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切除
  • 4篇切除术
  • 2篇胆囊
  • 2篇胆囊切除
  • 2篇胆囊切除术
  • 2篇亚甲蓝
  • 2篇术后
  • 2篇前列腺
  • 2篇前列腺切除
  • 2篇前列腺切除术
  • 2篇前列腺切除术...
  • 2篇切除术后
  • 2篇切口
  • 2篇腹部
  • 2篇腹腔
  • 2篇腹腔镜
  • 2篇腹腔镜胆囊
  • 2篇腹腔镜胆囊切...
  • 2篇腹腔镜胆囊切...
  • 1篇胆道

机构

  • 8篇胜利石油管理...

作者

  • 8篇蔡波
  • 3篇刘炜
  • 3篇史文光
  • 2篇陈磊
  • 2篇何川
  • 2篇李毅
  • 1篇张军
  • 1篇张红梅
  • 1篇王勇
  • 1篇孙佑明

传媒

  • 3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齐鲁医学杂志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 1篇中国医药科学

年份

  • 1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5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腹腔镜与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对患者创伤应激反应的影响被引量:17
2012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对患者应激反应的不同影响。方法将76例行胆囊切除术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8例。实验组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方式,对照组采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手术方式,两组均由同一个手术小组完成。观察比较两组临床效果以及血糖、C-反应蛋白、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皮质醇、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等应激反应指标变化。结果实验组的临床疗效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中、术后实验组血糖、C-反应蛋白、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皮质醇、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等应激反应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患者创伤应激反应比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小。
蔡波
关键词:胆囊疾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应激反应
术中胆道造影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应用胆道造影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同时行术中胆道造影的65例患者(观察组)和胆囊颈管穿刺胆总管造影的48例患者(对照组),两组分别采用不同的胆道造影方法,比较两组胆道造影插管成功率、造影剂用量、造影时间、造影剂胆漏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胆道造影插管成功率为93.8%,使用造影剂(21.2±6.1)mL,造影时间(16.0±4.5)min,造影剂胆漏发生率为1.6%;对照组胆总管造影穿刺成功率为95.8%,使用造影剂(24.6±5.7)mL,造影时间(14.2±3.7)min,造影剂胆漏发生率为10.8%。两组造影剂使用量、造影时间、胆漏发生率均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管造影操作简单、方便,成功率高。
蔡波
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中胆道造影残余结石胆道损伤
腹部切口迟发脓肿形成27例分析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探讨腹部手术后切口迟发脓肿的特点、原因及治疗。方法分析27例腹部手术后切口迟发脓肿病例的治疗经过和原发病的切口类型。结果27例都是以线结为中心发生感染并形成脓肿,反复发作,所有病例皆用留置引流管的一期缝合方法治疗痊愈。结论腹部切口迟发脓肿形成是以线结为中心的慢性炎症过程,是切口污染后细菌数量的消长和机体抗病能力的强弱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留置引流管的一期缝合是治疗迟发脓肿较好的方法。
蔡波
关键词:腹部切口一期缝合
前列腺切除术后不同镇痛方法的效果比较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比较亚甲蓝前列腺包膜外注射联合持续硬膜外镇痛与单纯硬膜外镇痛在前列腺切除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选择60例前列腺增生症(BPH)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均于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开放前列腺切除术,术后均留置硬膜外管72h。除亚甲蓝前列腺包膜外注射外,两组麻醉方法及术后镇痛用药均一致。观察两组VAS评分,膀胱痉挛次数、持续时间及恢复情况。结果亚甲蓝注射组术后镇痛优良率高于单纯硬膜外镇痛组,膀胱痉挛次数少、持续时间短;两组术后恢复情况无明显差异。结论前列腺术后亚甲蓝包膜外注射联合持续硬膜外镇痛明显优于单纯硬膜外镇痛。
史文光蔡波刘炜孙佑明崔万红
关键词:前列腺增生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亚甲蓝
泌尿外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调查分析被引量:13
2013年
目的探讨泌尿外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特征与病原菌分布,并制定相关的预防措施,从而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采取回顾性方法对医院2009年1月-2010年12月收住的78例泌尿外科住院伴有医院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观察感染的部位和因素以及病原菌分布,并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结果 78例医院感染患者中,发生感染部位主要有泌尿道、呼吸道和切口感染以及胃肠道感染,分别占41.0%、33.3%、19.3%、6.4%;病原菌主要为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分别占46.2%、16.7%、15.4%、12.8%及8.9%;其中年龄大、侵入性操作、伴基础疾病、留置尿管及长时间住院等是发生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结论泌尿外科住院患者伴医院感染应做好相关的预防工作,并减少侵入性操作,合理的留置导尿管,并缩短住院时间,从而降低感染的发生。
史文光蔡波刘炜李毅张红梅
关键词:泌尿外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
术中包膜外注射亚甲蓝预防前列腺切除术后疼痛
2005年
史文光蔡波刘炜张军王勇
关键词:前列腺切除术后注射预防术后疼痛亚甲蓝膀胱痉挛性疼痛
21例严重胸腹部刀刺伤的临床特点及救治体会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严重胸腹部刀刺伤的临床特点及抢救。方法:对本院2004~2010年收治的21例锐器刀具所致的严重胸腹部创伤的抢救治疗过程进行回顾分析,均在抗休克的前提下行急诊手术探查,剖胸术12例,剖腹术9例。全部患者均给予输注红细胞,术后抗感染治疗。结果:所有21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全组患者无死亡。结论:严重的刀刺伤具有创口小,伤情隐蔽,但往往损伤多个器官,伤情复杂,严重胸腹部刀刺伤的患者均需手术探查。正确地判断伤势,决断手术及手术方式尤为重要。
何川陈磊蔡波
关键词:胸部腹部救治体会
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155例疗效分析被引量:11
2011年
目的探讨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4月~2011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普外科应用充填式疝补片治疗成人155例腹股沟疝患者。结果 155例患者中,随访6个月~3年,无明显疼痛,无切口感染,无睾丸萎缩,无阴囊血肿,无复发。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术,术式合理,操作简便,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复发率很低,明显优于传统手术方式,特别是对于巨大疝及复发疝更有优势。
何川陈磊蔡波吴国猛李毅
关键词:腹股沟疝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