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艾玉春

作品数:75 被引量:205H指数:9
供职机构: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8篇专利
  • 35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3篇农业科学
  • 5篇经济管理
  • 5篇文化科学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水利工程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政治法律

主题

  • 25篇土壤
  • 11篇栽培
  • 11篇香菇
  • 8篇农业
  • 8篇香菇栽培
  • 6篇有机肥
  • 6篇微生物
  • 5篇有机物料
  • 5篇通风
  • 5篇通风降温
  • 5篇污染
  • 5篇波浪
  • 4篇疫苗
  • 4篇生物有机肥
  • 4篇水稻
  • 4篇秸秆
  • 3篇养分
  • 3篇玉米
  • 3篇珍珠岩
  • 3篇炭基

机构

  • 73篇江苏省农业科...
  • 11篇南京农业大学
  • 5篇江苏大学
  • 3篇南京林业大学
  • 1篇扬州大学
  • 1篇江苏徐淮地区...
  • 1篇烟台泓源生物...

作者

  • 75篇艾玉春
  • 29篇张永春
  • 17篇汪吉东
  • 12篇刘志凌
  • 11篇李传哲
  • 9篇顾巍巍
  • 6篇王光飞
  • 6篇肖蓉
  • 5篇马洪波
  • 5篇李辉信
  • 5篇陈丹艳
  • 5篇马艳
  • 5篇郭德杰
  • 5篇张玲
  • 5篇董月
  • 5篇张辉
  • 5篇吴迪
  • 4篇丁维荣
  • 4篇邓碧华
  • 4篇高岩

