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蒋思远

作品数:29 被引量:196H指数:7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委医学引导类科技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华医学基金会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建筑科学经济管理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9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24篇医药卫生
  • 3篇经济管理
  • 3篇建筑科学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主题

  • 19篇新生儿
  • 8篇早产
  • 7篇早产儿
  • 7篇产儿
  • 4篇重症
  • 4篇重症监护
  • 4篇细胞
  • 4篇监护
  • 4篇病例
  • 3篇低出生体重
  • 3篇新生儿感染
  • 3篇性病
  • 3篇血小板
  • 3篇血小板活化
  • 3篇血小板活化因...
  • 3篇置管
  • 3篇脓毒
  • 3篇脓毒症
  • 3篇中心静脉
  • 3篇重症监护室

机构

  • 29篇复旦大学
  • 4篇加拿大多伦多...
  • 3篇山东大学
  • 3篇首都医科大学...
  • 3篇湖北省妇幼保...
  • 3篇甘肃省妇幼保...
  • 2篇安徽医科大学
  • 2篇福建医科大学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 2篇南京医科大学
  • 2篇郑州大学
  • 2篇南京医科大学...
  • 2篇江西省儿童医...
  • 2篇广西壮族自治...
  • 2篇河北省儿童医...
  • 2篇山西省儿童医...
  • 2篇西北妇女儿童...
  • 2篇贵阳市妇幼保...
  • 1篇吉林大学第一...

作者

  • 29篇蒋思远
  • 24篇曹云
  • 12篇陈超
  • 10篇周琦
  • 6篇杨毅
  • 4篇周文浩
  • 3篇夏世文
  • 3篇杨长仪
  • 3篇严卫丽
  • 3篇王传清
  • 3篇张蓉
  • 3篇程国强
  • 3篇韩树萍
  • 3篇胡晓静
  • 3篇易彬
  • 3篇齐宇洁
  • 3篇潘新年
  • 2篇孙慧清
  • 2篇陈玲
  • 2篇杨传忠

