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爽
- 作品数:3 被引量:1H指数:1
-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妇产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死亡相关蛋白激酶和鼠双微体在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 2010年
- 目的 探讨死亡相关蛋白激酶(DAPK)和鼠双微体(MDM2)蛋白在正常卵巢组织、卵巢良性上皮性肿瘤、卵巢交界性上皮性肿瘤、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相关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0例正常卵巢组织、30例卵巢良性上皮性肿瘤、30例卵巢交界性上皮性肿瘤和60例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DAPK蛋白和MDM2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DAPK和MDM2蛋白在正常卵巢组织、卵巢良性上皮性肿瘤、卵巢交界性上皮性肿瘤和卵巢上皮性癌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00%(30/30)、93.33%(28/30)、50.00%(15/30)、35.00%(21/60)和16.67%(5/30)、23.33%(7/301)、66.67%(25/30)、78.33%(47/60),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27.52、33.40,P均〈0.05).DAPK蛋白阳性表达与淋巴结转移、腹水生成、FIGO分期密切相关(x2值分别为15.84、33.47、10.55,P均〈0.05),但在病理类型、组织学分级、年龄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5.11、3.46、0.41,P均〉0.05).MDM2蛋白阳性表达与患者年龄有关(x2=5.19,P〈0.05),与淋巴结转移、腹水生成、临床分期、病理类型、组织学分级等无关(x2值分别为0.14、0.64、4.54、0.83、1.02,P均〉0.05).在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DAPK和MDM2表达呈显著负相关(r=-0.33,P〈0.05).结论 DAPK和MDM2在卵巢上皮性癌的发生、发展中有重要作用.两者可作为判断卵巢上皮性癌生物学行为和预后的参考指标及卵巢上皮性癌基因治疗的新靶点.
- 刘霞宋亮赖曾珍张霓黄礼燕蒲爽黄勇吴楠霖潘小玲
- 关键词:卵巢癌细胞凋亡死亡相关蛋白激酶免疫组化
- 人β防御素-1及Toll样受体基因多态性与慢性宫颈炎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探讨β防御素-1(β-defensin-1,HBD-1)和Toll样受体基因多态性与慢性宫颈炎关系。方法选取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慢性宫颈炎患者150例作为病例组,100例健康个体作为对照组,提取宫颈上皮细胞DNA,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内切酶片断长度多态性(PCR-RFLP)法检测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结果慢性宫颈炎组HBD-1外显子-44C/G的CG基因型及G等位基因频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HBD-外显子-52G/A、-20G/A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LR2 Arg753Gln基因多态性在慢性宫颈炎组和对照组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LR4 Asp299Gly、TLR4 Thr399Ile在研究人群中没有发现多态性表达。结论 HBD-1-44C/G位点可能是中国汉族人群慢性宫颈炎的易感位点,携带C/G基因型、等位基因G过多分布的女性可能是慢性宫颈炎的易感人群,HBD-1-52 G/A、HBD-1-20G/A、TLR2 Arg753Gln、TLR4 Asp299Gly、TLR4 Thr399Ile基因多态性与慢性宫颈炎无相关性。
- 张霓潘小玲黄礼燕蒲爽赖曾珍宋亮
- 关键词:慢性宫颈炎基因多态性TOLL样受体
- 复发性卵巢癌再次手术后并发症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 2009年
- 目的探讨复发性卵巢癌再次手术后并发症的相关因素和防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年3月至2004年6月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111例复发性卵巢癌行再次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复发性卵巢癌再次手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5.2%,较初次手术术后并发症发生率(7.2%)明显增加,主要为腹部伤口感染、肠梗阻、肠瘘和直肠壁损伤等。<60岁组和≥60岁组腹部伤口感染率分别为5.1%(4/78)和24.2%(8/33)。术后全身支持治疗可使感染发生率由19.1%降至4.7%。结论复发性卵巢癌再次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与患者年龄、术后营养状况、手术方式以及术者的经验技能等有关,充分的术前准备和围手术期支持治疗可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 吴楠霖刘霞陈妍赖曾珍蒲爽黄礼燕何跃东潘小玲彭芝兰
- 关键词:卵巢肿瘤肿瘤复发再次手术肠梗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