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董宝春

作品数:4 被引量:32H指数:2
供职机构:枝江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康复
  • 1篇早期综合康复
  • 1篇早期综合康复...
  • 1篇日常生活活动
  • 1篇三联针
  • 1篇伤患者
  • 1篇神经功能
  • 1篇神经功能恢复
  • 1篇神经功能缺损
  • 1篇失语
  • 1篇失语症
  • 1篇缺损
  • 1篇综合康复
  • 1篇综合康复治疗
  • 1篇卒中
  • 1篇颅脑
  • 1篇颅脑损伤
  • 1篇颅脑损伤患者
  • 1篇脑损伤
  • 1篇脑损伤患者

机构

  • 2篇枝江市人民医...

作者

  • 2篇刘少锋
  • 2篇黎翠玲
  • 2篇韩永耀
  • 2篇董宝春
  • 1篇刘玉翠
  • 1篇王喜丰
  • 1篇张英
  • 1篇杨春福
  • 1篇刘萌
  • 1篇黄江
  • 1篇闫蓉
  • 1篇张兵
  • 1篇李芙蓉

传媒

  • 1篇中华物理医学...
  • 1篇湖北中医杂志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3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颅脑损伤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被引量:28
2013年
目的研究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将70例颅脑损伤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康复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仅接受颅脑损伤常规治疗,康复组在颅脑损伤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于患病早期增加综合康复治疗,2组患者分别于人院时(治疗前)和治疗6周后(治疗后),采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评定患者损伤的程度,轻度损伤0~15分,中度损伤16~30分,重度损伤31~45分;采用改良的Barthel指数(MBI)评分评定患者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60分为优,60~40分为良,40~20分为中,〈20分为差,未清醒的患者计为0分,昏迷患者在清醒后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前和治疗后治疗组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分别为(17.00±8.14)分和(8.23±6.47)分,对照组分别为(16.14±7.45)分和(12.31±6.52)分,可见,治疗后2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减低(P〈0.01),且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后治疗组患者的MBI评分分别为(33.29±20.03)分和(62.00±21.80)分,对照组分别为(32.86±18.44)分和(44.86±18.01)分,可见,治疗后2组患者的MB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1),且治疗组MBI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颅脑损伤患者早期进行综合康复治疗,能更加明显地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有效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韩永耀刘玉翠张英杨春福董宝春黎翠玲刘少锋王喜丰
关键词:颅脑损伤神经功能缺损日常生活活动康复治疗
三联针配合康复训练治疗失语症的临床分析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观察运用三联针法(体针、头针、舌针)配合康复训练对改善中枢性神经损伤后失语症的疗效。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1组和对照2组,每组30例。其中对照1组、对照2组分别配合单纯的言语康复训练和单纯的针灸治疗,治疗组则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针刺+言语康复训练综合治疗。治疗3个疗程(45d)后分别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分析脑血流的改变和《汉语失语症检查法》等共同作为疗效判定的依据。结果三组治疗后,TCD分析脑血管异常率分别为:治疗组73.3%、对照1组83.3%、对照2组86.7%,治疗组对血管异常率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汉语失语症检查法评分分别为:治疗组为(72.93±6.66)、对照1组为(63.37±6.80)、对照2组为(66.63±4.18),治疗组汉语失语症检查评分的提高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三联针法配合言语康复训练能明显改善中枢性神经病损伤后失语症的言语障碍,有效提高语言功能的能力。
黎翠玲蔡娥李芙蓉刘少锋张兵黄江董宝春刘萌闫蓉韩永耀
关键词:脑卒中失语症三联针康复训练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