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益虹
- 作品数:56 被引量:717H指数:15
-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生物系统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科技厅资助项目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医药卫生化学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 一种紫马铃薯米酒的生产工艺
- 本发明涉及一种米酒的酿造工艺,公开了一种紫马铃薯米酒的生产工艺。先紫马铃薯蒸煮,冷却;糯米浸泡后蒸煮,然后冷开水撒淋再继续蒸煮,冷却;糯米和紫马铃薯糊按比例搅拌,酒曲加入混合物中,按料液比1:2加入适量的水,混合均匀;将...
- 蒋益虹陈杰华熊义勤尹源明
- 一种黄精多糖含片及其制备方法
- 一种黄精多糖含片及其制备方法,主要是由黄精多糖粗提取物0‑50份,甘露醇48‑64份,微晶纤维素0‑26份,甜叶菊素0.5‑1.5份,硬脂镁0‑2.5份混合均匀后压片制成。本发明将索氏提取、热水提取、冷冻干燥等工艺结合,...
- 蒋益虹严晓雪熊义勤吕佳韵周溯郑跃妍
-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细胞模型的辣木叶成分降脂研究
- 2025年
-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探究辣木叶中治疗高脂血症的活性成分和作用机制,并通过分子对接和细胞试验进行验证。方法:通过文献挖掘和CNKI数据库获取辣木叶的化学成分;通过Gencards、OMIM、DrugBank等数据库获取高脂血症主要的疾病靶点。利用String平台进行蛋白质相互作用分析,构建PPI网络。采用Metascape平台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并利用Cytoscape构建“成分-靶点-通路”网络。通过AutoDock Vina进行分子对接,通过3T3-L1细胞的MTT试验、油红O染色以及qRT-PCR试验进行试验验证。结果:辣木叶治疗高脂血症的核心活性成分包括芥子酸、棕榈酸、柚皮素等,核心靶点有ALB、TNF、PPARG、PPARA、VEGFA等。信号通路主要包括化学致癌-受体激活、AGE-RAGE信号通路、脂质与动脉粥样硬化、PPAR信号通路等。分子对接结果显示辣木叶成分和疾病靶点具备强烈的结合活性。细胞试验证明辣木叶黄酮单体(山奈酚、槲皮素和异鼠李素)在较高浓度(50~100μmol/L)时能抑制3T3-L1细胞增殖,脂肪含量分别下降8.45%,16.28%,31.33%;PPARG、VEGFA、TNF表达显著降低;PPARA/CPT1A信号通路表达被激活。结论:本文运用网络药理学对辣木叶抗高脂血症的物质基础、作用靶点及通路进行预测,通过分子对接试验及细胞试验证实了预测结果。相关研究结果提示辣木叶有望降低细胞内脂肪含量,并对高脂血症起到潜在治疗作用。
- 郑跃妍张子妍周溯严晓雪陆柏益蒋益虹
- 关键词:高脂血症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3T3-L1细胞
- 荷叶碱自组装纳米粒的制备与评价被引量:1
- 2020年
- 以大豆卵磷脂和壳聚糖为原料,制备磷脂-壳聚糖自组装纳米粒包埋荷叶碱以提高荷叶碱的稳定性,以包封率为指标探究最佳制备工艺,并对纳米粒的贮藏稳定性、消化稳定性和体外释放特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当磷脂与壳聚糖质量比为20∶1时,原始的溶剂注入法制备的荷叶碱自组装纳米粒包封率只有20.08%;在修改后的溶剂注入法下,在壳聚糖水相中添加质量浓度为20g/L的水溶性维生素E时具有最大包封率(51.13%),此时纳米粒的平均粒径为142.23 nm,电位为+24.57 mV,外形类似球形。自组装纳米粒可显著提升荷叶碱的贮藏稳定性和消化稳定性(P<0.05)。室温下(25℃)经包埋的荷叶碱的半衰期由未被包埋时的36.2 d提升至53.1 d,在低温(4℃)下经包埋的荷叶碱的半衰期由未被包埋时的56.2d提升至86.2d;被纳米粒包埋的荷叶碱经肠消化后的保留率由未被包埋时的20.29%提升至82.98%。体外模拟释放实验表明,自组装纳米粒具有一定的缓释性。
- 但凡姜维徐彩菊樊洁敏吴平谷蒋益虹
- 关键词:荷叶碱包封率稳定性医药原料
- 酵母菌对果蔬采后病害防治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9
- 2003年
- 该文对酵母菌对果蔬采后病害防治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 ,其中包括防治效果、防治机理、防治的优势及最新研究成果。许多酵母菌对果蔬采后病害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酵母菌抑制霉菌的机理主要在于营养与空间的竞争、对病原菌的直接寄生作用及诱导寄主产生抗病性。酵母菌与其它生防微生物相比 ,具有拮抗效果好、不产生毒素、可以和化学杀菌剂共同使用等优点。使用生物工程技术改造拮抗酵母菌从而提高其生防效果 ,是酵母菌对果蔬采后生物防治的最新研究领域。该文还指出了酵母菌对果蔬采后生物防治存在的问题 ,并对未来的研究提出了新的思路。
- 张红印蒋益虹郑晓冬席王与芳孙萍
- 关键词:果蔬采后病害生物防治酵母菌
- 高速逆流色谱分离纯化紫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L.)中两种花色苷单体
- 紫色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L.)是从国外引进的具有药食用功能于一体的特殊马铃薯品种,由于其块茎中富含酰化的花色苷,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关注其在天然色素及保健功能方面的应用价值.实验采用高速逆流色谱(...
