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天文
- 作品数:73 被引量:291H指数:13
- 供职机构: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水利工程矿业工程更多>>
- 强夯饱和砂土地基的有效加固深度计算方法被引量:1
- 2023年
- 近年来,沿海经济和吹填技术发展迅速,围填海区域已形成大面积、大厚度的吹填饱和砂土地基,往往表现出易液化、承载力低的性质,给工程建设带来较大困难。强夯法是一种安全、经济的软弱地基加固方法,但由于饱和砂土地基强夯加固机制复杂,经验公式、数值仿真等方法难以反映客观情况或不便于现场应用,导致有效加固深度的工程设计缺少实用的方法。基于饱和砂土地基的加固机制,建立了考虑夯坑深度、压密壳深度、压密壳影响区深度的有效加固深度计算方法,有效加固深度的估算值与现场试夯检测情况较为吻合,说明本文提出的有效加固深度计算方法能够较为客观地反映饱和砂土地基强夯加固特征,具有较好的工程适用性和可靠性。
- 董天文高建华刘伟何嘉峰林小庆
- 关键词:强夯法饱和砂土地基有效加固深度
- 端承型大直径桩渐进破坏性分析
- 端承型大直径桩在竖向静载荷作用下,其P-S曲线呈缓变形,桩的破坏是渐进性的。前人大量试验表明,大直径桩的单位端阻力要小于中、小直径桩的桩端阻,所以有关规定要求对大直径桩的端阳进行折减,ψp=0.8/Dn,由此也引发对桩端...
- 戚昆赵海全董天文朱浮声
- 关键词:大直径桩
- 文献传递
- 桩基础斜向动荷载加载试验装置
- 一种桩基础斜向动荷载加载试验装置,属于土木工程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斜向支撑板,斜向支撑板的底端与L型挡板相连接,在L型挡板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第二定滑轮;日式架的连板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圆形通孔,螺杆通过连板的圆形通孔...
- 董天文梁力郭昕南
- 文献传递
- 边坡喷锚支护浅释
- 2005年
- 主动土压力的滑裂面是产生最大主动土压力的滑裂面,是求极值得到的,有人称滑裂面以上的土体为滑动土体,滑裂面以下为稳定土是不确切的,试问如果坑壁为砂土,支档结构撤除后土坡立即坍塌成为自然安息角Ф的坡面。Ф远小于主动土压力滑裂面的倾角。所以不能将最大主动土压力滑裂面以下的土体称为稳定区,免得产生误解。
- 王明恕董天文
- 关键词:喷锚支护主动土压力滑裂面支档结构稳定土坑壁
- 一种玻璃纤维锚杆胶结连接套管的壁厚设计方法
- 本发明提供一种玻璃纤维锚杆胶结连接套管的壁厚设计方法,涉及锚杆支护工程技术领域。该方法通过采用弹性力学求解玻璃纤维锚杆胶结连接套管的套管壁厚,再通过材料力学强度理论进行强度验算,从而设计合理的玻璃纤维锚杆胶结连接套管的套...
- 宋雪松董天文
- 一种桩基础斜向动荷载加载试验装置
- 一种桩基础斜向动荷载加载试验装置,属于土木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斜向支撑板,斜向支撑板的底端与L型挡板相连接,在L型挡板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第二定滑轮;日式架的连板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圆形通孔,螺杆通过连板的圆形通孔,并...
- 董天文梁力郭昕南
- 文献传递
- 抗拔螺旋桩叶片与地基相互作用试验研究被引量:23
- 2008年
- 复杂的桩体表面几何形状对螺旋桩的桩土相互作用影响显著,该问题研究有助于揭示抗拔螺旋桩的工作机理。基于深基础承载力理论对螺旋桩基础的抗拔承载性状分析,提出了修正的叶片距宽比参数(叶片间距与叶片净半径的比),通过12次具有3种叶片距宽比的螺旋桩基础抗拔模型试验,实测了加载过程中螺旋桩基础的地基应力,研究了叶片与地基间的荷载传递规律和影响因素。试验表明:叶片距宽比小于5时,各层叶片的应力扩散作用较弱;在叶片距宽比小于3时,叶片与地基的荷载传递可认为是沿着叶片外径发生;叶片距宽比为5时,抗拔螺旋桩基础的桩土相互作用较强,首层叶片上部地基出现滑裂破坏。
- 董天文梁力王炜王明恕
- 关键词:螺旋桩抗拔试验地基应力桩土相互作用
- 岩石群锚杆基础界限间距与群锚效率估算方法被引量:1
- 2020年
- 岩石群锚杆基础是一种材料用量少、机械化程度高、主要发挥抗拔力、应用较为广泛的抗拔基础型式。在竖向荷载作用下,岩石群锚杆基础承载过程受到岩体抗剪强度、锚杆设计施工参数、锚杆-岩体协同工作等复杂因素的影响,其抗拔破坏机理和群锚杆相互作用等问题尚未揭示,使得现行规范在确定锚杆间距、群锚杆承载力等关键设计参数时需要依靠较多原位试验。应用弹性力学和岩石锚杆竖向抗拔传力规律,建立了岩石群锚杆基础的单根锚杆间无相互影响的界限间距近似计算方法以及岩石群锚杆群锚效率估算方法,理论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比较接近,可以满足岩石群锚杆基础初步设计要求。
- 刘伟董天文
- 关键词:岩土工程岩石锚杆基础
- 桩基础极限荷载确定方法综述被引量:2
- 2013年
- 复杂场地条件、高承载、异型结构、超长、复合材料等的桩基础发展趋势,使得桩基础极限荷载准确确定愈发重要,实现传统手段的桩基础极限荷载确定方法也面临较大困难。文中分析了原位试验方法、经验公式方法和数值仿真试验方法的三类共9种确定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条件,表明依据桩基础特性选用适当的极限荷载确定方法的重要性,且加强使用数值仿真计算方法辅助试验手段,降低试验检测成本,将对工程建设经济性、安全性意义重大。
- 董天文
- 关键词:地基基础桩基础极限荷载
- 基于强度折减法的桩基础有限元极限分析方法
- 研究了桩基础的强度折减法应用问题,提出了不同于传统的超载安全系数的桩基础安全储备系数概念,建议了强度折减法桩基础极限分析判定条件,即:①折减系数-位移曲线(F-s曲线)出现拐点、末端出现近似平行于s轴的直线段;②折减系数...
- 董天文郑颖人
- 关键词:有限元强度折减法桩基础极限荷载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