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程瑞新

作品数:59 被引量:186H指数:8
供职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卫生局青年科研基金上海市高校选拔培养优秀青年教师科研专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0篇期刊文章
  • 1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9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 1篇机械工程

主题

  • 14篇CT
  • 8篇影像
  • 8篇甲状腺
  • 6篇结节
  • 5篇急性
  • 5篇甲状腺结节
  • 5篇磁共振
  • 4篇动脉
  • 4篇动物
  • 4篇腰椎
  • 4篇影像诊断
  • 4篇缺血
  • 4篇脑缺血
  • 4篇颈椎
  • 4篇关节
  • 4篇肺癌
  • 4篇肺部
  • 4篇白质
  • 4篇X线
  • 4篇CT诊断

机构

  • 50篇上海中医药大...
  • 5篇上海中医药大...
  • 2篇复旦大学
  • 2篇上海医科大学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同济大学附属...
  • 1篇上海市中医医...
  • 1篇上海第二医科...

作者

  • 53篇程瑞新
  • 34篇詹松华
  • 18篇宋璟璟
  • 14篇黄俊
  • 9篇丁永红
  • 8篇朱琼
  • 8篇成建明
  • 8篇张善生
  • 8篇龚志刚
  • 7篇陆方
  • 6篇杨烁慧
  • 6篇丁乃时
  • 5篇王辉
  • 4篇黄炎文
  • 4篇丁晓青
  • 4篇杨辰瑶
  • 4篇李绍军
  • 4篇谭文莉
  • 4篇李月娣
  • 4篇杨玉婵

