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俊杰
- 作品数:42 被引量:175H指数:7
- 供职机构:潍坊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山东省统计科研重点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 中学生札如病毒感染致急性胃肠炎暴发疫情的临床特征分析
- 范俊杰刘德辉韩明奎周健
- 基于相对公平性的山东省卫生资源配置空间分析
- 2015年
- 目的通过探讨山东省卫生资源配置空间分布的相对公平性,发现问题,分析原因,提出对策。方法以2012年数据为例,从人口、地域空间分布公平性两个维度,依照基尼系数的计算原理,构建相对公平性区域化变量,以ArcGIS软件为工具进行空间分析。结果日照、莱芜、东营三地市卫生资源配置人口公平性最高,日照、菏泽卫生资源配置地域公平性最高。结论相对公平性区域化变量可以较好地分析比较各地区的相对公平性,山东省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北部地区优于南部地区,东部优于西部,内部结构尚有较大优化空间。
- 王在翔范俊杰刘俊珍牛泽亮赵晶
- 关键词:卫生资源配置ARCGIS基尼系数
- 院内感染为主引起的多家庭新冠肺炎聚集性疫情调查被引量:6
- 2020年
- 目的调查分析一起院内感染为主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多家庭聚集疫情特点,为聚集性疫情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潍坊市某新冠肺炎聚集疫情特点,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对采集的呼吸道标本、深咳痰液等进行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核酸检测,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判定按照《国家卫生健康委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四版)》要求进行。结果首代病例就诊时隐瞒外出旅行史,导致由院内感染和家庭接触引发的8个二代病例和7个三代病例发生,涉及4个家庭内聚集,没有引起医护人员的感染或发病。结论详细询问病人外出旅行史和其他接触史对病例的诊断至关重要,做好医护人员个人防护可有效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家庭成员间的密切接触传播是聚集疫情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
- 高志霞周健姜艳艳徐鲁峰孙琳于绍起范子亮范俊杰
- 关键词:家庭聚集性
- 1999—2016年潍坊市乙类传染病流行趋势研究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探讨潍坊市乙类传染病流行特点,为卫生决策提供依据。方法收集1999—2016年人间疫情监测资料和人口学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1999—2016年潍坊市累计报告乙类传染病24种、115 708例,累计报告死亡320例,年均报告发病率73.62/10万,年均报告死亡率0.20/10万,总病死率0.28%。2009年以前发病率呈现逐年下降趋势,近年来略有回升;发病率最低是2002年(58.20/10万),最高为1999年(102.07/10万)不同年份发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发病居前5位的病种分别是:肺结核、细菌性痢疾、乙肝、出血热、梅毒,分别占总累计发病数的33.45%、21.16%、10.07%、8.38%、7.08%。结论潍坊市乙类传染病发病率在2009年之前呈现逐年下降趋势,2010—2016年主导病种发生了显著变化,从2004年的肠道传染病菌痢等主导变为肺结核、梅毒为主导,应及时调整防控重点。
- 郭雪艳刘冬莹范俊杰周健
- 关键词:乙类传染病发病率死亡率
- 学龄儿童对肥胖成因及危害认知的研究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了解学龄儿童对肥胖成因及危害的认知情况,为预防和控制儿童肥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式按行政划分地区抽取胶州市9所小学2 682名学生,设计调查问卷并进行肥胖调查。运用SPSS 13.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共得到有效问卷2 682份,其中男性儿童肥胖率16.88%,女性儿童肥胖率8.33%,儿童总肥胖率12.75%,男童肥胖率高于女童(χ2=43.239,P=0.000);与正常儿童相比,肥胖儿童对肥胖危害的认知较差(P<0.05);学龄儿童在是否影响健康、心理健康及美观认知方面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对是否影响智力及是否与慢性病相关认知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学生对肥胖成因及危害的认知尚不足,学校及家长需要加大对学生的健康教育力度。
- 尚积玉赵心童贺圣文范俊杰赵健李京王珊
- 关键词:肥胖学龄儿童
