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0篇经济管理

主题

  • 5篇经济发展
  • 3篇西部大
  • 3篇西部大开
  • 3篇西部大开发
  • 3篇经济重点
  • 3篇矿产
  • 3篇矿产资源
  • 3篇大开发
  • 2篇能源
  • 2篇西部大开发战...
  • 2篇经济带
  • 2篇经济开发
  • 2篇经济政策
  • 2篇长江
  • 2篇长江经济
  • 2篇长江经济带
  • 2篇大开发战略
  • 1篇东中西部
  • 1篇银行
  • 1篇政府

机构

  • 20篇国务院发展研...
  • 1篇中国人民大学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作者

  • 20篇胡长顺
  • 1篇侯永志
  • 1篇覃成林
  • 1篇马晓河
  • 1篇李泊溪
  • 1篇陈淮

传媒

  • 5篇经济研究参考
  • 2篇中国科技论坛
  • 2篇改革与战略
  • 2篇开发研究
  • 1篇沿海经济(江...
  • 1篇未来与发展
  • 1篇改革与理论
  • 1篇经济地理
  • 1篇管理世界
  • 1篇团结
  • 1篇现代日本经济
  • 1篇经济工作者学...
  • 1篇时事报告

年份

  • 1篇2001
  • 4篇2000
  • 1篇1999
  • 2篇1997
  • 6篇1996
  • 2篇1992
  • 3篇1991
  • 1篇1990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西部地区经济政策的发展战略被引量:3
1997年
一、重视和支持中西部发展是保持我国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的客观需要 改革开放以来,无论是率先开放的东部沿海地区,还是中西部地区,都充满着经济建设的勃勃生机。抓住机遇,促进发展,已经成为各级政府的基本共识。但是,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国家,由于自然的、历史的和社会的原因,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着明显的差距。东部与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差距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
胡长顺
关键词:经济政策能源长江经济带矿产资源经济重点
我国地区经济差距变化的实证研究被引量:2
1996年
一、我国地区经济差距变化的过程 1.地区经济绝对差距变化过程。用标准差所测度的全国各地区人均国民收入的绝对差距在1978—1992年期间总体上一直呈上升趋势,只是在1980—1982年期间出现过一次很小幅度的下降,年均下降速度为0.6%,进入90年代上升幅度迅速增大。在1978—1980年、1981—1985年、1986—1990年、1991—1992年的4个时段里。
胡长顺覃成林
关键词:人均国民收入高收入实证研究
东中西部协调发展
1996年
东中西部协调发展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侯永志,胡长顺我国幅员辽阔.人品众多,由于自然的、历史的和社会的原因,各地区的发展水平在在着明显差异。在制订"七五"计划时,国家计委曾把我国按东、中、西三个不同类型进行了区域划分.这种轮廓划分基本上反映了我国区域经济...
侯永志胡长顺
关键词:东中西部中央政府基础设施比较优势
1995—1996年中国经济政策回顾与展望
1996年
一、农业政策 (一)1995年根据第八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在深化农业改革上主要采取了以下一些政策措施: 1.增加对农业的投入。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农村集体经济与农民个人都增加了资金投入和劳动积累。
胡长顺
关键词:中央银行中国经济国有企业改革国债发行外债高利率
沿海外向型经济发展中的战略产业保护与扶持
1991年
一、工业化与对外贸易 1、后进国家对外贸易的一般发展趋势。工业化与对外贸易的关系,也就是经济增长与国际贸易、贸易政策的相互关系。这不仅是一个经济理论上的边缘课题,而且是一国经济实践中必须审慎处理的问題。从18世纪第一次产业革命以来,工业化就被证明是一国走向富强的必由之路。也从那个时候开始,工业化与对外贸易就结下不解之缘。
胡长顺
关键词:外向型经济产业结构
在中西部确定重点资源和产业开发区的若干设想被引量:1
1997年
一、重视和支持中西部发展是我国新时期工业化战略的客观需要 从“九五”计划开始,我国国民经济进入了一个以重化工为主导的经济增长新时期。我国新时期工业化战略是:从国情和国力出发,切实加强农业基础,保证粮食、棉花等重要农产品的稳定增长。
胡长顺
关键词:矿产资源区域经济
日本现代化的捷径——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1991年
胡长顺
关键词:政府干预经济发展
日本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1992年
一、日本经济腾飞的理论分析日本在20世纪下半叶创造出世界经济奇迹,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废墟上迅速崛起,跃居为世界经济强国,走向了发达工业国家的前列,从而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强烈关注。日本经济的腾飞给后进国家的工业化提供了借鉴。总结从18世纪第一次产业革命以来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经验,后进国家工业化表现出一般性的规律,即三个理论前提和一条捷径。理论前提1:农业革命是工业革命的基础。工业部门的大小是农业生产率的函数,农业是工业化制约因素之一。
胡长顺
关键词:宏观经济
西部发展三层次战略
1999年
我国中西部地区土地面积占全国的86.1%,地域辽阔,各省区内部经济发展极不平衡,贯彻中央更加重视和支持中西部地区发展的方针,不可能使中西部地区整体推进,必须在中西部地区选择产业政策和区域政策的结合点,确定重点布局框架,以改革开放促进开发,以开发促进产业结构与生产力布局的合理化。具体战略构想分三个层次:(一)第一个层次,实施把东中西三大地带联系起来的长江经济带和陇海—兰新经济带开发开放战略;
胡长顺
关键词:长江经济带旅游经济开发经济重点
在中西部确定重点资源和产业综合开发区
1996年
一、重视和支持中西部发展是我国新时期工业化战略的客观需要 能源原材料工业是现代经济的基础工业,而矿产资源又是能源原材料工业的物质基础。我国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总量居世界第三位。从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来看。
胡长顺
关键词:矿产资源能源少数民族经济经济重点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