传媒

  • 6篇中国中西医结...
  • 5篇现代医用影像...
  • 5篇医学影像学杂...
  • 3篇中国医学计算...
  • 2篇上海医学影像
  • 2篇老年医学与保...
  • 2篇第十二次全国...
  • 2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国临床神经...
  • 1篇上海中医药大...
  • 1篇颈腰痛杂志
  • 1篇临床放射学杂...
  • 1篇上海中医药杂...
  • 1篇中国医疗器械...
  • 1篇中成药
  • 1篇医疗卫生装备
  • 1篇医用放射技术...
  • 1篇中国微侵袭神...
  • 1篇中国医刊
  • 1篇实用医学影像...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2
  • 3篇2020
  • 3篇2019
  • 1篇2018
  • 6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3
  • 8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3篇2009
  • 4篇2007
  • 2篇2002
  • 5篇2001
  • 2篇2000
  • 2篇1998
  • 1篇1997
  • 1篇1996
5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免疫功能低下患者肺部感染的CT表现与鉴别诊断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分析免疫功能低下患者肺部感染的CT表现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尿毒症长期血透治疗患者和肾移植术后致免疫功能低下肺部感染患者87例,分析比较CT上不同病原体的肺部感染病灶的形态、分布、密度等特征和动态变化的规律。并与病原学诊断结果对照。结果:本组87例肺部感染患者中,细菌性肺炎37例(42.53%),巨细胞病毒性肺炎14例(16.09%),卡氏肺囊虫肺炎6例(6.89%),肺结核19例(21.84%),真菌性肺炎11例(12.64%)。CT表现为弥漫性斑片状和磨玻璃样伴点状或网状阴影共20例;表现为小片状或大片状阴影41例;其他表现为散在小结节、斑片状或条状不规则阴影。结论:本组病例中以细菌性肺炎最多见,其次为肺结核。免疫功能低下患者不同肺部感染的CT表现有一定特点,巨细胞病毒性肺炎和卡氏肺囊虫肺炎主要表现为伴有肺间质增厚;细菌性肺炎和真菌性肺炎主要表现为肺实质渗出性病变;肺结核主要表现为不均匀粟粒影。CT对鉴别诊断有一定价值。
程瑞新詹松华毕小利
关键词:免疫功能低下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甲状腺微小滤泡增生结节的特征性CT征象
2024年
目的:探讨甲状腺微小滤泡增生结节(FHN)的特征性CT征象。方法: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69例(109个)甲状腺微小FHN(FHN组)和77例(90个)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PTMC组)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观察2组结节的CT征象,包括平扫密度、强化方式、囊变、边缘中断征、包膜征及钙化。对2组数据行组间比较,并分析相关CT征象的诊断效能。结果:2组CT平扫密度、强化方式、囊变、边缘中断征、包膜征及钙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阳性预测值高的征象包括CT平扫呈均匀等/高密度(1.000)、平扫密度不均匀(0.894)、强化不均匀(0.804)、囊变(0.838)。阴性预测值高的CT征象为包膜征阴性(0.758)。结论:CT平扫呈均匀性等/高密度或平扫密度不均匀、增强扫描后不均匀强化、伴发囊变、包膜征阴性可能是甲状腺微小FHN的特征性CT征象。
国荣芳成建明杨玉婵谢晓峰刘坤丁晓青张敏程瑞新詹松华
关键词:甲状腺结节
老年人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的CT与临床诊断(附33例分析)
2001年
目的探讨老年人SAE临床与CT表现的关系。方法选取本院33例经CT检查有较典型SAE影像学表现的病人对比分析。结果本组33例中20例是以脑卒中样和高血压眩晕起病,13例以智能减退起病。CT表现分为轻、中、重Ⅲ型,具有典型SAE神经症状的病例均见于Ⅱ、Ⅲ型中。慢性高血压与SAE有着密切的相关性。结论在脑白质病变的病人中易发生SAE,CT对指导早期防治SAE有重要价值。
程瑞新丁永红
关键词:脑动脉硬化CT
单发真菌性肺空洞的CT表现被引量:9
2015年
目的分析真菌性肺部空洞的CT特点,以期提高其诊断和鉴别诊断水平。方法病理证实的35例单发真菌性肺部空洞的CT资料,总结其肺部空洞的CT征象。并与平时收集的29例肺癌空洞对比,比较两组空洞晕征、空气半月征、分叶征、壁厚薄不均征等出现率的差异,统计学分析用2检验。结果 35例单发真菌性空洞与肺癌空洞组出现各类特殊征象分别是,晕征21例(60%,21/35)和3例(10%,3/21),空气半月征分别是13例(37%,13/35)和2例(7%,2/29),分叶征分别是3例(8%,3/35)和18例(62%,18/29),空洞壁凹凸不平分别是7例(20%,7/35)和15例(52%,15/29)。两组病例在上述这些CT征象上的出现率均有显著差异(P<0.05),其中晕征和分叶征两组相差非常显著差异(P<0.01)。结论单发真菌感染与单发肺癌空洞在形态学上有明显差异,鉴别诊断不难,真菌空洞的影像特点主要是晕征和空气半月征,要注意与其它感染性空洞鉴别,肺癌空洞合并感染时,要注意与真菌性空洞鉴别。
