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少文
- 作品数:26 被引量:90H指数:6
- 供职机构:海南省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结直肠癌患者围术期营养全程化管理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
- 2020年
- 结直肠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在我国的发病率呈现出逐渐上升的趋势,具有较高的致死率,且发病呈现出年轻化,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重要恶性肿瘤之一[1]。恶性肿瘤患者体内癌细胞的快速增殖会导致其营养过度消耗,因此患者常伴有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情况。加上患者本身免疫力与代谢能力低下,手术后的创伤会进一步引起营养不良。最终可能直接影响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结局,导致住院时间延长,住院费用增加,相关并发症增多,最终影响患者的生存期限和生活质量[2]。因此有研究认为[3],对结直肠癌患者进行早期营养管理与支持,是保证手术质量、术后患者恢复情况的有效手段。本文对结直肠癌患者实施营养全程化管理模式,探讨结直肠癌患者围术期营养支持的重要性。
- 翁少文吴嫚赵居云陈垂丽
- 关键词:结直肠癌患者手术质量早期营养恶性肿瘤
- 新生儿先天性膈疝的护理被引量:7
- 2003年
- 先天性膈疝是胚胎期横膈形成的复杂过程中某一阶段停止发育而遗留的先天性缺陷。新生儿呼吸运动主要依靠膈肌上下运动及新生儿的心胸比大于50%,出现膈疝时腹腔内脏器进入胸腔,压迫心肺,极易引起急性呼吸循环衰竭,应尽早手术治疗。我科近几年来收治3例先天性膈疝的新生儿。经过预见性的观察和全方位的护理,患儿均痊愈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翁少文
- 关键词:先天性膈疝新生儿侧胸部腹内压增高心尖搏动叩诊
- 胃大部分切除术后胃瘫的护理
- 2012年
- 目的探讨胃大部分切除术后胃瘫的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胃大部分切除术后胃瘫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采取禁食、持续胃肠减压、洗胃、肠内外营养、按摩及药物等治疗方法,同时加强了心理护理、饮食指导等护理措施。结果 15例患者均治愈出院,无再次手术病例及死亡病例。结论胃大部分切除术后胃瘫患者通过加强心理护理,做好促进胃动力恢复护理,做好肠内外营养的护理及饮食指导,可以提高治疗效果,改善胃瘫症状,减轻患者的身心痛苦,缩短住院时间。
- 翁少文王葆春
- 关键词:胃大部分切除胃瘫护理
- 应用Braden量表构建压疮二维防控体系的探讨被引量:12
- 2011年
- 目的探讨应用Braden量表构建压疮防控体系的作用。方法应用Braden量表对住院病人实施压疮风险评估,依据Braden评分值,划分发生压疮的高、中、低危险,同时,建立护理部-科护士长-病区三级监控体系,形成以压疮发生的危险分层为横轴,三级护理管理体系为纵轴的压疮二维防控体系。根据压疮风险预报的不同风险,采取对应的管理办法。结果通过规范管理,树立压疮风险预报概念,压疮上报率明显增加,压疮的治疗效果明显提高。结论应用Braden量表构建压疮二维防控体系可以有效预防住院病人压疮的发生,保障病人安全。
- 钟文菲符林秋王清华王少萍翁少文林海燕高星
- 关键词:压疮护理质量
- 奥沙利铂注射液联合氟尿嘧啶注射液和吡柔比星注射液治疗中晚期肝癌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2
- 2019年
- 目的观察奥沙利铂注射液联合氟尿嘧啶注射液和吡柔比星注射液进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中晚期肝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92例中晚期肝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6例。对照组予以肝动脉栓塞治疗;试验组予以750 mg·m-2氟尿嘧啶+60 mg·m-2奥沙利铂+20 mg·m-2吡柔比星依次灌注至肿瘤供血动脉中。