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秦军

作品数:29 被引量:115H指数:7
供职机构:东南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2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2篇缺损
  • 11篇皮瓣
  • 7篇组织缺损
  • 7篇筋膜
  • 7篇骨折
  • 6篇外科
  • 6篇筋膜瓣
  • 5篇软组织
  • 5篇软组织缺损
  • 5篇前外
  • 5篇股前外侧
  • 4篇植皮
  • 4篇植皮修复
  • 4篇手术
  • 4篇外侧皮
  • 4篇显微外科
  • 4篇股前外侧皮瓣
  • 3篇动脉
  • 3篇游离皮瓣
  • 3篇掌骨

机构

  • 16篇江阴市人民医...
  • 12篇东南大学

作者

  • 28篇秦军
  • 25篇李向荣
  • 23篇俞俊兴
  • 11篇贾学峰
  • 8篇周翔
  • 5篇杨惠光
  • 5篇杜翚
  • 4篇胡刚
  • 2篇周翔
  • 2篇高兴平
  • 1篇胡刚
  • 1篇高兴平
  • 1篇缪洪华

传媒

  • 9篇中华手外科杂...
  • 4篇实用手外科杂...
  • 2篇临床骨科杂志
  • 2篇中华创伤骨科...
  • 1篇医学理论与实...
  • 1篇中华显微外科...
  • 1篇现代医学与健...
  • 1篇苏州大学学报...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3篇2019
  • 4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4篇2006
  • 1篇2005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上肢主要血管闭合性损伤的诊治被引量:2
2013年
上肢创伤伴闭合性动脉损伤容易漏诊或误诊而造成延误治疗,重者可导致患者截肢甚至死亡[1]。传统的诊断方法容易延长肢体缺血时间和加重损伤,且手术探查具有一定的盲目性。2005年3月至2012年6月,我院应用CT血管成像技术(CTA)辅助诊断并显微外科手术治疗上肢闭合性或微小伤口合并动脉损伤5例,效果良好。
俞俊兴李向荣秦军杜翚
关键词:血管成像技术闭合性损伤上肢创伤诊治缺血时间
腕关节镜辅助经皮内固定治疗舟骨腰部骨折疗效分析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探讨腕关节镜辅助下舟骨腰部骨折的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自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们对12例新鲜舟骨腰部骨折患者采用腕关节镜辅助下骨折闭合复位、经皮Heibeil螺钉内固定治疗,术后定期摄X线片观察骨折愈合情况。结果术后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为6-12个月,平均10个月,所有骨折均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4周。腕关节功能采用改良Mayo腕关节评分评估:优8例,良4例。结论对新鲜舟骨腰部骨折采用腕关节镜辅助下Herbert螺钉经皮内固定治疗,术后能取得较理想的临床效果。
贾学峰李向荣胡刚俞俊兴秦军杜翚周翔
关键词:舟骨骨折腕关节镜
应用游离足趾甲皮瓣移植修复指背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
2008年
目的探讨应用足趾甲皮瓣移植修复手指背侧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游离足趾甲皮瓣修复手指背侧组织缺损12例,包括部分趾甲瓣7例、第二趾部分趾甲瓣3例、第二趾趾甲瓣2例。其中修复甲根以远指体缺损3例,部分甲床和侧方缺损4例,中节指背以远缺损5例。手术时游离趾背(底)动脉,神经和趾背静脉为蒂,切取组织瓣最大面积6.5cm×1.5cm,最小1.5cm×1.5cm。结果12例组织瓣均成活,术后随访时间6个月~1.5年,修复指外形和功能均较满意,供瓣区伤口愈合好,损伤小。结论由于手、足的解剖结构类似,组织相似性好,应用足趾提供组织移植修复趾背缺损可以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秦军俞俊兴李向荣
关键词:组织瓣显微外科手术
改良游离股前外侧组织瓣在肢体组织缺损修复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股前外侧皮瓣是主要以旋股外侧动脉降支为血管蒂的大腿前外侧部穿支皮瓣。1983年Baek首次报道了股部皮肤血供的解剖学研究,并且研究设计了以股深动脉第三穿支为蒂的股前外侧皮瓣。1984年,我国学者徐达传报道了股前外侧皮瓣的...
秦军
关键词:肢体组织缺损股前外侧皮瓣植皮修复
改良股前外侧组织瓣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
2009年