传媒

  • 10篇江苏农业科学
  • 7篇江苏农业学报
  • 4篇农业科技管理
  • 3篇农业环境科学...
  • 2篇土壤通报
  • 2篇土壤
  • 1篇水土保持学报
  • 1篇水土保持通报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农业科研经济...
  • 1篇乡镇财政
  • 1篇党的生活(江...
  • 1篇食品科学技术...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2
  • 7篇2021
  • 11篇2020
  • 13篇2019
  • 7篇2018
  • 4篇2017
  • 2篇2016
  • 4篇2015
  • 12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06
  • 3篇2005
  • 1篇2001
  • 1篇2000
  • 2篇1994
7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几种典型土壤酸碱缓冲容量测定方法的比较被引量:3
2020年
通过测定土壤酸碱缓冲容量,可以评价土壤抗酸化能力,了解土壤酸化过程,为修复酸化土壤提供依据。以中国部分典型地域的潮土、红壤及太湖地区水稻土为对象,对测定土壤酸碱缓冲容量的酸碱滴定法和培养法进行比较分析,探索适合测定不同土壤类型土壤酸碱缓冲容量的方法。结果显示,使用无CO2蒸馏水、CaCl2(0.01 mol/kg)浸提土壤(土水质量比为1.0∶2.5),运用HCl和NaOH滴定法分析的pH(H2O)、pH(CaCl2)在突变范围内与酸碱加入量呈极显著线性相关(P<0.01;CaCl2浸提的红壤pH除外)。利用CaCO3和H2SO4培养法分析则发现,初始反应为酸性的土壤,其pH值与酸碱加入量呈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P<0.05),但潮土和乌栅土除外。研究结果表明,以无CO2蒸馏水进行浸提,运用HCl和NaOH进行滴定的方法测定土壤酸碱缓冲容量对不同土壤类型都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利用该方法对长期不同施肥条件下太湖地区水稻土酸碱缓冲容量进行测定发现,各施肥处理土壤酸碱缓冲容量为19.6~24.8 mmol/kg;太湖地区黄泥土酸碱缓冲容量受土壤有机质含量及阳离子交换量的影响,增施猪粪和施用过磷酸钙是提高该土壤酸碱缓冲能力的重要举措。
汪吉东冯冰李传哲李传哲吴迪吴迪王磊张辉艾玉春许仙菊
关键词:土壤酸化红壤水稻土
土壤不同形态碳氮含量和酶活性对培养时间及外源碳投入的响应被引量:3
2020年
在绿色农业科技的推动下,有机物料资源化利用备受青睐,但有机物料种类不同对土壤肥力的提升效果不同,为探究有机物料施用对潮土不同形态碳氮含量及酶活性的动态影响,通过为期1年的培养试验,设置添加10 g/kg的秸秆菌渣(S)、树枝菌渣(B)、小麦秸秆(W)、黑麦草秸秆(R)和蚕豆秸秆(BB),并以空白处理作为对照(CK)。结果表明:与CK相比,有机物料施用显著增加土壤不同形态碳氮含量及酶活性,随培养时间的延长,有机碳及全氮含量呈增加的趋势,增幅分别为25.4%~42.9%和35%~60%,易氧化有机碳和碱解氮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最大值分别为2.80,43.26 mg/kg,水溶性有机碳、微生物量碳氮和酶活性则呈下降的趋势,最大值分别为346 mg/kg,293μg/g和23.08μg/g。有机物料施用会增加土壤酶活性提高土壤呼吸速率,通过对3个取样期7种水解酶的分析发现,酶活性表现为:LAP>PHOS>NAG>BG>CB>AG>XYL,即参与氮循环酶活性>参与磷循环酶活性>参与碳循环酶活性,绿肥秸秆主要增加氮循环酶活性,且以BB处理酶活性最高,菌菇渣主要增加碳循环酶活性,B处理酶活性高于S处理。有机物料施用会影响土壤酶活性,增加不同形态碳氮含量,但增幅因有机物料种类不同而有所差异,且碳氮组分对培养时间的响应不一。总体而言,小麦秸秆和蚕豆秸秆腐殖化系数最高,对不同组分碳氮含量增加效果最优。
杨苏刘耀斌章欢李辉信张永春艾玉春汪吉东
关键词:酶活性碳含量氮含量
鸡新城疫和H9N2亚型禽流感二联灭活疫苗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供鸡新城疫和H9N2亚型禽流感二联灭活疫苗及其制备方法,涉及生物工程领域。所述二联灭活疫苗,含有鸡新城疫病毒LaSota株和禽流感病毒A/chicken/HeNan/03/2009/(H9N2)株。制备所述疫苗的...
于漾揭鸿英朱亚露何家惠邓碧华张小飞艾玉春刘志凌顾巍巍
绿肥和凹凸棒添加对黄河故道潮土土壤结构和碳氮含量的影响被引量:7
2020年
[目的]探究绿肥秸秆和凹凸棒添加对黄河故道潮土壤结构和碳氮含量的影响,为科学评价凹凸棒对农田土壤健康的可持续发展和绿肥秸秆的资源化利用提供理论参考。[方法]设置6个处理:对照(CK)、蚕豆秸秆10 g/kg(B)、黑麦草秸秆10 g/kg(R)、凹凸棒土16 g/kg(A)、凹凸棒配施蚕豆秸秆(AB)、凹凸棒配施黑麦草秸秆(AR),采用SPSS统计、Origin整合进行数据分析。[结果]经过120 d室内培养发现:添加绿肥秸秆和凹凸棒均能改善土壤结构、增加碳氮含量,其中A,AB处理主要增加大团聚体(>0.25 mm)含量,而AR处理主要增加微团聚体(0.053~0.25 mm)含量,与CK相比,A,AB,AR处理降低土壤三相结构距离50.8%~55.6%,增加了土壤持水量16.0%~19.2%。单施绿肥秸秆和单施凹凸棒对土壤有机碳、全氮的增量为0.38~1.99 g/kg和0.12~0.49 g/kg,二者配施对土壤有机碳、全氮和微生物量氮的增量比单施绿肥分别高0.86~3.23 g/kg,0.29~0.44 g/kg和0.3~21.6 mg/kg,且蚕豆配施效果优于黑麦草配施。[结论]配施可以结合秸秆易分解、养分丰富和凹凸棒土较大比表面积的优势,在改良土壤结构,缓解养分释放,增强土壤固存养分能力等方面具有较大优势,其中蚕豆秸秆10 g/kg配施凹凸棒16 g/kg对改良黄河故道土壤砂性结构,提高土壤碳氮含量效果最佳。
杨苏李传哲徐聪吴迪汪吉东张永春艾玉春李辉信
关键词:作物秸秆凹凸棒配施土壤结构
强化财务的规范化和科学化管理
2000年
刘春泉陆学文戴小红艾玉春
关键词:农业科研单位财务管理
有机物料输入对黄河故道区土壤物理结构的影响被引量:2