- 以山东省为例探讨卫生资源配置的利用效率的空间分析被引量:5
- 2015年
- 目的综合评价和分析近年来山东省卫生资源配置的效率状况。方法利用DEA评价卫生资源配置的效率,构建区域化变量,并利用空间统计及Arc GIS,综合评价卫生资源配置效率现状。结果山东省2010年卫生资源配置效率总体不佳,仅有6个地市卫生资源配置处于最优状态,且各地区间不存在空间相关性,散在分布。结论卫生资源利用效率是一个与经济、人口及地域发展等因素密切有关的空间多维综合性问题,常规统计方法与空间统计方法相结合,可以较好地揭示卫生领域在空间布局上的优势与不足,较常规统计学方法有较大优势。
- 王怡范俊杰赵晶董宇王在翔
- 关键词:卫生资源配置ARCGIS
- 基于人口和地理二维分布公平性的山东省公共卫生资源配置研究被引量:12
- 2014年
- 目的分析山东省近12年来公共卫生资源的配置及公平性研究。方法从人口和地理二维特征的Lorenz curve和Gini coefficient对山东省公共卫生资源的配置进行研究。结果山东省2001-2012年卫生资源配置人口特征和地理特征的基尼系数皆小于0.4。结论近年来山东省公共卫生资源的总体配置处于相对公平状态且人口特征优于地理特征;在逐步增加公共卫生资源投入时,应注意强化公共卫生资源地理特征的公平性,并提高服务质量。
- 王在翔范俊杰
- 关键词:人口分布地理分布公共卫生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治工作中全科医疗服务模式被引量:1
- 2020年
- 2019年12月以来,我国自湖北开始,暴发了一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疫情(简称新冠),遏制社区疫情传播变成了疫情防控的重要环节,国家在短时间内制定了大量社区防控工作方案和要求,凸显社区卫生在疫情防控的重要地位。本研究通过文献综述、专家访谈及现场调查等多种方法,结合社区卫生职能以及新冠防控相关方案就全科医疗服务模式疫情防控中发挥的作用展开探讨。结果发现,社区卫生服务对象广泛,内容全面,可及性高,能快速识别可疑传染源头,及时有效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但目前基层传染病预警监测系统不完善,全科医生队伍人员不足及设备短缺,在疫情防控中难以充分发挥作用。建议结合新冠疫情防控,健全传染病预警监测系统,进一步完善社区卫生服务内容及职能,增大社区卫生的人力、物力及财力投入,切实发挥社区卫生在疾病防控中前哨阵地和守门人作用。
- 高志霞孙琳范俊杰周健
- 关键词:全科医疗服务疫情防控社区卫生
- 2011-2021年潍坊市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流行特征分析
- 2024年
- 目的探索潍坊市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病例发病特征,为疾病防控提供依据。方法分析“全民健康保障疾控信息系统”中2011-01-01-2021-12-31潍坊市所有的SFTS病例,对SFTS病例在不同地区、人群、时间分布使用率、构成比进行统计描述。按照确诊病例与非确诊病例进行分层,分析不同病例类型之间流行特征。结果确诊病例年均发病率为0.22/10万,5~8月高发,存在2个发病高峰,青州市、临朐县、安丘市等山区、丘陵地区高发,发病平均年龄62.7岁,女性、农民为主要高危人群;非确诊病例发病出现明显下降趋势,发病高峰在7月,发病平均年龄53.6岁,男性、农民为主要高危人群,地区聚集性不明显。确诊病例与非确诊病例比较,年份发病数量(χ^(2)=81.42,P<0.001)、月份发病数量(χ^(2)=60.30,P<0.001)、各县市区例数(χ^(2)=66.72,P<0.001)、男女病例数(χ^(2)=9.52,P=0.002)、发病年龄(t=5.86,P<0.001)和发病人群(χ^(2)=44.00,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所有病例就诊时间均为7.8 d,确诊病例终审诊断时间与发病时间间隔127.7 d,确诊病例与非确诊病例均在发病7 d后予以诊断,确诊病例诊断时间远远滞后于非确诊病例。结论潍坊市SFTS波动发病,双峰分布,存在季节性及空间聚集性,农民高发。实验室检测时间长,非确诊病例影响疫情分析,应根据流行特征分类采取措施,降低感染。
- 王大鹏田建龙金明月范俊杰周健范子亮
- 关键词: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确诊病例
- 求和自回归移动模型在肾综合征出血热发病预测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利用求和自回归移动模型模拟传染病发病时间序列,提高传染病监测预警能力。方法以HFRS为例,收集2009年8月2019年2月国家法定传染病月度发病数数据,利用SAS 8.0对其做1阶差分12步差分提取周期趋势,对差分后时间序列序列进行ARIMA模型构建,估算参数并预测未来趋势。结果我国HFRS的发病呈现以年为单位的周期趋势,年平均发病总数基本保持在960人。构建的最优模型为ARIMA(2,1,1) 12,预测显示在未来5个月内2019年5月份病例报告数量达到高峰。结论 ARIMA模型通过分析HFRS发病历史数据,对短期发病情况预测精度高,能很好的反应传染病的发病规律及变化趋势,但实际应用过程中动态补充数据来对模型修正。
- 范俊杰于绍起王怡郭雪艳
- 关键词:ARIMAHFRS监测预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