- 吴奇辉方芳郭慧蒋益虹
- 关键词:花色苷高速逆流色谱
- 大头菜留香保脆及精深加工技术研究
- 于建根蒋益虹尹源明吴元平
- 1、项目采用调酸技术和优化杀菌工艺等措施,解决了大头菜制品香味流失和质地软化等加工技术难题,开发出了小包装佐餐食品大头菜丝、大头菜酱片等系列大头菜优质精深加工产品。2、经查新,项目开发的综合保脆留香技术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 关键词:
- 关键词:杀菌工艺精深加工生产工艺
- 杨梅果酒生产新工艺的研究被引量:12
- 2003年
- 本文研究了以杨梅为原料生产发酵型杨梅果酒的新工艺。通过添加红曲以增进果酒色泽,并使其具有很好的药理保健功能。试验中筛选出最佳酵母菌种,并采用正交试验和理论分析确定了最优发酵工艺条件:发酵温度18℃,红曲加量2%,糖汁最佳配比4:6,酵母加量10%。所得的杨梅果酒色泽诱人、口感醇和、风味独特,且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
- 蒋益虹郑晓冬
- 关键词:杨梅果酒红曲生产工艺酵母发酵
- 荷叶功能性成分的醇提优化工艺研究被引量:10
- 2006年
- 为提高荷叶的利用率,研究了乙醇提取荷叶功能性成分的优化工艺。采用四因素二次正交回归试验设计,建立了4个工艺参数与浸提率关系的非线性回归数学模型;应用非线性优化方法,得出了最优工艺参数组合,并系统分析了各工艺参数对浸提率的影响。结合生产实际,综合考虑效率及成本等,最终得出荷叶功能性成分的醇提优化工艺为:提取温度90℃,乙醇体积分数80%,溶剂倍数40倍,提取时间136min。该优化工艺经过实际验证,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 蒋益虹
- 关键词:荷叶
- 不同产地莲心功能性成分的评价被引量:2
- 2017年
- 测定了建宁、广昌、宝应、湖南、洪湖5个产地中莲心的生物碱、黄酮、甾醇、挥发油的含量。用乙醇超声提取莲心粉末,分光光度法,得到莲心生物碱含量最高的是广昌莲心7.18 mg/g;莲心中黄酮含量最高的是洪湖莲心14.28 mg/g。利用有机溶剂提取法得到甾醇粗提物,经过皂化,SPE柱萃取,衍生,氮吹后,GC-MS测定莲心中甾醇含量,得到莲心中甾醇含量最高的是宝应莲心0.40 mg/g,主要成分为β-谷甾醇。利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莲心中的挥发油,并利用GC-MS测定挥发油的含量及成分,得到莲心挥发油含量最高的是湖南莲心0.60%,其中亚油酸及亚油酸酯类、棕榈酸及棕榈酸酯含量较多,还有少量的植醇、酚类及角鲨烯。本文通过测定不同产地莲心生物碱、黄酮、甾醇、挥发油的含量,建立相应数据库,以及对不同产地莲心进行功能评价,可为莲心资源的研究提供依据。广昌莲心各功能性成分含量均较高,开发利用广昌莲心资源具有较广的应用前景。
- 晁鲁平黄旭东金晶倪佳丹王楠蒋益虹
- 关键词:莲心生物碱黄酮甾醇挥发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