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符丽华

作品数:37 被引量:192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山市博爱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中山市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中国高校医学期刊临床专项资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1篇期刊文章
  • 3篇科技成果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1篇宫颈
  • 14篇宫颈癌
  • 11篇人乳
  • 11篇乳头
  • 11篇病变
  • 10篇人乳头瘤
  • 10篇乳头瘤
  • 10篇瘤病毒
  • 9篇人乳头瘤病毒
  • 9篇乳头瘤病毒
  • 8篇高危
  • 7篇上皮
  • 7篇上皮内
  • 7篇皮内
  • 7篇危型
  • 7篇细胞
  • 5篇阴道
  • 5篇肿瘤
  • 5篇细胞学
  • 5篇基因

机构

  • 31篇中山市博爱医...
  • 4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广东医学院附...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作者

  • 36篇符丽华
  • 21篇罗小婉
  • 14篇罗燕艳
  • 11篇林钰叶
  • 9篇栾峰
  • 6篇米贤军
  • 6篇陈昂
  • 6篇王莹
  • 5篇熊小英
  • 4篇彭学鸣
  • 4篇齐青萍
  • 4篇黄锡欢
  • 4篇甘玉杰
  • 3篇肖琳
  • 3篇马静
  • 3篇白宝敏
  • 3篇林霞
  • 3篇高锦雯
  • 2篇杨孜
  • 2篇杨接辉

