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苏文
- 作品数:12 被引量:57H指数:4
- 供职机构: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经济管理轻工技术与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 略论近代上海市政被引量:25
- 1999年
- 1843年开埠以后,上海迅速崛起,由一个中世纪滨海县城演变为近代化的国际大都市。在这个过程中,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市政建设亦迈开了近代化的步伐。 近代上海市政以上海光复为界.大致可分为晚清和民国两个历史时期。晚清时期上海市政肇始于英租界,而后推而及于法租界和华界;民国时期则在晚清的基础上大步推进,到1930年代前半期上海的市政设施和市政管理已可以与当时世界任何一个大都市相媲美。上海市政的近代化从根本上改变了上海城市的外观和空间格局,极大提高了市民生活的质量.并有力地推动了上海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
- 熊月之罗苏文周武
- 关键词:公共租界上海租界法租界近代化道路网络
- 高郎桥:1914-1949年沪东一个棉纺织工人生活区的形成(下)被引量:4
- 2006年
- 高郎桥近代民居小区是以沪东棉纺织厂区的北片纱厂区为轴心,以5000余棉纺织女工低收入职业群体为主体,以棚户简屋为主的棉纺织工人聚居区。自20世纪初,纱厂区、棉纺女工群体、棚户简屋区三者在高郎桥共生并存,延续35年之久,形成紧密结合的综合体。这一近代民居小区的主要特征是以外来人口为居民主体,以纱厂工人、半就业贫民为主体的就业结构致使居民家庭收入相对偏低,构成近代沪东工业区低消费区的一个缩影。
- 罗苏文
- 景德镇:中国瓷业的近代印迹——商品瓷与职业化经营的变迁被引量:8
- 2007年
- 景德镇是由一种商品、一个产业、一座城市三者紧密结合、绵延千年之久的经营实体,中国瓷业的首席重镇,也是中国传统文化领域具有特殊魅力的一个符号。景德镇瓷业在中国商品瓷及瓷业职业化经营进程中的崛起,适应了商品瓷市场进入分类多层阶段的需要,推进了中国瓷业职业化经营的进程。缺乏跨文化对话环境,生产方式落伍,致使景德镇成为近代陶瓷工业兴起阶段资格最老的局外人。
- 罗苏文
- 轮船招商局官督商办经营体制形成的原因及影响被引量:11
- 2008年
- 晚清招商局的创办是在官府控制、庇护下,利用上海租界文化环境优势、华人商股实现的,并由此确立官督商办的经营体制。由于官府对招商局的事实占有及侵权损害,致使股东、经理者均无法完整行使其权利义务,招商局在官府的庇护、控制下转向官督官办。
- 罗苏文
- 关键词:官督商办
- 高郎桥:近代沪东一个棉纺织工人生活区的形成(1914~1949)
- 高郎桥是个近代上海并不起眼却很有特点的民居小区。它位于黄浦江下游支流杨树浦港与周塘浜(近代填没筑长阳路)交汇处,也是地跨租界与华界、市郊两治的接合点。高郎桥南部先后属公共租界东区、上海特别市杨
- 罗苏文
- 文献传递
- 澳门开埠的文化遗产被引量:2
- 2005年
- 澳门开埠曾在前近代的东亚沿海城市中留下值得珍视的文化遗产。本文在综合近20多年来有关澳门史的部分研究论著、档案文献基础上,将澳门置于同期东亚、东南亚通商港口演变中考察,侧重于探讨澳门自开埠到近代首批五口通商的290年间(1553-1842),从传统商埠到近代城市的转型对中国近代城市化启动的独特影响。
- 罗苏文
- 关键词:开埠居留地
- 高郎桥:1914-1949年沪东一个棉纺织工人生活区的形成(上)被引量:2
- 2005年
- 高郎桥近代民居小区是以沪东棉纺织厂区的北片纱厂区为轴心,以5000余棉纺织女工低收入职业群体为主体,以棚户简屋为主的棉纺织工人聚居区。自20世纪初,纱厂区、棉纺女工群体、棚户简屋区这三者在高郎桥共生并存,延续35年之久,形成紧密结合的综合体。这一近代民居小区的主要特征是以外来人口为居民主体,以纱厂工人、半就业贫民为主体的就业结构致使居民家庭收入相对偏低,构成近代沪东工业区低消费区的一个缩影。
- 罗苏文
- 沪东:近代棉纺织厂区的兴起(1878—1928)被引量:8
- 2004年
- 沪东棉纺织厂区曾是近代上海纺织工业的先行区,其兴起过程伴随着近代私营工厂模式与官督商办外衣下延续中国传统的官营工场模式之间的冲突;这一过程也揭示出近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上海租界的移植,是在中国社会与租界制度双重影响下起步的,资本主义的企业制度与转型期中国社会文化环境之间的较量、共存、离合制约着这一进程。近代沪东棉纺织厂区的形成提供了一个例证。
- 罗苏文
- 关键词:租界
- 20世纪:上海的遗产与使命
- 2000年
- 罗苏文
- 关键词:历史档案
- 构建透明政府的公共服务平台——上海市第二届档案论坛专家论点撷萃
- 2004年
- 罗苏文李国庆戴志强沈祖炜邓伟志潘积仁冯惠玲顾晓鸣朱小怡孙潮程乃珊钱志平连志英
- 关键词:政府信息档案服务公共服务档案展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