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蔡良娃

作品数:34 被引量:225H指数:9
供职机构:天津大学建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艺术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30篇建筑科学
  • 6篇艺术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理学

主题

  • 13篇建筑
  • 8篇美学
  • 7篇参数化
  • 4篇哲学
  • 4篇美学观
  • 4篇美学观念
  • 4篇建筑美
  • 4篇建筑美学
  • 4篇城市
  • 3篇哲学内涵
  • 3篇审美
  • 3篇乡村
  • 3篇建筑设计
  • 2篇地域建筑
  • 2篇信息化
  • 2篇信息化城市
  • 2篇信息时代
  • 2篇住区
  • 2篇文化
  • 2篇美学意义

机构

  • 32篇天津大学
  • 1篇大连理工大学
  • 1篇电子科技大学
  • 1篇农业农村部规...

作者

  • 32篇蔡良娃
  • 22篇曾鹏
  • 10篇曾坚
  • 2篇朱柳慧
  • 1篇陈鹏
  • 1篇王怡雯

传媒

  • 5篇新建筑
  • 3篇天津大学学报...
  • 2篇建筑学报
  • 2篇城市规划
  • 2篇上海城市规划
  • 1篇规划师
  • 1篇世界建筑
  • 1篇小城镇建设
  • 1篇高等建筑教育
  • 1篇现代城市研究
  • 1篇城市建筑
  • 1篇西部人居环境...
  • 1篇《规划师》论...
  • 1篇中国建筑学会...
  • 1篇2012全国...
  • 1篇2012全国...

年份

  • 2篇2024
  • 3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4
  • 3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 4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3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三生空间网络的京津冀地区镇域乡村振兴路径被引量:25
2019年
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在于实现城乡统筹与乡村全面发展。京津冀地区乡村土地广袤,但长期以来该区域城乡发展极不平衡,乡村地区振兴路径单一、资源依赖严重,缺乏持续、广域的激活动力,需要进行区域网络思维下的乡村协同发展路径研究。文章从三生空间角度解读京津冀地区乡村的现状特征与发展困境,提出将镇域作为乡村振兴的基础单元,实现镇域乡村的资源统筹、功能优化和治理协同,以三生空间网络组织镇村空间系统,通过空间认知和重构,从基底、节点和联系3个方面进行镇域三生空间网络化组织,以提高乡村地域空间的综合价值,实现乡村振兴的多元目标。
曾鹏朱柳慧蔡良娃
参数化建筑美学的哲学内涵与理论拓展
参数化设计代表了一种全新的思维模式,为建筑的形体生成、空间观念和技术观都带来了不同以往的变革,随之而来,参数化思潮影响下建筑艺术的审美也进入了全新的阶段。运用哲学、美学、信息技术等基本原理,从系统论、信息论、行为心理学的...
蔡良娃
关键词:哲学内涵美学观念
文献传递
一种基于多维特征的乡村群落识别方法及装置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多维特征的乡村群落识别方法及装置,可应用于大数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乡村规划与地理数据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响应于针对目标区域的群落划分请求,调用与目标区域对应的特征指标表,根据特征指标表,从数据库读取...
曾鹏王怡雯任晓桐解永庆蔡良娃陈鹏李晋轩叶亚乐徐宁晗刘洁雯
微观建成环境对地铁站域可步行性的影响研究——以大连为例
2024年
以大连中心城区内7个地铁站点周边800 m范围内的步行空间环境为研究对象,通过对719名步行者进行问卷调查,借助结构方程模型,探析微观建成环境与站域可步行性的内在关联。研究发现,存在6个潜变量影响站域可步行性,“便捷性”占主导地位。结合实地调研情况,识别出建成环境中的人行道过街、天桥过街、地下通道过街和指示标识是高效失衡型指标,并针对性地提出优化建议。
徐伟星曾鹏刘蓓蓓蔡良娃施林丰
关键词:结构方程模型满意度
基于主体功能区的国土空间规划传导机制研究被引量:4
2023年
主体功能区是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的基础性制度,将主体功能区作为传导线索,可以向上衔接国家空间战略,向下指导要素布局,打通从国家级规划到区县级规划的传导通道,是实现国家战略的必然需求。本文以主体功能区为基础,通过梳理总结制度的演进,辨析主体功能区现行传导模式和阻碍。基于传导有效性提出“底层逻辑—作用机制—传导方式”的传导架构,进一步提出建立引导机制、约束机制、激励机制、考核机制的传导机制,基于国土空间规划的空间管控手段,提出细化主体功能区类型,强化“三区三线”引导和约束,分类型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形成差别化的考核目标。
解永庆张婷蔡良娃汪雨菲曾鹏
关键词:主体功能区
传承、开拓与创新——何镜堂先生及其建筑团队的创作思想与艺术手法分析被引量:3
2008年
何镜堂是我国当代著名的建筑大师、工程院院士,一位活跃、高产、成绩卓著的建筑师,也是一位知识丰富、平易近人的建筑教育家。通过分析何镜堂及由其领衔的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团队的设计实践、教育理念,以及建筑管理方面的经历.总结了其独特的建筑创作思想及艺术特点,归纳了其优秀的建筑设计手法及建筑教育理念。
曾坚蔡良娃曾鹏
关键词:开拓进取艺术特点
信息时代建筑的探索者——荷兰NOX作品解读被引量:11
2006年
NOX是荷兰重要的当代建筑事务所之一,他们横跨建筑、视频、装置、杂志等领域,力图探索信息时代建筑的全新形式。本文着重解读了他们的建筑设计理念和建筑作品。
曾鹏曾坚蔡良娃
关键词:信息时代建筑体验
参数化建筑设计中美学意义的转变
参数化建筑设计中,借助计算机强大的运算功能,不同的规则和算法生成各异的建筑形态.从纷繁复杂的建筑现象中总结参数化建筑设计审美意义的转变,能为拓展当今建筑创作视野提供全新的美学理论和思维方法,并能为参数化建筑方案评价提供美...
蔡良娃曾鹏
关键词:建筑工程参数化设计美学意义哲学信息技术
文献传递
信息建筑美学思想初探
本文借鉴了哲学、美学、信息技术等学科的基本原理,透过当前信息社会纷繁复杂的建筑现象,分析了当代信息建筑的哲学意义和美学价值.
蔡良娃曾坚
关键词:建筑美学审美价值观
文献传递
儿童友好城市理念下安全街区与出行路径研究--以荷兰为例被引量:54
2018年
儿童友好城市空间,不是要建设一个儿童主导的街区或城市,而是通过规划与管理等措施,提升原有街区或城市的儿童友好度。即以原有城市为基础,建立"儿童友好型"街区,为儿童提供安全的社会环境、完善的步行和骑行道路系统、能够促发儿童游戏,形成吸引人的环境等。在20世纪,对街区环境以及对儿童权利与需求的关注,促使各国进行了一系列街区环境改造实践。如荷兰的生活庭院(Woonerf)概念、儿童出行路径(Kindlint)等都是为了保障儿童能够自由而安全地独立出行而设立的。它们都试图以儿童的需求为衡量指标,达到居住街区能够满足所有人利益,对所有使用者友好的目的。本文以"儿童友好城市"理念为依据,在分析阿姆斯特丹、代尔夫特等城市儿童友好街区改造相关案例的基础上,总结安全街区与儿童出行路径规划设计理念与实施方法。对比我国城市居住区相关规划不足,以期对我国居住区及城市儿童友好度的提升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曾鹏蔡良娃
关键词:规划设计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