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巧玲
- 作品数:23 被引量:59H指数:4
- 供职机构: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宁夏回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脑脊液置换术治疗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62例报告被引量:1
- 1998年
- 1995~1996年,我们在降颅压、止血、及时纠正电解质紊乱、健脑护脑、预防感染并积极预防脑血管痉挛等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脑脊液(CSF)冲洗置换术治疗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tSAH)62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共...
- 黄性敏石巧玲
-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脊液置换术
- 脑弥漫性轴索损伤29例
- 2006年
- 目的:对脑弥漫性轴索损伤(DAI)的诊断、临床特点、分组治疗、预后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我科2003年8月至2005年12月收治的29例DAI病人,主要根据其伤后昏迷时间分为轻、中、重3度,分析这3组病人的临床特点、影像资料及治疗结果,分析原发昏迷和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与预后的关系。结果:重度组22例占病例总数的75.9%,死亡6例,植物生存3例,中-重残8例,良好5例。伤后24hCT扫描46.5%的病例中发现脑不同部位有点状高密度影。中度组4例占病例总数的13.8%,中残1例,余恢复良好。轻度组3例占10.3%,全部恢复良好。轻-中度组病例伤后24hCT扫描仅2例发现脑内点状高密度影。3组比较,年龄间无明显差异;中度组和重度组的GCS明显低于轻度组;中度组和重度组原发昏迷时间明显长于轻度组。死亡6例,均发生在重度组,总病死率为20.7%。结论:脑外伤后持续昏迷超过6h而CT扫描无明显占位病灶者即可诊断为DAI;临床分度、GCS和原发昏迷时间有助于判断预后。
- 石巧玲
- 关键词:弥漫性轴索损伤预后
- 经皮下隧道放置引流管在侧脑室外引流中的作用被引量:1
- 2003年
- 目的 :探讨经皮下隧道放置引流管在侧脑室外引流中对防止颅内感染的作用。方法 :对 2 0 0 0~ 2 0 0 2年行经皮下隧道放置引流管侧脑室外引流术的 2 1例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9例病人术后至拔出引流管时未发生颅内感染 ,2例脑积水病人分别外引流 92天和 172天未发生颅内感染。结论 :经皮下放置引流管避免了一些导致颅内感染的因素 ,减少了颅内感染的发生。
- 马国弘许红旗石巧玲郑慧军
- 关键词:侧脑室外引流颅内感染皮下隧道引流管
- 条件恐惧记忆形成中大鼠海马CA1区钙调蛋白激酶Ⅱ和蛋白磷酸酶1蛋白表达及活性变化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探讨大鼠恐惧记忆形成过程中海马CA1区钙调蛋白激酶Ⅱ(CAMKⅡ)和蛋白磷酸酶1(PP1)表达的变化。方法将大鼠随机分成电击组(n=9)和对照组(n=9),24 h后处死动物,提取海马CA1区蛋白,用anti-CAMKⅡ、anti-p-CAMKⅡ(T286)和anti-PP1、anti-PP1α(T320)抗体作蛋白印迹,检测电击对CAMKⅡ和PP1蛋白表达及活性的影响。结果电击组的大鼠在1 h和24 h海马CA1区CAMKⅡ蛋白表达较对照组增加了4.4±1.2倍,并且其286位的苏氨酸磷酸化的CAMKⅡ蛋白表达较对照组增加了3.3±0.8倍(P<0.05)。电击组PP1蛋白表达较对照组增加了3.6±1.1倍,并且PP1α320位的苏氨酸磷酸化信号较对照组增加2.3±0.6倍(P<0.05)。结论大鼠条件恐惧记忆形成过程中海马CA1区CAMKⅡ和PP1蛋白的表达增加,活性增强。CAMKⅡ和PP1介导的磷酸化信号参与了条件恐惧长时记忆的形成。
- 王兵廖勇仕梁日初石巧玲段永红崔晟华蒋园丁
- 关键词:海马CA1区
- 颅脑伤早期精神障碍的临床分析被引量:3
- 1998年
- 通过50例颅脑外伤后早期精神障碍的临床观察,分析外伤类型、部位、CT表现与发作精神症状的关系。结论:发生颅脑伤后早期精神障碍以闭合性脑损伤多见,额颞叶脑实质损伤后继发脑水肿阶段精神障碍发生率高,双侧额对伤发生精神障碍的可能性大。从头颅CT的表现上均显示额预对损伤灶的存在,其损伤程度与症状严重存在相关性。精神症状发生早,持续时间短,多被治愈,复发少见。
- 石巧玲黄性敏胡名松
- 关键词:颅脑损伤CT
- 脑外伤后脑积水诊治28例被引量:2
- 2004年
- 目的 :回顾分析脑外伤后脑积水的诊治经验。方法 :统计本院 6年来收治脑外伤后脑积水患者 2 8例 ,分析其发病机制、临床特征及治疗效果。结果 :急性型脑积水 3例 ,以梗阻性脑积水为主 ,慢性型脑积水 2 5例 ,以交通性脑积水为主 ,均依据头颅CT确诊。全部行侧脑室 -腹腔分流术 (V P分流术 ) ,2 6例显效 ,2例失败。结论 :脑外伤后脑积水是脑外伤后可诊治的并发症之一 ,掌握特征 ,依据头颅CT影像行V