程瑞新宋璟璟龚志刚黄俊詹松华邹烨莫爱群
关键词:肺部真菌感染X线计算机
颈型颈椎病患者颈椎中立与常规侧位X片的比较研究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研究颈型颈椎患者颈椎中立、常规侧位X片解剖数据的差异,讨论较有诊断价值的侧位X片。方法150例颈型颈椎病人随机分为甲组(70例)与乙组(80例),甲组先拍摄中立侧位X片,后拍摄常规侧位X片,乙组则相反。测量甲乙二组病人X片的颈椎弧弦距、颈椎(2-3、3-4、4-5、5-6、6-7)间隙前后缘的距离,进行t检验。结果1.颈椎弧弦距:甲组中立、常规侧位分别为(2.2±5.5)mm、(7.9±6.3)mm。乙组中立、常规侧位分别为(2.1±4.7)mm、(7.8±5.0)mm。甲乙二组相同侧位弧弦距无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侧位弧弦距有统计学差异(P<0.001)。2.颈椎4-5间隙前后缘的距离:甲组中立、常规侧位前缘分别为(3.4±1.1)mm、(4.1±1.2)mm,二者有统计学差异(P<0.001)。甲组中立、常规侧位后缘分别为(2.1±0.8)mm、(1.7±0.8)mm,二者有统计学差异(P<0.001)。乙组中立、常规侧位前缘分别为(3.3±1.0)mm、(3.8±1.1)mm,二者有统计学差异(P<0.001)。乙组中立、常规侧位后缘分别为(1.9±1.0)mm、(1.7±0.8)mm,二者有统计学差异(P<0.01)。甲乙组相同侧位相同前缘或后缘距离无统计学差异(P>0.05)。3.颈椎(2-3、3-4、5-6、6-7)间隙前缘、后缘距离测量统计结果基本上同颈椎4-5。4.颈椎间隙总均值,中立与常规侧位片组分别为(2.64±0.58)mm与(2.79±0.61)mm,二者有统计学差异(P<0.001)。结论对于颈型颈椎病来讲,颈椎中立侧位与常规侧位X片是有差别的,中立侧位X片较有诊断价值。
闵熙敬程瑞新童永祥杨柳金以文詹松华沈国权
关键词:颈型颈椎病X片
CT3D重建评价临床手法治疗颈椎“椎骨错缝”价值研究
目的:探讨CT 3D重建技术在评价临床手法治疗颈椎病"骨错缝"的价值。方法:本研究共随机收入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松江分院推针拿科就诊的颈椎病患者15例,其中男性6例,女性9例,平均年龄(50.97±12.43)岁(...
程瑞新邹烨莫爱群陆麒麟王勇敢杨凡陆美芳石晓君
关键词:椎骨错缝手法治疗
文献传递
肺部癌性空洞的CT特征和鉴别诊断分析
目的:探讨肺癌空洞的CT影像学特征,讨论其鉴别诊断和误诊原因,以期提高对肺部空洞病变的诊断水平。 方法:21例经病理证实的肺癌空洞,男13例,女8例,平均年龄49岁。有7例术前误诊为肺结核空洞。全部病例均作了胸...
程瑞新李月娣詹松华
关键词:肺癌CT诊断癌性空洞
文献传递
兔颈总动脉动脉瘤中药白芨胶栓塞研究被引量:4
2001年
目的 探讨动脉瘤中药白芨胶液体栓塞的可行性。 方法 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建立10只兔颈总动脉侧壁动脉瘤。将超微导管插至动脉瘤腔并进行中药白芨胶液体栓塞,通过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及组织病理标本观察栓塞前后瘤腔及载瘤动脉发生的血流动力学改变。 结果 栓塞后即刻血管造影显示7只瘤腔全部闭塞,3只瘤腔大部被白芨栓塞。栓塞后半年组织病理标本示10只动脉瘤瘤腔均完全闭塞,8只动脉瘤远端载瘤动脉通畅,2只动脉瘤远端载瘤动脉闭塞。未见血管壁明显炎症及远端组织缺血表现。 结论 应用中药白芨胶栓塞动脉瘤具有可行性。
丁永红戴大英程瑞新耿坚朱琼黄学箐丁乃时张善生张忠罗其中
关键词:动物模型白芨胶栓塞颅内动脉瘤
颈椎1-2侧方穿刺CT脊髓造影被引量:1
1998年
目的:探讨颈1-2侧方穿刺椎管造影方法和CT脊髓造影的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对53例经颈1-2侧方穿刺CT脊髓造影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3例穿刺55例次,穿刺成功54例(9818%),影像清晰能正确诊断者达52例(9811%),其中1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结论:颈1-2侧方穿刺尤适用于腰穿时上行性梗阻之颈胸段病变者,CT脊髓造影的诊断价值显著优于常规椎管造影。
张善生程瑞新丁乃时
关键词:脊髓造影颈椎CTX线诊断
腰椎小关节不对称与小关节综合征关系CT研究被引量:5
2007年
目的:本文对84例临床诊断为腰椎小关节综合征病例的临床、CT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CT能够清晰地显示椎小关节增生肥大、骨赘形成、关节间隙狭窄、关节对合不良、关节面改变、关节面倾角异常等椎小关节病变,特别能发现小关节的不对称现象及其并存症;探讨了腰椎小关节综合征与小关节不对称的相关机理,提出小关节不对称是引起本征的重要原因之一。CT对小关节不对称发现及本征的诊断和临床治疗具有重要价值。
李月娣程瑞新詹松华张善生
关键词:腰椎小关节综合征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