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久愚
- 作品数:10 被引量:7H指数:2
- 供职机构:内蒙古大学出版社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历史地理社会学哲学宗教更多>>
- 一部呕心沥血的垦荒之作
- 2009年
- 作为本书的'第一读者'(责任编辑),我想谈点感受。第一,这是一部呕心沥血之作舞蹈是一种依赖视觉传达的表现艺术,具有即时、即兴的特点,有时随意性很强。
- 莫久愚
- 关键词:表现艺术安代学术水准文化学者
- 《新译集注〈蒙古秘史〉》评介
- 2007年
- 莫久愚
- 关键词:《蒙古秘史》集注学术领域学者出版
- 西晋永兴年间拓跋鲜卑出兵并州史实考异——拓跋史札记之一被引量:3
- 2015年
- 西晋惠帝永兴元年(304)和永兴二年(305),拓跋鲜卑两次助晋并州刺史司马腾征伐匈奴刘渊,《魏书·序纪》和《资治通鉴》的相关记载不尽相同。《魏书·序纪》所记应是史实,穆帝拓跋猗卢并未参与永兴年间援助司马腾的军事行动。《资治通鉴》所言"猗与弟猗卢合兵击渊于西河",当是受《魏书·卫操传》所附"桓帝碑"影响。桓帝碑已经北魏史臣改窜,不足为凭。
- 莫久愚
- 关键词:《魏书》《资治通鉴》
- 鄂尔多斯式禄马旗探源
- 2015年
- 本文试图从民族学、民俗学和历史学的角度,对被当地人称之为"黑慕日"的鄂尔多斯式禄马旗进行考察。认为鄂尔多斯式禄马旗的构件隐含着萨满文化符号,其原型是古代萨满文化的一种仪式,曾流行于蒙元时期的蒙古族中,由于鄂尔多斯蒙古族的特殊历史,特别是因为成吉思汗陵祭祀及达尔扈特这个特殊人群,这种独特形式被保存下来。由一种敬天、袪灾、净化仪式演变为带有一定藏传佛教色彩的祭祀祈愿方式。
- 莫久愚
- 关键词:萨满教藏传佛教祭祀
- 出版业的改革发展与观念的变化被引量:2
- 1999年
- 本文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图书出版业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 ,并试图概括描述三个不同阶段的总体特征 ,进而考察某些出版观念的变化。
- 莫久愚
- 关键词:出版改革
- “七介山”地望辨——拓跋史札记之二被引量:2
- 2017年
- 《中国历史地图集》第四册中的北魏"并、肆、恒、朔等州"分幅图中的"七介山"注记位置,值得商榷,《读史方舆纪要》研判的"七介山"方位也有疏漏。根据对拓跋珪幼时避难南奔、托庇于独孤部时的驻地及柔然侵逼平城路线的具体分析,《魏书》中的"七介山"应为今岱海盆地西南蛮汗山至马头山之间的山体。
- 莫久愚
- 拓荒薄弱领域,创新硕果累累——《蒙古民族通史》第三卷述评
- 2003年
- 莫久愚
- 关键词:《蒙古民族通史》明代经济史历史资料
- 动态的、立体的明代蒙古史——读《蒙古民族通史》第三卷
- 1993年
- 列入国家“八五”重点出版项目的五卷本《蒙古民族通史》将由我校出版社在“八五”期间陆续出版。该通史最早问世的是第三卷明代蒙古史,已于1991年5月出版。本卷作者为内蒙古师范大学历史系曹永年教授。《蒙古民族通史》第三卷(以下简称《通史》第三卷)共七章21节,计299千字,上起1368年北元始建,下讫1635年蒙古大汗林丹汗子额哲降附后金,记明代蒙古276年史事。按《蒙古民族通史》的总体构思,林丹汗时期的史事移第四卷叙述。作为出版社方面代表,在与《通史》
- 莫久愚
- 关键词:蒙古民族林丹汗出版项目蒙古社会
- “哈日苏勒德”考辨
- 2016年
- 本文对今天成吉思汗陵园传承下来的"哈日苏勒德"的来源、性质、演变进行了探讨与考辨。根据对《元史·舆服志》的有关记载分析,认为"哈日苏勒德"应该源自于元王朝时期国家仪仗中的"皂纛",其原型应是忽必烈在开平所建立的旗纛,它的形制保留了蒙元时代"秃黑"即旄纛的原貌。从"皂纛"到"哈日苏勒德",经历了由元王朝第一仪仗到蒙古民族"总神祇"之一的演变过程。
- 莫久愚
- 关键词:元朝祭祀
- 古代统治者与汉字书法
- 1992年
- 本文主要试图说明中国古代统治者对汉字书法的态度,分析历代统治者关注汉字书法的种种现象和原因,以及对汉字书法艺术发展的影响。
- 莫久愚
- 关键词:中国史书法文字统治者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