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茹喜斌

作品数:17 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河南省煤田地质局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矿业工程天文地球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文学
  • 3篇天文地球
  • 3篇矿业工程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哲学宗教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篇散文
  • 3篇地质
  • 3篇文学
  • 3篇文学作品
  • 3篇怀念
  • 2篇读书
  • 2篇煤田
  • 2篇煤田地质
  • 2篇记忆
  • 1篇代文
  • 1篇新闻
  • 1篇新闻报
  • 1篇新闻报道
  • 1篇野外
  • 1篇野外地质
  • 1篇有道
  • 1篇月光
  • 1篇凿井
  • 1篇凿井施工
  • 1篇照片

机构

  • 9篇河南省煤田地...
  • 8篇河南省煤田地...

作者

  • 17篇茹喜斌
  • 1篇杜中伏
  • 1篇盛智炜
  • 1篇刘亚

传媒

  • 10篇资源导刊
  • 5篇当代矿工
  • 2篇河南国土资源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3
  • 2篇2012
  • 4篇2011
  • 3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柳州柳
2011年
在我到柳州之前,它的历史只是书页里遥远的气息,还有柳州那被诗人描写得千碧万姿的绿柳。我知道,那柳宛若细腰长袖的女子,曲尽秀色,也舞出了风流琦韵,迷醉了游人的心怀……但我不只为柳而来,我是来谒拜柳宗元这位“精敏通达,俊杰廉悍”而又“踔厉风发”的老人的。
茹喜斌
关键词:诗人
怀念老屋
2012年
老屋很旧。就像一张年代久远的黑白照片一样,但它凝聚着古朴的文明,也给我许多温馨的记忆。
茹喜斌
关键词:怀念黑白照片记忆
迷恋书写的快乐
2020年
虽然有电脑,但我仍不愿丢掉手中的钢笔。这支钢笔已陪伴我26个年头了,笔杆上已磨出了两道清晰的凹痕,连笔尖也换了七八个。这些年里,无论是写诗歌散文,还是写总结报告、新闻报道……全仰仗这支钢笔。我上学时很喜欢书法。因而字虽不精,却也颇受人夸奖。俗话说,字是人的脸,对文字工作者更是如此。为了字体美观,每换笔尖时我都要精心磨出三个面来。左侧方细,适楷魏之体以抄写文稿;右侧圆滑,益于会议记录;顶部扁方,以备隶书之韵。每一个磨得恰到好处的笔尖,不但能使书写变得流畅自如,还能表现出书写者的风格和气质。
茹喜斌
关键词:新闻报道钢笔诗歌散文
月落唐诗
2011年
月落唐诗,那诗中就有了高雅的意象、梦中的灵境,就有了千古的故事与传奇,让我仰首陶醉,月中畅想。
茹喜斌
关键词:唐诗传奇故事
平煤集团十矿大口径瓦斯抽排井开工被引量:1
2012年
河南省煤田地质局四队凭借在国内大口径特凿井施工领域的技术领先地位,在多家施工单位的竞争中,顺利签约平煤集团十矿大口径瓦斯抽排井工程,并于近日举行了开工仪式。
茹喜斌盛智炜
关键词:瓦斯抽排大口径凿井施工施工单位
省煤田地质四队矿业权核查成果进京参展
2010年
6月10日,由河南省煤田地质四队测绘工程处编制的《河南省鲁山县矿业权实地核查》成果精装本,代表河南进京在国土资源部参加技术成果展。本次在全省承担矿业权核查任务的30多家施工单位中仅有5家参展,四队是河南煤田系统唯一的一家。
杜中伏茹喜斌
关键词:煤田地质矿业权核查测绘工程
痴语读书魂飞翔
2011年
没有什么能像书这样给我享受和启迪,给我痛苦和折磨。回想我的人生旅程,从“床前明月光”的背诵,到《史记》的阅读,从对《春秋》、《战国》的喜爱,到对现代文学的痴迷……无论是我痛苦抑或欢乐的时候,无论是我贫困抑或温饱的时候,捧卷在手,那书就是我的寄托和慰藉,就是我的幸福和甜蜜,就是我的笑容和泪水,
茹喜斌
关键词:飞翔读书《史记》月光
《河南省煤炭资源利用现状调查成果汇总报告》获优秀成果评价
2011年
近日,由河南省煤田地质局四队地质研究院主编的《河南省煤炭资源利用现状调查成果汇总报告》,经国土资源部全国矿产资源利用现状调查项目办公室专家评审,被评为优秀成果。
茹喜斌
关键词:煤炭资源
诗中自有清凉风
2007年
令人消暑已有空调凉之,但依旧炎热难消。朋友叹道;“真不知古人都咋过的夏天,是不是那时就真的比现在凉快啊!”其实,古时候决不比今天凉快多少,关键是今人和古人在心性品质上的差异所致。古人大多崇尚静雅心定,今人则难免浮躁多于宁静;古人追求自然处世,今人则时有悖离天地之行迹;古人追求清心寡欲,今人则多有物欲钱欲权欲恣意膨胀……在如此沉重的负荷之中,别说盛夏时节,就是那春秋冬雪里又怎能不燥热难当而心绪如焚呢?
茹喜斌
关键词:散文作品赏析
何以成锦绣
2009年
锦绣之美,美在七色琦丽斑斓多彩,犹如春花之灿烂,彩云之重叠,当为迷人的艺术。而于美文,古今都谓之锦绣,可见锦绣是备受世人钟爱的。所以,欲成锦绣文章,就成为作家穷其一生追求的高远境界了。
茹喜斌
关键词:散文文学作品现代文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