传媒

  • 9篇中国循证儿科...
  • 4篇中华围产医学...
  • 2篇中国小儿急救...
  • 1篇中华护理杂志
  • 1篇中华儿科杂志
  • 1篇中国实用儿科...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2
  • 3篇2021
  • 2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7
  • 5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9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血小板活化因子及其乙酰水解酶在新生儿感染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检测感染新生儿血浆血小板活化因子(PAF)水平及其乙酰水解酶(PAF-AH)的活性,探讨两者在新生儿感染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以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新生儿科病房收治的日龄<30d的新生儿为研究对象。依据感染部位和程度分为全身感染组、局部感染组及非感染组;依据日龄分为早期新生儿(≤7d)和晚期新生儿(>7d)。采集研究对象桡动脉血标本,对全身感染组中合并器官功能衰竭的患儿在感染的第1、3、5和7天增加采集桡动脉血标本。测定血浆PAF水平(μg.L-1)和PAF-AH活性(μmol.L-1.min-1)。分析感染程度、性别、日龄和出生体重对血浆PAF水平和PAF-AH活性的影响,比较不同感染组PAF水平和PAF-AH活性的差异,观察全身感染合并器官功能衰竭患儿血浆PAF水平和PAF-AH活性在病程1~7d的变化趋势。结果研究期间共收治247例新生儿,男146例,女101例;平均日龄9.2(1~57)d;平均胎龄35.85(27~43)周;平均出生体重2517(906~4750)g。全身感染组91例,局部感染组63例,非感染组93例。①新生儿血浆PAF水平与感染程度相关(P=0.000);血浆PAF-AH活性与感染程度及日龄(P均为0.000)相关。②全身感染组血浆PAF水平(9.5±8.1)显著高于局部感染组(5.3±3.2)及非感染组(4.6±3.5)。早期新生儿中,全身感染组血浆PAF-AH活性(5.7±2.7)显著低于局部感染组(7.3±2.9)和非感染组(7.3±2.5)。晚期新生儿中,全身感染组血浆PAF-AH活性(7.0±2.5)显著低于局部感染组(9.7±2.2)和非感染组(9.7±2.7)。③全身感染组合并器官功能衰竭的9/12例存活患儿在病程的1~7d血浆PAF水平呈下降趋势,PAF-AH活性呈上升趋势。3/12例死亡患儿中两者的变化趋势则相反。④全身感染组31/91例确诊败血症患儿中,革兰阴性菌感染者血浆PAF水平(13.1±11.0)显著高于革兰阳性菌感染者(5.4±3.9),PAF-AH活性(4.9±2.1)显著低于革兰阳性菌感染者(7.9±2.4)。结论新生儿严重感染�
蒋思远曹云杨毅陈超熊曼
关键词:新生儿血小板活化因子血小板活化因子乙酰水解酶
中国新生儿协作网2019年行胎儿宫内手术和/或产前侵入性操作的极早产儿病死率的队列研究被引量:2
2022年
背景近年来我国胎儿医学发展迅速,全国各地陆续开展了各种胎儿宫内手术,但目前胎儿医学干预效果评价多基于单中心、小样本数据并局限于围产期结局,缺乏胎儿生后近期和远期预后的多中心、大样本研究。目的描述2019年中国新生儿协作网(CHNN)57家NICU收治的极早产儿中接受胎儿宫内手术和/或产前侵入性操作者的现状及预后。设计队列研究。方法以CHNN收录的极早产儿为队列人群,以接受胎儿宫内手术和/或产前侵入性操作(胎儿镜激光凝固术、选择性减胎术、宫内输血、体腔内积液引流术、减羊水术、羊膜腔穿刺或绒毛膜取样术)者为暴露组,采用倾向性评分的方法1∶4匹配未接受产前干预的对照组,比较两组间病死率(NICU院内、生后28 d、生后7 d)和主要并发症[严重脑损伤、严重早产儿视网膜病、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和败血症]发生率。主要结局指标病死率。结果2019年CHNN数据库共收治极早产儿9520例,接受胎儿宫内手术和/或产前侵入性操作患儿共187例(2.1%),其中选择性减胎术69例,羊膜腔穿刺或绒毛膜取样术66例,减羊水术42例,胎儿镜激光凝固术20例,宫内输血10例,体腔内积液引流术2例。暴露组极早产儿NICU全因病死率为15.5%(29/187),其中22例死亡发生在生后7 d内;最常见的并发症为BPD(41.7%)、败血症(11.8%)和严重脑损伤(9.4%)。匹配后与对照组患儿相比,接受产前干预的极早产儿NICU全因病死率及主要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暴露组生后7 d内全因死亡(RR=1.69,95%CI:1.06~2.71),早发败血症(RR=3.20,95%CI:1.28~7.99)发生风险高于对照组。结论CHNN 2019年NICU入院极早产儿中接受宫内手术和/或产前侵入性操作的患儿占2.1%,接受宫内手术和/或产前侵入性操作并不显著增加极早产儿NICU死亡或并发症的发生率。
武伟顾昕玥石静云赵芳萍蒋思远周文浩周文浩曹云
关键词:宫内手术
新生儿B族链球菌脓毒症单中心8年回顾性病例分析
董莹蒋思远周琦曹云
不同泌乳阶段人乳中细胞含量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目的】:了解人乳中干细胞和免疫细胞的含量及其在不同泌乳阶段的变化,并分析围产期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研究对象来自2017年8月至2017年12月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新生儿及其母亲,根据新生儿出生孕周不同分...
李淑涓张澜周琦蒋思远杨毅曹云