传媒

  • 3篇中国妇幼保健
  • 2篇中国基层医药
  • 2篇中国实用医药
  • 2篇中国实用医刊
  • 1篇医学综述
  • 1篇中国微生态学...
  • 1篇海南医学院学...
  • 1篇中国初级卫生...
  • 1篇哈尔滨医药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现代诊断与治...
  • 1篇广东医学
  • 1篇广西中医药
  • 1篇国外医学(妇...
  • 1篇陕西医学杂志
  • 1篇实用妇产科杂...
  • 1篇实用全科医学
  • 1篇中国医学工程
  • 1篇检验医学与临...
  • 1篇中国妇幼健康...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2
  • 6篇2021
  • 2篇2020
  • 4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4篇2013
  • 5篇2012
  • 2篇2007
  • 4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3
3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丹莪妇康煎膏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观察被引量:17
2006年
目的探讨丹莪妇康煎膏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方法130例患者随机分为丹莪妇康煎膏治疗组72例,内美通对照组58例,治疗6个月后对比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18例,显效23例,有效26例,无效5例;对照组痊愈12例,显效17例,有效27例,无效2例。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但治疗后两组血清CA125结果比较有显著意义(P<0.05);症状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丹莪妇康煎膏治疗副作用少,妊娠率与内美通相当。结论丹莪妇康煎膏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疗效确切,副作用少,可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早期治疗和预防。
林霞符丽华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丹莪妇康煎膏内美通
孕妇血清HBV-DNA含量在母婴传播中的意义被引量:10
2007年
目的探讨孕妇血清不同HBV-DNA含量与母婴传播率之间的关系。方法用荧光定量PCR方法分别检测96对母婴血清HBV-DNA含量,根据孕妇血清不同HBV-DNA含量进行分组。结果随母血HBV-DNA含量上升,婴儿脐血HBV-DNA含量随之升高,且婴儿HBV感染率增加。结论HBV母婴传播率受孕妇HBV-DNA含量影响。
马静隋景玉白宝敏王娟符丽华
关键词:疾病传播
宫颈细胞学、高危型HPV病毒检测联合阴道镜在宫颈病变诊治中的效果探讨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探讨宫颈细胞学、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测联合阴道镜检测在宫颈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500例行宫颈筛查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进行宫颈细胞学检测、高危型HPV病毒检测及宫颈细胞学检测+高危型HPV病毒检测+阴道镜检测,以病理学检测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三种检测方式的诊断符合率。结果高危型HPV病毒检测、宫颈细胞学检测及高危型HPV病毒检测+宫颈细胞学检测+阴道镜检测对鳞癌的检出例数均为13例,检出率均为100.00%。高危型HPV病毒检测+宫颈细胞学检测+阴道镜检测的诊断符合率为99.60%,显著高于宫颈细胞学检测的89.00%及高危型HPV病毒检测的82.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细胞学检测的诊断符合率高于高危型HPV病毒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细胞学、高危型HPV病毒检测联合阴道镜检测能够有效提高宫颈病变的诊断符合率,减少宫颈的漏诊,使患者能够尽早接受治疗,预防宫颈癌的发生。
符丽华罗小婉罗燕艳孙佳星林钰叶
关键词:宫颈细胞学
中山市适龄妇女大样本宫颈癌、乳腺癌筛查与干预模式探讨
王莹余艳红肖琳米贤军栾峰罗小婉杨接辉黄湘陈昂符丽华匡晓梅彭学鸣高建慧张静孙佳星
技术原理:对2011年1月~2013年12月中山市适龄妇女进行"两癌"大样本筛查。探讨影响中山市宫颈癌筛查后续诊断治疗效果的主要因素及中山市宫颈癌发生的危险因素。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易感因素,揭示中山市适龄妇...
关键词:
关键词:宫颈癌筛查乳腺癌筛查干预模式
同步放化疗与单纯放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临床疗效比较被引量:13
2012年
目的:对比研究同步放化疗与单纯放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临床疗效和毒副作用。方法:选择经病理确认为Ⅱb~Ⅳ期的宫颈癌患者46例,随机分为同步放化疗组23例和单纯放疗组23例。两组放疗方法及放疗剂量均相同,同步放化疗组在此基础上再采用静脉点滴的方法给予顺铂化疗,每4周进行一次,共进行3次,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远期治疗效果和毒副作用。结果:同步放化疗组的近期有效率为95.23%(22/23),显著高于单纯放疗组的69.20%(16/23)(P<0.05);同步放化疗组的3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86.96%、65.22%,显著高于单纯放疗组的60.87%、43.48%(P<0.05);同步放化疗组的毒副反应和放射性损伤等不良反应显著高于单纯放疗组(P<0.05),但经治疗后均能耐受。结论:同步放化疗法比单纯放疗对治疗中晚期宫颈癌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虽然其毒副反应较单纯放疗较高,但经治疗后均能耐受,不影响治疗。
符丽华栾峰林霞罗小婉孙广范叶育芳
关键词:同步放化疗单纯放疗中晚期宫颈癌疗效对比
hTERC基因在子宫内膜组织中表达及临床意义
2018年