治疗8周后,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生存率,血清CD4+、CD8+和CD4+/CD8+水平,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1.30%(42例/46例)和73.91%(34例/46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血清CD4+分别为(29.33±2.16)%和(27.41±2.01)%,CD8+分别为(33.01±2.36)%和(35.45±2.40)%,CD4+/CD8+分别为(1.29±0.17)和(1.15±0.1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访18个月,试验组和对照组的生存率分别为76.09%(35例/46例)和52.17%(24例/46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药物不良反应主要有白细胞减少、发热和手足感觉异常,对照组的药物不良反应主要有发热、恶心呕吐和白细胞减少。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总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6.09%和28.2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沙利铂注射液联合氟尿嘧啶注射液和吡柔比星注射液进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中晚期肝癌的临床疗效显著,其能有效地改善免疫功能,且不增加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 翁少文王葆春
- 关键词:氟尿嘧啶注射液肝动脉化疗栓塞中晚期肝癌
- 泛影葡胺和精细护理用于粘连性肠梗阻的疗护效果观察被引量:6
- 2012年
- 目的探讨对粘连性肠梗阻患者采用76%泛影葡胺和全程精细护理的效果。方法对精细疗护组64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先予禁食、胃肠减压、清洁灌肠、抑制消化液分泌、抗感染、营养支持等治疗4~6h后无效,经胃管注入76%泛影葡胺60~100ml,同时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病情观察、胃肠减压和灌肠护理及加强饮食指导,并与一般疗护组64例作对比分析。结果精细疗护组64例痊愈出院率92.19%,中转开腹手术率7.81%,明显优于一般疗护组之57.81%、42.19%。结论粘连性肠梗阻应用泛影葡胺并进行精细护理,可以降低手术率,提高治愈率。
- 翁少文
- 关键词:泛影葡胺粘连性肠梗阻临床护理
- 负压封闭引流预防直肠癌Miles手术会阴部切口感染的效果
- 2018年
-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预防直肠癌Miles手术会阴部切口感染的效果。方法:随机抽选于2017年4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88例直肠癌的Miles手术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对照组(n=44)采用常规预防,观察组(n=44)采取负压封闭引流进行预防感染,统计术后切口发生率并比较,同时记录CD3^+、CD4^+/CD8^+免疫功能指标及CRP、降钙素原等水平。结果:切口感染统计结果显示,88例患者共有9例感染,其中观察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炎症因子对比发现,观察组CRP、降钙素原等水平明显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D3^+、CD4^+/CD8^+免疫功能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负压封闭引流干预可取得良好的会阴部切口的感染预防效果,有利于维持内环境稳定,值得临床重视。
- 翁少文王余娜王葆春
- 关键词:直肠癌负压封闭引流切口感染
- 新生儿肠闭锁行肠吻合术后的护理
- 2006年
- 为了解决新生儿消化道畸形一期肠切除肠吻合术后肠功能恢复缓慢,易发生吻合口瘘的问题。采用了肠吻合术后2~3天开始洗肠的护理方法。通过40例患儿的临床验证,体会到此方法能有效地改善肠吻合术后的肠蠕动功能,提早恢复母乳喂养,缩短住院天数,避免肠吻合口瘘的发生。
- 翁少文
- 关键词:新生儿肠吻合术护理
- 一种肠瘘冲洗管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肠瘘冲洗管,包括外套管,外套管的材质为PVC材质,且外套管的内部放置有吸引管;冲洗管,冲洗管贯穿于外套管的内部。本申请通过将外套管插入术后的肠瘘、胆瘘、胰瘘以及腹腔内,随后向冲洗...
- 翁少文王豪赵居云何玉妍
- 泛影葡胺和精细护理用于粘连性肠梗阻的疗护效果观察
- 目的:探讨对粘连性肠梗阻患者采用76%泛影葡胺和全程精细护理的效果。方法:对精细疗护组64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先予禁食、胃肠减压、清洁灌肠、抑制消化液分泌、抗感染、营养支持等治疗4~6h后无效,经胃管注入76%泛影葡胺6...
- 翁少文
- 关键词:粘连性肠梗阻泛影葡胺临床护理疗效评价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