2022年
通过研究不同种类有机物料添加对典型黄河故道区耕层土壤物理性状的改良效果,以期为合理培肥、提升当地土壤耕地质量提供科学依据。以黄河故道区典型潮土和当地有机物料为供试材料,连续2年进行定位试验,设置CK(不施有机物料)、M1(有机肥6 t/hm^(2))及M2(有机肥12 t/hm^(2))、S1(秸秆菌渣6 t/hm^(2))及S2(秸秆菌渣12 t/hm^(2))、B1(树枝菌渣6 t/hm^(2))及B2(树枝菌渣12 t/hm^(2))共7个处理,应用常规试验方法分析不同条件下土壤物理性状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有机物料施用年限的增加,土壤团聚体结构得到改善,>0.250 mm粒径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的含量增加,<0.053 mm粒径水稳性团聚体呈降低趋势,且在0~10 cm土层施用效果优于10~20 cm土层;有机物料输入可调节土壤三相比,减少液相比和气相比,增加固相比,降低土壤三相结构距离(STPED),其中输入秸秆菌渣的S2处理土壤STPED值最低(25.31),与输入树枝菌渣的B2处理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土壤三相比均接近理想状态;与CK相比,有机物料施用可降低10~20 cm土层土壤紧实度;树枝菌渣可显著降低土壤容重,显著提高土壤田间持水量和土壤毛管孔隙度,透水透气性增强,土壤板结状况得到缓解。说明外源有机物输入对土壤物理性状有显著影响,从土壤物理结构的改善效果考虑,每年在耕作层施入树枝菌渣12 t/hm^(2)为最佳施肥量。
李传哲姚文静杨苏徐聪马洪波马洪波汪吉东汪吉东艾玉春
关键词:有机物料水稳性团聚体土壤紧实度土壤容重
基于芋头地膜覆盖条件下土壤温度的综合评价被引量:11
2015年
以泰兴香荷芋为试验材料,设置颜色及厚度不同的地膜覆盖10个处理,研究地膜覆盖对不同深度土壤温度的影响,并运用TOPSIS法对不同时刻、不同深度的土壤温度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地膜覆盖处理间的土壤温度在不同时刻(5∶00、8∶00、14∶00)均有极显著差异,且地下5 cm、10 cm、15 cm处的土壤温度也有极显著的差异,白色地膜覆盖处理下的土壤温度最高,其次为黑膜覆盖,露地处理下土壤温度最低,且土壤温度与黑色地膜厚度存在显著正相关;从生育进程看,各处理不同深度的土壤温度在出苗期、4叶期、8叶期有显著差异;基于TOPSIS法的土壤温度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各地膜处理土壤温度与最优解的接近度的大小顺序为:旋耕15μm白色地膜>旋耕20μm白色地膜>旋耕30μm白色地膜>旋耕6μm白色地膜>旋耕30μm黑色地膜>平作30μm黑色地膜>旋耕20μm黑色地膜>旋耕露天>平作露天>旋耕15μm黑色地膜,表明旋耕条件下,15μm白色地膜覆盖处理在土壤温度的综合评价中评价分数最高。
王安吴薇焦庆清谢吉先常亚芸冯翠蒋莹张培通艾玉春
关键词:芋头地膜覆盖土壤温度
有机物料投入对作物产量及潮土固碳的影响被引量:5
2020年
通过连续2年施入不同用量有机肥、秸秆菌渣和树枝菌渣,探究有机物料投入下环境因子及土壤理化性质对作物产量及土壤碳矿化、积累的影响,为作物稳产高产及土壤培肥的最佳碳投入方案提供理论依据。采用Li-8100田间原位法监测不同生育期土壤呼吸速率,设置7个施肥处理:6000 kg/hm2有机肥(M1)、12000 kg/hm2有机肥(M2)、6000 kg/hm2树枝菌渣(B1)、12000 kg/hm2树枝菌渣(B2)、6000 kg/hm2秸秆菌渣(S1)、12000 kg/hm2秸秆菌渣(S2)和不施有机物的对照(CK)。结果显示,3种有机物料投入均提高了土壤总有机碳及活性碳氮含量,增加了玉米和小麦的产量,玉米产量增幅17.5%~45.9%,小麦产量增幅30.8%~68.6%,其中B2处理增产效果最佳。外源碳投入显著增加土壤总有机碳含量,与此同时也引发土壤碳的矿化,增强土壤呼吸,表现为:总有机碳含量树枝菌渣处理>秸秆菌渣处理≥有机肥处理,呼吸总量秸秆菌渣处理>有机肥处理>树枝菌渣处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土壤碳固存量与碳投入量和作物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与易氧化有机碳、全氮和碱解氮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而与pH的相关性不显著。总之,有机物料投入可提高土壤养分含量,促进作物增产,其中12000 kg/hm2树枝菌渣施肥处理的培肥和增产效果最佳。
杨苏李传哲王静汪吉东张永春李辉信艾玉春
关键词:有机物料固碳潜力土壤呼吸
K均值算法结合连续投影算法应用于土壤速效钾含量的高光谱分析被引量:10
2020年
为解决在土壤速效钾含量的高光谱定量预测分析过程中,光谱数据维数高、冗余度较大等问题,提出了一种结合K均值算法(K-means)和连续投影算法(SPA)的高光谱特征波段选择方法。该算法首先将全波段数据分别根据不同的距离度量进行K-means聚类分析,之后对聚类后的每个波段簇分别使用SPA法提取其中的特征波段。对全波段组合、传统SPA法提取的特征波段组合以及结合K-means聚类与SPA法提取的特征波段组合分别建立土壤速效钾含量的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通过对比模型预测效果来比较特征波段选择方法的性能。以盐城市348份土壤样品进行试验,结果表明,结合K均值算法与连续投影算法的特征波段选择方法可以有效地解决光谱预测分析过程中的数据冗余问题,实现对土壤速效钾含量快速精确预测分析。
朱淑鑫杨宸顾兴健张永春艾玉春徐焕良
关键词:土壤BP神经网络模型
以竹屑进行香菇代料栽培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以竹屑进行香菇代料栽培的方法,包括培养基制作、接种、发菌管理、出菇管理,培养基制作包括以下步骤:1)按竹屑35%~40%、木屑35%~40%、栽培辅料7%、麦麸17%、蔗糖1%,总质量100%称重配料;2...
艾玉春刘志凌顾巍巍肖蓉
文献传递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