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伟丽
- 作品数:5 被引量:40H指数:3
- 供职机构:深圳大学经济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 论资本市场推进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 2019年
- 当前我国金融供给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及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存在着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结构性矛盾。究其根源,在于风险定价机制扭曲下价格信号难以有效调配金融资源,风险与收益不匹配使得价值投资者难以生存,资本市场缺乏内生稳定机制和自我修复能力,从而制约着资本市场充分发展。故理顺风险定价机制是资本市场深化改革的核心,而改革的关键便在于消除渐进式改革带来的制度套利和以个人为主的市场结构所产生的群体套利。有鉴于此,以理顺风险定价机制为核心的改革思路包括:有序打破刚兑、消除制度套利,试行注册制、推动市场化改革;多措并举优化投资者结构,稳步推进改革消除群体套利。
- 翟伟丽
- 关键词:风险定价机制套利机会
- 金融危机后全球卖空监管政策比较及启示被引量:3
- 2010年
- 本次金融危机的爆发引起了全球监管者对卖空监管的重视。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如何防范卖空可能带来的负面作用特别是系统性风险,值得我们深入分析和借鉴。本文全面梳理和比较了金融危机后各国(地区)卖空监管政策的演变,对具体监管手段,如禁止卖空与裸卖空、强化申报和披露制度、规范交割机制、设置断路器以及报升机制等进行了分析。本文认为,我国卖空监管措施严格,有利于控制风险,但没有建立灵活的以参与主体为主的申报制度,监管措施及流程比海外复杂。未来,我国需吸收海外申报制度灵活性的优点,谨慎放宽卖空监管措施,对标的结构合理优化,逐步扩大标的证券,完善申报制度,研究建立豁免权的可行性,鼓励有利于市场的卖空行为,但应避免短期内政策频繁变更。
- 周斌翟伟丽张媛何基报
- 关键词:卖空机制交易制度
- 大数据时代的金融体系重构与资本市场变革被引量:18
- 2014年
- 金融体系和资本市场是大数据发挥作用的重要领域,本文从金融功能的视角系统分析大数据时代给金融体系和资本市场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研究发现,大数据时代本质上是整个社会的真正大联网,生产力将得到巨大提升,金融因与实体经济更密不可分而向大金融模式转变。资本市场也将发生变革,但变革效果受金融体系重构进程的影响,同时也受到金融体系内部其他市场和互联网企业的双重挑战。当前应该站在整个社会大联网的角度进行金融监管和服务的顶层设计,打破部门本位主义,资本市场的发展和监管尽早纳入"大数据时代"因素,证券行业尽快考虑大数据战略以迎接大变革的挑战。
- 翟伟丽
- 关键词:大数据互联网金融金融体系重构
- 中国股票市场投资者交易偏好及其对股价波动的影响被引量:17
- 2010年
- 本文利用2005~2008年深圳A股市场的数据,对各类投资者的交易偏好及其差异、交易偏好与股价波动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机构投资者比个人投资者更偏向于交易大盘股、高价股、低市盈率股和非ST股。各类个人和机构之间的交易偏好存在显著的差异,其中月末平均持股市值在100万元以下的个人投资者对小盘股、低价股、高市盈率股、ST股的偏好程度比其他个人投资者高;(2)无论是按规模、价格、市盈率、是否ST股对股票进行分类后利用Panel固定效应模型,还是应用一般回归模型进行分析,结果都表明,个人交易偏好程度高的股票的波动大于偏好程度低的股票,而机构投资者则相反;在大部分同类型股票中,个人和机构交易量的增加均会强化股价波动,但机构投资者交易量变化对收益波动的影响系数远大于个人。个人投资者的交易偏好及其对波动的影响显示其面临的风险可能较大,加强投资者教育、培养专业化理财队伍并鼓励个人通过专业机构进行投资显得尤为重要。
- 翟伟丽何基报周晖才静涵
- 关键词:股价波动
- 股市交易中群体行为发生机制研究——以新股上市首日股价大涨为例被引量:2
- 2013年
- 本文以新股上市首日股价大涨这一现象为例,探索了股市交易中群体行为的发生机制。第一,股市群体行为的发生往往具有特定的外部市场、制度环境因素作为铺垫。第二,突发事件或者新生事物的出现会对群体行为的启动起到激发作用。第三,具有易受环境因素影响而聚集,易受激发因素影响而采取共同行动的大量个体投资者的存在,使群体易于聚集和形成。第四,部分账户大笔委托的"煽风点火"和"推波助澜"、高风险偏好投资者的积极参与,是群体行为得以持续并加强的必要条件。最后,证券交易过程中以"行情"为纽带的群体互动和情绪传染,最终导致了群体行为的形成。基于此,本文认为,应当推进交易制度创新,建立投资者分类教育机制,完善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制度,同时强化对"炒新"行为的监管措施。
- 林芳竹翟伟丽李广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