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茆萌

作品数:7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历史地理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文学
  • 1篇哲学宗教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2篇世家
  • 2篇文化世家
  • 1篇张氏家族
  • 1篇生平
  • 1篇生平事迹
  • 1篇诗话
  • 1篇事迹
  • 1篇述论
  • 1篇年谱
  • 1篇清代
  • 1篇李调元
  • 1篇论略
  • 1篇经学
  • 1篇淮海词
  • 1篇江浙
  • 1篇交游
  • 1篇编纂
  • 1篇创作心态
  • 1篇词风
  • 1篇词人

机构

  • 6篇苏州大学

作者

  • 6篇茆萌
  • 1篇陈国安

传媒

  • 2篇江苏大学学报...
  • 1篇学术界
  • 1篇烟台大学学报...

年份

  • 3篇2016
  • 2篇2013
  • 1篇2009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唐文治年谱新编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中国社会在激烈动荡中发生巨变。社会的转型也让中国传统的知识分子们带有独特的“近代”气息。唐文治便是在世纪之交得风气之先的人物之一。而唐文治近一个世纪的生命历程,既契合了时代变迁的轨迹,也成为了这段历...
茆萌
关键词:生平事迹
文献传递
咸同词坛淮海词人群体研究
词在清代历史进程中并非平顺发展,亦经历起落消长。清初云间词派后,吴伟业、龚鼎孳、柳州词派、毗陵词人群体、岭南三家等各据南北,词风多元。其后,阳羡词派、浙西词派和常州词派在清初百派回流之后,相继各立门户。道咸后,连年兵燹扰...
茆萌
关键词:词人群体创作心态
文献传递
略论镇江鲍氏文化世家及主要诗人诗作被引量:1
2009年
明清之际的镇江鲍家是宁镇地区较为典型的文化世家。鲍家先后走出了著名诗人鲍皋、鲍文逵等人,延及民国时代又有鲍心增、鲍鼎等诗人,更以别具特色的闺阁诗人鲍家三姐妹在诗学世家之中独领风骚。鲍氏文化世家的兴盛与历史文化的积淀及不断累积的家族文化元素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有关鲍氏文化世家的研究,对于探讨半隐居状态下世族文化自身的传承特点,以及中国儒家文化思想如何在世家教化中自然传承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茆萌
文化世家的家学传承:以京口张氏家族张玉书为例
2013年
清代京口张家是宁镇地区典型的文化世家。张氏历代举业鼎盛,走出诸多杰出人物,经过世代传承与积累,出现了以文学与政事兼备的成就卓越的张玉书,将京口张氏家学文化推向新的高度。
茆萌
唐文治编纂《十三经读本》论略
2016年
唐文治早年就学于南菁书院,后曾任上海交通大学校长、主校无锡国学专修学院。书院的经学传统和治学方法深刻影响了唐文治后来的学术和教育道路。及至他创立无锡国学专修学校之后,时移世易,唐文治认为有必要编纂一部十三经的读本以传承经学、匡正世风,经五年之功终成《十三经读本》。以读本为教材的无锡国学专修学校先后培养出唐兰、钱仲联等国学大师。探源《十三经读本》并以此为线索,就其背景、体例、内容和之于当今高等教育的意义作进一步探究。
茆萌陈国安
关键词:经学
李调元与江浙文人交游述论被引量:1
2016年
李调元与江浙文坛联系紧密。"乾隆三大家"之一的袁枚、"吴中七子"之中的王昶和曹仁虎、京口探花王文治等均与李氏互有交游。其中,赵翼与李调元的情谊较深。从两人的交往中,可得见李调元对江浙文坛的关注,也可窥见李氏"我虽生于蜀,吴越长在怀"的一片吴越情结。
茆萌
关键词:清代李调元交游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