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石志革

作品数:12 被引量:35H指数:4
供职机构:常熟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卫生厅重大科研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篇蛋白
  • 4篇卒中
  • 3篇血管
  • 3篇髓鞘
  • 3篇全脑
  • 3篇脱髓鞘
  • 3篇脑梗
  • 3篇脑梗死
  • 3篇梗死
  • 3篇成像
  • 2篇照射
  • 2篇鼠脑
  • 2篇全脑照射
  • 2篇卒中患者
  • 2篇脑梗死患者
  • 2篇脑卒中
  • 2篇脑卒中患者
  • 2篇脑组织
  • 2篇灌注
  • 2篇灌注成像

机构

  • 6篇常熟市第二人...
  • 5篇苏州大学附属...
  • 2篇扬州大学
  • 1篇苏州大学
  • 1篇常熟市卫生局

作者

  • 12篇石志革
  • 6篇尤年兴
  • 4篇包仕尧
  • 3篇刘晖
  • 2篇陆耀军
  • 2篇田野
  • 2篇邵国富
  • 2篇陆建明
  • 1篇陈峰
  • 1篇陈贤
  • 1篇陈丽
  • 1篇沈玄霖
  • 1篇翟国杰

传媒

  • 2篇中国临床神经...
  • 2篇临床误诊误治
  • 2篇中国实用神经...
  • 1篇医学综述
  • 1篇辐射研究与辐...
  • 1篇中国血液流变...
  • 1篇神经疾病与精...
  • 1篇2007第六...

年份

  • 1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7
  • 2篇2005
  • 1篇2004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全脑照射后大鼠脑组织脱髓鞘病理学和髓鞘蛋白及基因表达的研究
目的研究照射后大鼠脑组织脱髓鞘病理改变及髓鞘碱性蛋白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方法给予成年 SD 大鼠 2Gy、10Gy 和30Gy 单剂量全脑照射,分别于照射后1周、1个月、3个月和6个月时,采用 Kluver Barrer...
石志革包仕尧田野
文献传递
不同年龄脑梗死患者TOAST分型与血脂和纤维蛋白原的相关分析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对不同年龄脑梗死患者TOAST分型与血脂和纤维蛋白原(Fg)进行相关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427例45-89岁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按不同年龄段分成3组。结合TOAST分型对3组患者的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Fg予以分析。结果:①TG、TC、LDL—C水平随着年龄增高而降低CP〈0.05);HDL—C、Fg水平随年龄增长而增高(P〈0.05);②随着年龄增长,心源性脑检塞型脑梗死和女性患者的发生比例明显增高(P〈0.05)。结论:对75岁以上的脑梗死患者应重视联合降纤治疗;心源性脑栓塞的发生率随年龄增长增高。需重视对合并有导致雌激素水平低下因素的高龄女性的脑梗死预防。
刘晖石志革尤年兴
关键词:脑梗死年龄组TOAST分型高血脂纤维蛋白原
脑三叉神经血管瘤病二例并文献复习被引量:2
2009年
陈峰陆耀军陆建明尤年兴石志革
关键词:血管瘤磁共振成像体层摄影术螺旋计算机
院内卒中的危险因素及发病机制探讨(附七例报告)
2009年
陆耀军陈贤尤年兴石志革
关键词:脑血管意外住院患者椎间盘移位并发症
Isaacs综合征(附1例报道)被引量:4
2005年
石志革邵国富包仕尧
关键词:ISAACS综合征神经肌肉疾病肌电图
进展性与完全性脑梗死患者CT灌注成像及CT血管造影分析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观察进展性和完全性脑梗死患者在CT灌注成像(CTP)及CT血管造影(CTA)方面的差异。方法对患者进行CTP及CTA检查,获取相对CBF(rCBF)、相对CBV(rCBV)数据,并获得脑动脉狭窄情况。结果 2组rCBF、rCBV和颈动脉系统中度以上狭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脑梗死患者,可采用CTA及CTP检查来明确脑动脉狭窄程度和脑灌注情况,辨别潜在病情进展患者。
刘晖石志革尤年兴
关键词:脑梗死CT血管造影CT灌注成像
大鼠全脑照射后髓鞘变化特征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照射后大鼠脑组织脱髓鞘病理改变、髓鞘碱性蛋白及其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探讨放射性脱髓鞘的发病机制。 方法:给予成年大鼠2Gy、10Gy和30Gy单剂量全脑照射,分别于照射后1周、1个月、3个月和6个月时处死...
石志革
关键词:放射性脑损伤脱髓鞘碱性蛋白海马组织全脑照射
文献传递
离子通道改变与癫痫被引量:2
2010年
癫痫发病机制是大脑神经元放电的异常同步化。正常脑细胞的离子电活动具有一定规律性,神经细胞电位的改变是神经细胞活动和细胞之间信号传递的基础,当神经细胞、神经突触、神经递质、离子通道等改变时,可造成细胞群内外正负电荷的异常流动同步化,癫痫性放电的发作、传播和终止,与遗传、生化、电解质、免疫和微量元素等多种因素有关,不管是何种原因引起,其电生理改变是一致的。
陈丽陆建明石志革
关键词:癫痫离子通道
全脑辐照后大鼠脑组织中髓鞘的变化特征被引量:1
2007年
为了深入研究电离辐射后大脑组织脱髓鞘病变的发病过程,对受2、10和30Gy全脑的Sprague-Dawley大鼠,在照射后1周以及1、3和6个月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量脑组织中髓鞘碱性蛋白(Myelin basic protein,MBP)含量、用Luxol fast blue染色法和电镜观察并分析髓鞘的病理学改变。结果表明,2、10和30Gy照射后1周与1个月的各组大鼠,其端脑组织中MBP的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明显差别,但10Gy和30Gy照射后3个月和6个月中MBP则有明显降低;髓鞘染色显示30Gy照射后6个月大鼠在胼胝体区有较典型的脱髓鞘病变存在,10-30Gy照射后1-6个月各组在超微结构上也有不同程度的髓鞘异常;病理学变化的严重程度与剂量、观察时间有明显的相关性。由此看来,10-30Gy照射后3-6个月的大鼠脑组织中从分子、组织形态到超微结构等方面可出现一系列的髓鞘异常改变。
石志革包仕尧田野
关键词:电离辐射脱髓鞘髓鞘碱性蛋白
前置式与后置式踝足矫形器对脑卒中患者步行功能恢复的影响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观察前置式与后置式踝足矫形器对脑卒中患者步行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52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前置组26例和后置组26例。前置组佩戴前置式踝足矫形器,后置组佩戴后置式踝足矫形器。观察指标为恢复至扶拐步行时间,恢复至独立步行时间,3个月时10m最大步行速度和Barthel指数。结果前置组恢复至扶拐步行时间(13.8±8.3)d较后置组(15.3±7.9)d快(P〈0.05)。前置组恢复至独立步行时间(27.4±14.9)d较后置组(35.9±18.0)d快(P〈0.05)。前置组10m最大步行速度(41.5士12.8)m/min较后置组(35.7±13.3)m/min快(P〈0.05);前置组与后置组3个月时Barthel指数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前置式踝足矫形器与后置式踝足矫形器相比,可加快脑卒中患者步行功能的恢复。
尤年兴沈玄霖石志革邵国富翟国杰
关键词:脑卒中踝足矫形器康复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