股前外侧皮瓣因其血管蒂长、解剖恒定、操作方便,被广泛运用于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伴有骨、肌腱外露创面的修复,但因手背、足背等非功能区运用皮瓣修复后外观臃肿,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手术效果。因此,2000年以来,我们将股前外侧组织瓣改良设计成一半为筋膜瓣,另一半为皮瓣游离移植的新方法分别修复手、足软组织缺损创面的非功能区与功能区,术后受区在外形、功能上与游离股前外侧皮瓣移植、游离股前外侧筋膜瓣移植联合植皮修复手、足软组织缺损的方法比较,报告如下。
俞俊兴缪洪华李向荣秦军贾学峰
关键词:股前外侧皮瓣移植组织瓣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皮瓣游离移植足软组织缺损筋膜瓣移植
掌骨、跖骨骨折微型钢板持骨钳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掌骨、跖骨骨折微型钢板持骨钳,包括上钳臂和下钳臂,所述上钳臂自左至右依次包括上弯臂段、上连接段和上直臂段,所述下钳臂自左至右依次包括下弯臂段、下连接段和下直臂段,所述上连接段和下连接段之间通过销轴相铰...
俞俊兴杜翬李向荣贾学峰胡刚秦军周翔
文献传递
微型外固定支架与克氏针内固定联合综合护理治疗指关节开放性骨折患者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研究微型外固定支架、克氏针内固定联合综合护理对指关节开放性骨折患者手指活动情况、炎性因子及骨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江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指关节开放性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40例)采用克氏针内固定治疗,观察组(40例)患者采用克氏针内固定+微型外固定支架治疗,两组患者均于术后6周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且术后均定期随访12周。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指标恢复情况、术后12周手指活动度总优良率,术前与术后3周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术后12周手指总主动活动度(TAM)与骨代谢指标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关节可活动时间与对照组比均缩短;观察组患者术后12周手指活动度总优良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80.00%;与术前比,术后3周两组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C-反应蛋白(CRP)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术后12周两组患者TAM均较术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与术前比,术后12周两组患者血清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RANK)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血清骨钙素(BGP)、骨保护蛋白(OPG)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微型外固定支架、克氏针内固定联合综合护理可有效改善指关节开放性骨折患者骨代谢,抑制炎症反应,进而提高手关节活动度,促进骨折愈合。
贺燕秦军
关键词:微型外固定支架克氏针内固定
带有深浅两组静脉的躅趾腓侧游离皮瓣修复手指指腹缺损被引量:13
2018年
目的报告应用带有深浅两组静脉的改良跽趾腓侧游离皮瓣修复手指指腹缺损的疗效。方法采用带有皮下腓侧浅静脉和趾动脉伴行静脉-浅深交通支-第一跖背静脉的两组静脉回流的躅趾腓侧游离皮瓣修复手指指腹缺损患者21例。拇指6例,示指5例,中指4例,环指5例,小指1例。术后随访观察皮瓣存活及手功能恢复情况。结果随访6-18个月,皮瓣全部存活,皮瓣血运、质地、外形及色泽良好,皮瓣两点分辨觉5~8mm。供区无破溃发生,不妨碍行走。结论应用吻合深浅两组静脉的母趾腓侧游离皮瓣可降低手术风险,提高皮瓣成活率,疗效满意,是修复手指指腹组织缺损的一种安全理想的手术方法。
李向荣周翔秦军贾学峰俞俊兴
关键词:指损伤外科皮瓣显微外科手术
闭合性锤状指切口改良与缝线排异被引量:7
2010年
俞俊兴缪洪华李向荣秦军杜翚
关键词:锤状指
一蒂双叶、第二趾侧方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指腹缺损被引量:12
2005年
目的探讨应用一蒂双叶(足母)、第二趾侧方皮瓣游离移植修复相邻多指指腹缺损的新术式。方法对7例指腹及手指软组织缺损的患者,采用以第一跖背或跖底动脉、足背静脉、趾神经为蒂的(足母)趾腓侧、第二趾胫侧双叶皮瓣游离移植修复相邻多指指腹创面。结果术后7例双叶皮瓣全部成活。随访3~18个月,皮瓣外形逼真,两点分辨觉为5~7mm,手功能满意。结论应用一蒂双叶皮瓣同时修复相邻多指指腹缺损,是一种较安全、简便、实用的术式。
俞俊兴李向荣杨惠光高兴平秦军
关键词:外科皮瓣指损伤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