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旭峰
- 作品数:10 被引量:131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 胶东—苏北石榴石二辉橄榄岩形成条件及年代被引量:8
- 1992年
- 在胶东—苏北地区,由石榴石二辉橄榄岩、尖晶石二辉橄榄岩、石榴石辉石岩、榴辉岩、斜辉辉橄岩和纯橄岩组成的杂岩成群和成带分布,延长590km。该岩带越过郯庐断裂带延伸至大别山,全长约1200km。岩带内石榴石二辉橄榄岩与尖晶石橄榄岩伴生,组成较大的岩块,并且与榴辉岩伴生,曾被作者确定为一种有层序的岩套。石榴石二辉橄榄岩的Sm-Nd同位素年龄为925±53Ma,矿物地质温度计和压力计表明其形成于115—160km深部,温度为800—1371℃。该石榴石二辉橄榄岩平衡温度和压力符合大陆地温线,而不同于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玄武岩中包体石榴石二辉橄榄岩,后者的平衡温度压力符合于大洋地温线。
- 白文吉胡旭峰周美付
- 关键词:石榴石二辉橄榄岩
- 根据岩石化学辨别不同类型的科马提岩及伴生玄武岩被引量:3
- 1990年
- 应用500多个科马提岩的岩石化学分析,分辨出三种科马提岩类型,并探讨了不同类型科马提岩与上地幔的演化关系。
- 周美付白文吉胡旭峰
- 关键词:科马提岩玄武岩岩石化学
- 基础地质研究要体现中国地质特点被引量:1
- 1990年
- 作者认为,中国地质现象的丰富多彩及其复杂的特点,尤其是大陆上广阔的盆地—山脉格局、变形、变质现象以及区域性岩浆活动等,不能用大洋板块的线性碰撞模式来解释。建议在“八五”设立基础地质研究项目时,首先应考虑大陆内部地质构造研究,特别是大陆内部的盆地和山脉对立统一运动规律研究。
- 白文吉胡旭峰
- 关键词:地质构造盆地山脉
- 华北地块东部榴辉岩-石榴石二辉橄榄岩-二辉橄榄岩杂岩套及其底辟成因
- 本文将出露于华北地块东部,即鲁东和苏北一带的榴辉岩、石榴石二辉橄榄岩和二辉橄榄岩,作为统一的杂岩套的成员,提出了该杂岩套的底辟成因模式并概述其岩石和矿物特点及形成的温压条件。经实地调查,于1986年还发现了该类型另一个新...
- 白文吉胡旭峰周美福柴耀楚
- 文献传递
- 试论华北地块中生代以来的盆—山运动被引量:9
- 1991年
- 华北地块内自中生代以来,不存在蛇绿岩套。因此,该区不可能用板块观点解释其地壳演化问题。作者根据华北地块内盆地与山脉的构造格局及其应力场分析,认为该地块内盆地地壳的扩张拉伸体制与周边山脉的收缩挤压体制,二者相互作用与转化才是地壳运动的主要控制因素。本文还从山脉隆升速度、地震分带、岩浆活动性质、大地热流差异、岩石的变质和变形作用、上地幔的波动等方面,探讨了华北地块在中—新生代以来地壳演变的特点及其成因联系。
- 白文吉杨经绥胡旭峰
- 关键词:地块中生代
- 山系的形成与板块构造碰撞无关被引量:25
- 1993年
- 本文根据对中国重要蛇绿岩带的观察,并参考大量国内外文献,对板块构造学说的造山模式提出了否定意见,认为古老山系和现代山系的形成都与板块构造碰撞无关,并提出大陆内部山系形成与盆地形成研究的必要性。
- 白文吉胡旭峰杨经绥周美付
- 关键词:碰撞造山缝合线蛇绿岩
- 华北地块镁铁-超镁铁岩主要类型及其形成机制
- 除金伯利岩、碱性超基性岩、基性熔岩和辉绿岩外,本文将华北地块内出露的镁铁-超镁铁杂岩分成三种类型:(1)变质绿岩套;(2)榴辉岩-石榴子石二辉橄榄岩-橄榄岩套;(3) 侵入的镁铁-超镁铁杂岩套.对这三种岩套的深入研究,获...
- 白文吉胡旭峰周美福柴耀楚
- 文献传递
- 华北地块岩石圈构造演化与镁铁-超镁铁杂岩及矿化特征
- 白文吉周美付胡旭峰柴耀楚郑新华
- 论述了盆-山运动的概念,盆-山构造体系及其运动机制,认为盆-山运动的热源于上地幔热流。盆地、山脉的形成起因于上地幔起伏波动所导致的地补偿和重新分配。同时强调盆地扩张、沉降与山脉收缩、隆升是一种运动,盆地均受张应力场控制,...
- 关键词:
- 关键词:岩石圈超镁铁质岩盆岭构造矿化作用
- 内蒙古贺根山蛇绿岩岩石成因和地壳增生的地球化学制约被引量:43
- 1995年
- 内蒙古贺根山蛇绿岩代表了吉亚洲洋岩石圈的最后残余。由贺根山、朝根山、乌斯尼黑和崇根山等岩块组成。岩石类型有地幔橄榄岩、橄长岩和辉长岩组成的堆晶岩、玄武质熔岩以及切割堆晶岩的玄武质和辉石岩质岩墙。方辉辉橄岩具有稍高的Ti含量和台高铝尖晶石,并且含有耐火型豆荚状铬铁矿,与橄长岩为主的堆晶岩序列共生。大部分岩墙强烈亏损某些不相容元素,与未成熟岛弧岩石相似。玄武质熔岩来源于独立的岩浆,具有较宽的化学成分变化特点,表明它们可能形成于岛弧一边缘盆地体系中.
- 白文吉杨经绥胡旭峰周美付
- 关键词:蛇绿岩岩石成因地壳增生地球化学制约
- 西准噶尔不同时代蛇绿岩及其构造演化被引量:42
- 1995年
- 新疆西准噶尔有三个时代的蛇绿岩,它们都是古生代,但根据地层学和同位素定年可确定为中奥陶世、晚-中志留世和早-中泥盆世。这些蛇绿岩大多是肢解的蛇绿混杂,下部主要有方辉橄榄岩,夹有纯橄岩和二辉橄榄岩透镜体,中部是镁铁质一超镁铁质堆晶岩,其中有岩墙穿插,上都是基性熔岩夹有放射虫硅质岩。地质、岩石、矿物和地球化学特征表明,这三个不同时代蛇绿岩具有明显的相似性,它们都是在深的小洋盆地中形成的。西准噶尔地区自奥陶纪至泥盆纪,古小洋盆经历三次扩张一收缩同步运动,而不存在一个广阔的古大洋。小洋盆的形成和封闭共同造成了广大的古生代褶皱带。
- 白文吉杨经绥周美付胡旭峰
- 关键词:蛇绿岩新疆西准噶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