关键词:人乳干细胞免疫细胞流式细胞术
基于证据的质量改进方法降低中国新生儿重症监护室院内感染发生率的整群随机对照试验方案被引量:19
2018年
1项目负责人曹云: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新生儿科;Vibhuti Shah、Shoo K Lee: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加拿大Mount Sinai医院;王卫平:复旦大学100,40,20,10]2 资助者本研究方案获得美国中华医学基金会(China Medical Board,CMB)资助(项目编号:No.14-194)。3基于证据的质量改进(Evidence-based Practice for Improving Quality,EPIQ)方法介绍20世纪60~90年代,随着产前激素、新生儿呼吸支持等围生医学的进展,发达国家早产儿死亡率明显降低[1~5]。
蒋思远严卫丽曹云王杨齐宇洁杨长仪易彬潘新年刘玲刘翠青夏世文陈玲何玲周晓玉韩树萍李晓莺单若冰冀涌刘江勤杨传忠王三南林振浪周勤李占魁李明霞余增渊黑明燕
关键词: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感染发生率美国中华医学基金会
76例新生儿侵袭性真菌感染回顾性分析:2004年至2014年被引量:13
2016年
目的回顾性分析新生儿侵袭性真菌感染(invasive fungal infection,IFI)的临床特征,以指导临床诊疗及预防。方法研究对象为2004年1月至2014年12月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收治的76例IFI病例。对新生儿IFI的临床表现、真菌病原学、实验室检查、并发症、临床转归等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2004年至2014年共76例IFI病例,病例数逐年增加。所有IFI病例中,早产儿68例(89.5%);除1例出生体重不详外,余75例中出生体重〈1000g的早产儿11例(14.7%),出生体重≥1000~〈1500g的早产儿34例(45.3%),出生体重≥1500~〈2500g的早产儿20例(26.7%),出生体重≥2500g的患儿10例(13.3%)。病原菌主要为念珠菌[97.4%(74/76)],其中白念珠菌有26例(34.2%),近年来,非白念珠菌比例呈上升趋势;季也蒙假丝酵母菌为最常见的非白念珠菌,占29.2%(14/48)。1例平滑念珠菌对氟康唑耐药,尚无白念珠菌对氟康唑耐药。发生真菌感染前的危险因素暴露包括:使用广谱抗生素(93.3%,56/60)、肠外营养(70.0%,42/60)、中心静脉置管(53.3%,32/60)、有创机械通气(40.0%,24/60)和感染前腹部手术史(21.7%,13/60)。主要临床表现为体温不稳定、频繁呼吸暂停、对呼吸支持需求增加、喂养不耐受等。76例中,6例确诊中枢神经系统真菌感染;进行头颅MRI检查患儿中,46.8%(22/47)可见脑实质内多发异常信号。共52例IFI者出院时真菌感染治愈,另有7例死产,其中1例死亡与真菌感染相关。结论NICU内IFI病例数逐年上升,主要见于早产儿。近年来非白念珠菌逐渐增多,成为主要的致病菌。新生儿IFI缺乏典型临床表现,应引起临床重视。感染前危险因素暴露主要为应用广谱抗生素、肠外营
韩俊彦曹云蒋思远陈超周琦陈娜
关键词:念珠菌病侵袭性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
动脉置管致超低出生体重儿高血压和双侧足趾坏疽1例被引量:4
2009年
蒋思远曹云张蓉陈超胡晓静
关键词:超低出生体重儿足趾坏疽动脉置管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高血压
新生儿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0
2011年
目的分析新生儿经外周置人中心静脉导管(PICC)相关感染的发生情况、病原学及临床特点,探讨有关感染防治措施的效果,以提供有效的防治策略。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7月至2009年8月期间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72例新生儿PICC置管病例(置管83例次)的临床资料、血培养和导管尖端培养结果,分析其病原菌分布与药物敏感性,比较新旧置管规范下,PICC相关感染发生情况。结果83例次置管中,导管相关感染发生15例次(18.1%),其中确诊败血症为11例次(13.2%),诊断临床败血症4例次(4.8%),细菌定植0例次(O%)。导管相关感染率10.2/1000置管日;旧置管规范下的感染发生率16.1/1000置管日,新置管规范下的感染发生率7.7/1000置管日。共分离菌株11株,其中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4株,鲍曼不动杆菌3株,肺炎克雷白杆菌2株,屎肠球菌1株,近平滑假丝酵母1株。结论留置PICC新生儿发生的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多由条件致病菌引起,耐药严重;加强感染防治措施能减少PICC相关感染发生。
闫钢风曹云胡晓静陈超蒋思远王传清
关键词:婴儿新生儿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菌血症
应用以循证为基础的协作性质量改进方法降低中国NICU院内感染发生率的整群随机对照研究
蒋思远曹云Vibhuti ShahShoo Lee严卫丽杨毅陈超REIN-EPIQ课题组
应用以循证为基础的协作性质量改进方法降低中国NICU院内感染发生率的整群随机对照研究
蒋思远曹云Vibhuti ShahShoo Lee严卫丽杨毅陈超REIN-EPIQ课题组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