用琼脂糖代替琼脂作为培养基凝固剂,能在较大程度上提高愈伤组织绿苗分化率;通过液固交替培养的方式保持了悬浮系的分化潜能,在悬浮培养18 个月后,绿苗分化率仍达到41 .6 % ,而持续悬浮培养12 个月的愈伤组织全部丧失分化能力。
盛腊红何光存舒理慧廖兰杰
关键词:疣粒野生稻愈伤组织分化能力酯酶同工酶
野生稻遗传基础研究的进展被引量:14
1998年
谭光轩盛腊红何光存舒理慧
关键词:野生稻遗传学育种学亲缘关系离体培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