- 石巧玲黄性敏杨锋
- 关键词:脑外伤脑积水脑室腹膜分流术
- 过量维甲酸致小鼠神经管畸形及牛磺酸干预中Pax3的特异时相表达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探讨小鼠胚胎神经管畸形(NTDs)中过量维甲酸(RA)致畸及牛磺酸干预的作用,分析Pax3与NTDs的关系及其特异性时相表达。方法采用孕鼠服用过量RA及牛磺酸,建立胎鼠NTDs及干预动物模型;用免疫组化及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方法,分析各组胎鼠E9.5、E10.5、E11.5、E12.5中神经管Pax3的表达特异时相性差异。结果致畸组胎鼠畸形率达到71.6%,而干预组畸形率降至55.3%(P〈0.05),两组死胎或吸收胎率分别为11.4%、9.8%(P〉0.05);Pax3蛋白质阳性反应主要位于胞核,其在神经嵴表达强,而周围间充质表达弱。且在对照组中表达强于两实验组(P〈0.05),于E10.5d出现表达高峰;在两实验组中Pax3表达呈现增强趋势,干预组Pax3表达强于致畸组(P〈0.05);Pax3基因在两实验组中的表达受抑,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减弱(P〈0.05),对照组中Pax3基因的表达于E10.5d出现高峰;在两实验组中Pax3随胚胎发育呈现增强趋势无表达高峰,干预组Pax3表达强于致畸组(P〈0.05)。结论RA致畸及牛磺酸干预在胚胎NTDs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与Pax3基因表达的时相差异性有关。
- 王涛张庆华张莉廖勇仕梁日初石巧玲孙涛
- 关键词:神经管畸形维甲酸牛磺酸PAX3昆明小鼠
- RhoE在诱导人脑胶质细胞瘤凋亡中的作用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研究和探讨RhoE在诱导胶质瘤细胞凋亡中的作用,为胶质瘤分子靶向治疗寻找新的靶点。方法: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RhoE在人脑胶质瘤细胞系中的表达水平;构建重组pcDNA3.1-RhoE真核表达载体,将质粒快速转染U87细胞,采用四唑盐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的变化;Hoechst染色法观察细胞核的形态改变;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的情况;western blotting分析细胞Bcl-2、Bax表达变化,以及capase-3和NF-kB的活化水平。结果:RhoE蛋白在T98、A172和U87细胞系中表达明显低于正常人脑胶质细胞(P<0.05);上调RhoE表达后,U87细胞增殖能力明显下降(P<0.05),并且发生了显著的细胞凋亡改变(P<0.05);western bolt检测显示裂解的caspase-3水平增加,Bcl-2表达水平下降,Bax的表达水平升高,另外,p65在细胞核中的表达降低。结论:RhoE可能通过抑制NF-kB的活性,下调Bcl-2/Bax的比例,从而促进caspase-3的活化,最后诱导U87细胞发生凋亡。
- 闫国防廖勇仕梁日初石巧玲段永红崔晟华
- 关键词:胶质细胞瘤RHOE凋亡
- 颅内转移瘤53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02年
- 目的 :分析 5 3例颅内转移瘤的诊治体会。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 1992年 12月~ 2 0 0 0年 12月收治的 5 3例颅内转移瘤的临床特征及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结果 :高年龄组及原发肺癌发生颅内转移率高 ,分别占 75 5 %和 49 1%;2 3例首发颅脑神经系症状而就诊 ,2例为外伤后行头CT检查发现 ,2 8例为原发灶发现在先 ,误诊 7例 ;施行手术 2 7例 ,行伽玛刀治疗 3例 (其中 1例手术 ) ,放弃治疗 12例 ,放疗、化疗加支持治疗 11例 ,手术近期治愈 18例 ,好转 6例 ,手术有效率 88 9%,术后死亡 3例 ,全组死亡 7例 ,病死率 13 2 %。结论 :颅内转移瘤有其临床特征 ,头颅CT和MRI确诊率高 ,适合手术者行手术治疗是延长病人生命的良策。
- 石巧玲黄性敏廖勇仕
- 关键词:脑肿瘤颅内转移瘤外科手术
- 老年性创伤性颅内血肿救治被引量:2
- 2003年
- 目的 :探讨老年人颅内血肿救治的有效方法。方法 :回顾我院诊治的 94例老年性创伤颅内血肿的临床资料。结果 :GOS良好 4 1例、死亡 33例 ;术前血肿量越小或无脑疝者其良好率高 ,死亡率低 ,并有统计学意义(P <0 .0 0 5 )。结论 :早期手术治疗是减少死亡率提高良好预后的有效因素。
- 廖勇仕梁日初黄性敏黄国栋石巧玲
- 关键词:老年人G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