目的:研究子宫内膜组织hTERC基因表达的情况,探索hTERC基因在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中的关系。方法:收集正常子宫内膜、子宫内膜增生症(单纯型增生、复杂型增生、不典型增生)及子宫内膜癌组织石蜡切片各25例,共125例标本行hTERC基因FISH检测。结果:子宫内膜正常组、子宫内膜单纯型增生组、子宫内膜复杂型增生组、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组及子宫内膜癌组织中hTERC基因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0%(5/25)、52%(13/25)、28%(7/25)、20%(5/25)、36%(9/25),子宫内膜单纯性增生阳性率高于正常组和不典型增生组,差异统计学有意义(χ~2=5.5556,P=0.0184),子宫内膜癌组阳性率高于子宫内膜正常组,但经检验两组hTERC基因扩增阳性率没有统计学差异(χ~2=1.5873,P=0.2077)。按子宫内膜癌临床分期,I/II期hTERC基因阳性率为40%(8/20)、III/IV期20%(1/4),虽然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6206),但临床观察hTERC基因在早期临床期别有高阳性扩增。按子宫内膜样腺癌细胞分化程度,高分化hTERC基因阳性率22.22%(2/9)、中分化50%(4/8)、低分化37.5%(3/8),hTERC基因随着腺癌分化程度越差扩增阳性率增高,但经Fisher检验没有统计学差异(P=0.5165)。结论:本研究通过FISH检测子宫内膜组织hTERC基因表达情况得出,子宫内膜单纯性增生阳性率最高,子宫内膜癌患者较正常子宫内膜组织hTERC基因有扩增趋势,并随着癌细胞低分化hTERC基因扩增增加,提示子宫内膜恶性病变可能与hTERC表达异常相关,hTERC基因表达异常预测子宫内膜病变风险增高,可指引临床病情观察诊治。
符丽华栾峰米贤军罗小婉高子轩陈昂代新珍
关键词:子宫内膜肿瘤子宫内膜增生
母亲血清及新生儿脐血HBV-DNA水平与乙肝疫苗免疫失败的关系被引量:4
2005年
目的探讨母亲血清HBV-DNA含量与新生儿脐血HBV-DNA水平与乙肝疫苗免疫接种失败的关系.方法用荧光定量PCR方法分别检测116位母亲血清及其所生婴儿脐血的HBV-DNA含量.所有新生儿均于出生后给予乙肝疫苗全程接种,至1岁时检测HBsAg.结果 A组母亲(HBV-DNA<105.0copies/ml)其婴儿HBsAg阳性率为15.6%,B组母亲(HBV-DNA 105.1~107.0copies/ml)其婴儿HBsAg阳性率为23.9%,C组母亲(HBV-DNA>107.1copies/ml)其婴儿HBsAg阳性率为34.2%,显示不同HBV-DNA含量的母亲所生婴儿的HBV感染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孕妇HBV-DNA高含量是导致乙肝疫苗免疫接种失败的主要原因.
马静白宝敏万波杨孜彭学鸣张慧坚符丽华
关键词:HBV-DNA乙肝疫苗血清新生儿脐带血
KAI1基因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6
2006年
目的探讨KAI1基因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53例新鲜宫颈标本组织中KAI1mRNA的表达水平,进行定量分析并与临床病理资料比较。结果正常宫颈KAI1mRNA表达量为(0.309±0.093)、宫颈上皮内瘤变(1.608±0.289),宫颈癌(0.948±0.910)。晚期及有淋巴结转移的宫颈癌KAI1mRNA表达量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14,P=0.0471;t=4.67,P=0.0003),与肿瘤分化程度无关(χ2=2.8318,P=0.2427)。结论KAI1基因表达与宫颈癌临床分期及转移有关。
林霞熊小英符丽华
关键词:子宫肿瘤KAI1基因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肿瘤转移
两种宫颈锥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1
2016年
目的:评估宫颈冷刀锥切术(CKC)和宫颈环形电切除术(LEEP)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CINⅢ级)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需保留生育功能的126例 CINⅢ级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61例进行 CKC术( CKC组),65例进行LEEP术( LEEP组),术后随访18个月,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并发症和术后病灶残留、复发和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 HR-HPV)持续感染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探讨宫颈锥切术切缘阳性的影响因素。结果 CKC组出血量、手术时间和并发症均显著超过LEEP组( P﹤0.05);但CKC组术后复发和HR-HPV持续感染情况显著低于LEEP组( P﹤0.05);影响宫颈锥切术切缘阳性的危险因素为宫颈重度糜烂,CNⅢ病灶点数﹥3和 LEEP。结论 LEEP出血少、手术时间短、易于被患者接受,但在减少复发及HR-HPV持续感染方面,CKC优于LEEP。
周萍罗小婉符丽华
关键词:宫颈冷刀锥切术宫颈环形电切除术临床疗效
血清SccAg、CA125、CA19-9在宫颈癌及癌前病变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12
2012年
目的:研究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Ag)、癌抗原125(CA125)、癌抗原19-9(CA19-9)在癌前病变及宫颈癌中的表达和意义。方法:检测正常对照组血清34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组126例、宫颈癌组57例,对不同临床分期、分化程度和病理类型宫颈癌的三种肿瘤标志物进行比较。结果:SccAg在宫颈癌前病变已有变化,CA125和CA19-9变化不明显,血清中SccAg的水平与肿瘤临床分期、肿瘤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CA125和CA19-9在检测腺癌中更有应用价值。结论:综合分析宫颈癌患者的肿瘤标志物能为患者的辅助诊断、病情诊治、预后提供指导信息。
甘玉杰熊小英符丽华谭玲玲
关键词:宫颈癌前病变宫颈癌肿瘤标志物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