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苏榕娜

作品数:15 被引量:41H指数:4
供职机构:福建教育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文化科学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9篇教育
  • 2篇道德
  • 2篇道德教育
  • 2篇德教
  • 2篇督导
  • 2篇育发
  • 2篇美国公民
  • 2篇教育发展
  • 2篇教育质量
  • 2篇教师
  • 2篇公民教育
  • 1篇大学生
  • 1篇督导体系
  • 1篇学科
  • 1篇学科学
  • 1篇学校督导
  • 1篇研究方法
  • 1篇研究方法论
  • 1篇以人为本
  • 1篇因材施教

机构

  • 13篇福建教育学院
  • 2篇福建省教育学...

作者

  • 15篇苏榕娜

传媒

  • 2篇福建教育学院...
  • 1篇教育探索
  • 1篇外国教育研究
  • 1篇黑龙江教育学...
  • 1篇福建师范大学...
  • 1篇教育评论
  • 1篇福州大学学报...
  • 1篇世界教育信息
  • 1篇福建中学教学
  • 1篇继续教育研究
  • 1篇现代教育论丛
  • 1篇福建农林大学...
  • 1篇福建医科大学...

年份

  • 1篇2010
  • 10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3
  • 1篇2000
  • 1篇1999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英格兰学校督导体系改革的特点及其启示被引量:1
2006年
在保障学校教育质量及其评估方面,英格兰一直居于世界领先地位。而且从上世纪末开始,英格兰教育标准局频繁修订学校督导大纲,英格兰学校督导制度也因此逐步走向成熟和完善。本文对近期英格兰学校督导体系的调整和改革作概括性介绍,以期对我国的学校督导与评价改革有所启示。
苏榕娜
关键词:学校督导
美国教育财政诉讼中的“财政充分”问题被引量:4
2005年
教育财政问题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也是一个重要的教育问题。对教育财政问题的研究应有过程思维, 强调绩效,在质和量两个方面加以系统思考。美国当前进行的教育财政诉讼凸显了这一转换过程,对其进行深度研究有助于我们转换教育财政的思维方式,明晰教育财政体制改革的方向,加快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公共教育财政体制。
苏榕娜
结构组合与运转情况——福建省中小学、中职学校管理队伍调查报告
2006年
本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福建省中小学、中职学校管理队伍的数量、性别分布和年龄结构、学历和职称状况、继续教育情况、时间分配和工作效率、职责分工和团结状况、工作积极性等进行了分析。
苏榕娜
关键词:中职管理队伍
当前英格兰学校督导体系述评
2006年
在保障学校教育质量及其评估方面,英格兰居世界领先地位。本文对近期英格兰学校督导体系的调整和改革作了概括性介绍,以期对我国学校的督导改革有所裨益。
苏榕娜
关键词:教育质量
美国公民道德教育的特点
日益重视公民道德教育已成为当前世界教育发展的一种新的动向,一个新热点。公民教育不仅对美国本土,而且对世界许多国家的公民教育均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在公民道德教育上,美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呈现出鲜明的特点。
苏榕娜
关键词:公民教育道德教育教育发展
“满意”视野中的高等教育质量观被引量:16
2006年
在“满意”的视野中重新理解高等教育质量是我们面临的重大课题。质量是满足顾客需要程度的指标,“满意”是高等教育质量的终极追求。高等教育质量的“满意”主体有学生、教师、家长和用人单位。“满意”的内涵指满足顾客功能需要、形式需要、外延需要、价格需要。“满意”战略的“三步走”:科学分析顾客的“满意”度,满足顾客的基本需要和超越顾客期望的需要;“满意”的保障包括确立因材施教的多元质量观,设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建立政府、市场调节相结合的保证机制。
苏榕娜
关键词:高等教育教育质量观因材施教
学业成绩不良的归因分析
2003年
一 学业成绩的好坏取决于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归因方式的差异.研究表明,相当部分学生的学业成绩不良不仅仅在于智力不足,而更在于学习积极性较低.学习积极性差是由于长期的学业失败和不恰当的归因造成的.这些学生常表现为为避免失败而以消极的态度应付学业.
苏榕娜
关键词:归因分析归因方式抱负水平自我概念归因倾向成功归因
关于素质教育价值取向的思考被引量:1
1999年
一 人类教育活动产生、发展至今,对教育价值取向的认识始终存在着差异。最具代表性和连续性的是社会本位论和个体本位论这两大阵营。所谓社会本位论,主要指依据社会发展需要来设计并实施教育,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适应社会需要。
苏榕娜
关键词:教育价值取向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社会本位论社会职能综合国力
论“尊重的教育”被引量:1
2006年
教育是传承前人既有知识的活动,教育推动着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在学校管理中,劳动者和劳动对象,教师和学生都是人,都有人的尊严,都应当享有人格的基本权利,都应当受到尊重。学校教育和管理应“以人为本”,相互尊重,平行关系中应“公平”,非平行关系中应“平等”,营造尊重人的整个校园文化。
苏榕娜
关键词:以人为本公平
国外提高中小学教师素质的经验与启示
2000年
苏榕娜
关键词:教师素质教育改革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