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亚男
- 作品数:7 被引量:85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 黄河三角洲土地利用时空复合变化图谱分析被引量:63
- 2004年
- 以地学信息图谱理论方法、地理信息系统时空复合体模型为依据,提出土地利用变化图谱研究方法,并把记录这种时空复合信息的基本单元称之为图谱单元,它是由相对均质的地理单元和相对均质的时序单元复合而成的空间-属性-过程一体化数据.以黄河三角洲40a(1956~1996年)土地利用4期空间数据(1956年,1984年,1991年,1996年)为基础,合成了一系列土地利用图谱,包括3个时序单元的土地利用变化图谱,40a变化过程图谱,并通过建立信息重映射表对图谱单元时空复合信息进行重新分类、提取与综合,即图谱重构,提取了黄河三角洲40a土地利用变化的涨势系列图谱、40a涨势变化过程图谱和40a土地利用时空演变模式图谱.图谱分析采用空间查询与统计分析、图谱单元分类排序、土地利用变化转移矩阵三种方法相结合,逐一分析不同时序单元、不同时间尺度土地利用格局的变化规律,并分析了40a土地利用时空演变模式图谱的区域分异特征.运用图谱方法对区域性土地利用动态变化过程中的空间格局斢肟占涓窬值亩浠探辛艘惶寤淖酆涎芯?
- 叶庆华刘高焕田国良叶景敏陈沈良黄翀刘庆生常军石亚男娄维国
- 关键词:黄河三角洲地学信息图谱土地利用
- 山地-绿洲-荒漠生态系统耦合机理与调控方法研究
- 石亚男
- 关键词:生态系统景观学水资源生态环境建设
- 干旱区生态环境数据库结构创新设计与集成被引量:4
- 2003年
- 本文以西部干旱区为例 ,在 GIS技术的支持下 ,探讨了生态环境数据库的设计原理及方法。实践证明 ,在生态环境信息系统的建设过程中 ,数据的选择、数据库结构的设计、数据的查询与管理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而本文在这方面的探索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同时 ,通过建立索引图和索引表的方式创新性地实现了遥感影像、图片、属性数据和文档等数据的空间查询与属性查询 。
- 孟雪莲刘高焕石亚男
- 关键词:干旱区生态环境数据库GIS
- 绿洲生态环境动态调控模型及系统概念设计应用被引量:4
- 2003年
- 绿洲是荒漠中的特殊景观 ,在干旱、半干旱地理系统中有着重要的生态意义 ,是该系统中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流的主要界面。绿洲的生态环境脆弱 ,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 ,绿洲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将面临更加严峻的考验。利用先进的空间信息技术 (包括遥感和 GIS) ,可以建立绿洲生态环境动态调控系统 ,使之服务于绿洲的稳定、可持续发展。本文依据水资源的供需平衡原理和水资源利用与生态环境之间的耦合关系对基于遥感 (RS)和 GIS的绿洲生态环境动态调控的模型进行了概念设计 。
- 石亚男刘高焕张北飞
- 关键词:绿洲生态环境生态需水可持续发展
- 干旱区绿洲生态环境信息系统设计
- <正> 本文以克里亚河小流域为例探讨了干旱区具有代表意义的山地-绿洲-荒漠生态环境系统的结构、功能、驱动因子及生态调控。1.流域概况克里亚河流域位于昆仑山北麓,塔里木盆地南缘于田县境内,自南向北纵贯全县。东邻民丰县,
- 孟雪莲刘高焕石亚男
- 关键词:生态环境地理信息系统绿洲
- 文献传递
- 近、现代黄河尾闾摆动及其亚三角洲体发育的景观信息图谱特征被引量:14
- 2007年
- 以地学信息图谱反映空间格局和时间演化的图形思维方式和景观生态学格局与过程研究的定量思维方式为基础,以近、现代黄河三角洲体上黄河尾闾流路摆动过程为例,探索了景观信息图谱方法研究体系.主要内容包括:(1)景观信息图谱方法体系;(2)黄河尾闾流路演变过程图谱特征;(3)黄河三角洲近、现代7个亚三角洲体的发育过程图谱特征;(4)近、现代黄河三角洲体发育的景观信息图谱特征;(5)黄河尾闾流路在亚三角洲体构造过程中的景观信息图谱;(6)黄河尾闾摆动过程发育的“廊道-基质”景观信息图谱特征.文中的景观信息图谱研究方法,还处于探索阶段,希望能够以此“抛砖引玉”,在景观“格局与过程”时空复合特征的研究方法上为同行提供一条可供借鉴的新思路.
- 叶庆华陈沈良黄翀薛允传田国良陈述彭石亚男刘庆生刘高焕
- 关键词:地学信息图谱黄河黄河三角洲
- 近、现代黄河亚三角洲体发育过程(1855-2000年)的景观特征及黄河口治理出路问题被引量:1
- 2006年
- 以景观信息图谱的图形与定量研究方法体系为基础,研究黄河三角洲体自1855-2000年以来由尾闾河道摆动物理过程而构造的洲体景观特征,分析黄河尾闾1855年以来的摆动变化规律,得到“清水沟行水潜力已经很有限,黄河改道势在必行”的结论,建议黄河流路改道应遵循自然规律、人工协助摆动以行水故道间洼地,并讨论了黄河口治理的出路问题.
- 叶庆华陈沈良陈奇黄翀田国良陈述彭刘高焕石亚男刘庆生
- 关键词:黄河三角洲黄河口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