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袁志华

作品数:13 被引量:73H指数:6
供职机构:长江大学农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 1篇理学

主题

  • 5篇水稻
  • 3篇性状
  • 3篇基因
  • 2篇氮肥
  • 2篇性状遗传
  • 2篇育种
  • 2篇早稻
  • 2篇粒型
  • 2篇马铃薯
  • 2篇克隆
  • 2篇矿粉
  • 2篇基因克隆
  • 2篇SATIVA
  • 2篇
  • 2篇ORYZA
  • 1篇氮肥施用
  • 1篇氮肥施用量
  • 1篇氮量
  • 1篇冬播
  • 1篇冬播马铃薯

机构

  • 12篇长江大学
  • 6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利川市农业技...
  • 1篇教育部
  • 1篇湖北省农业科...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湖北省农业科...
  • 1篇湖北长友现代...

作者

  • 12篇邢丹英
  • 12篇袁志华
  • 9篇何文静
  • 7篇徐建龙
  • 6篇邱先进
  • 4篇张艳霞
  • 4篇刘环
  • 4篇李鹏飞
  • 3篇许少华
  • 2篇郑威
  • 2篇罗耀美
  • 1篇杨隆维
  • 1篇陈凯
  • 1篇龙飞
  • 1篇沈艳芬
  • 1篇柯智玲
  • 1篇高剑华
  • 1篇王朝友
  • 1篇杜斌
  • 1篇李成志

传媒

  • 6篇湖北农业科学
  • 2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江西农业大学...
  • 1篇作物学报
  • 1篇植物遗传资源...
  • 1篇大麦与谷类科...

年份

  • 3篇2015
  • 4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鄂马铃薯7号肥料效应试验初报
2012年
2011年以鄂马铃薯7号为供试品种,开展了氮、磷、钾肥肥料效应试验,探索马铃薯平衡施肥技术。结果表明,氮(N)不同施用量对鄂马铃薯7号产量影响显著,钾(K2O)、磷(P2O5)不同施用量对产量影响不显著;鄂马铃薯7号氮、磷、钾最佳施用量分别为172.5、67.5、90.0 kg/hm2,此时经济效益最好。
沈艳芬邢丹英田恒林郭光耀高剑华张远学袁志华
关键词:氮肥磷肥钾肥马铃薯
水稻垩白性状遗传育种研究进展被引量:21
2014年
水稻(Oryza sativa L.)垩白包括垩白率和垩白度,是重要的外观品质之一,对其他品质性状也有重要影响,阐明水稻垩白性状的遗传机制十分重要。近年来随着水稻功能基因组学和分子标记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垩白基因获得了克隆。本文综述了水稻垩白的评价指标、与其他品质性状的关系、遗传基础、垩白QTL定位和垩白基因克隆,并提出了借助显性核不育系进行轮回选择改良水稻垩白的分子育种策略,以期为水稻垩白性状的分子改良提供参考和借鉴。
邱先进袁志华何文静刘环徐建龙邢丹英
关键词:水稻QTL定位基因克隆轮回选择
水稻粒型基因克隆与分子育种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14年
水稻(Oryza sativa L.)粒型包括粒长、粒宽和长宽比,既是水稻外观品质之一,又通过影响粒重而影响产量,因此改良水稻粒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功能基因组和分子标记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粒型基因被克隆,部分已经开始应用于育种实践。综述了水稻粒型基因的克隆、粒型基因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在分子育种中的应用。以期为水稻育种提高产量和改良品质提供理论依据。
邱先进袁志华何文静刘环徐建龙邢丹英
关键词:SATIVA粒型基因克隆分子育种
“旱立停”抗旱剂在冬播马铃薯上的应用效果被引量:1
2013年
在湖北荆州李埠镇对冬播马铃薯费乌瑞它用"旱立停"抗旱剂设置叶面喷施2次、拌种、叶面喷施1次+拌种、叶面喷施2次+拌种和叶面喷施清水(对照)5种处理,探讨其应用效果。结果表明,"旱立停"能显著缩短出苗时间,增加株高,增加单穴块茎数,并对块茎重有促进作用;施用抗旱剂能够显著提高产量,产量为喷施两次+拌种>喷施2次>叶面喷施1次+拌种>拌种>对照处理,但商品薯率低于对照;在试验中,喷施两次+拌种和喷施2次两处理的产量分别为25 546.0 kg/hm2、24 701.4 kg/hm2,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叶面喷施1次+拌种的商品薯产量为21 145.7 kg/hm2,极显著高于其他处理。
王朝友雷昌云张艳霞何文静李鹏飞袁志华王响军李成志邢丹英
关键词:冬播马铃薯
水稻粒型性状遗传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14年
水稻粒型包括粒长、粒宽和长宽比,既通过影响粒重影响水稻产量,又是重要的外观品质,因此阐明其遗传基础十分重要。随着近年来功能基因组学的兴起和分子标记等技术的应用,研究者成功定位和克隆了许多粒型基因。综述了水稻粒型性状之间的相互关系、粒型性状的遗传基础、粒型性状的QTL定位和粒型基因的克隆,为水稻分子育种提高水稻产量和改良品质提供基础。
邱先进袁志华何文静刘环徐建龙邢丹英
关键词:水稻粒型
硒矿粉对早稻陵两优211富硒效果的影响被引量:7
2015年
利用湖北恩施出产的硒矿粉(含硒量83 mg/kg)在江西丰城(土壤含硒量0.430 6 mg/kg)进行不同硒矿粉施用量(0、10、20、30、40、50 kg/667m2)对早稻(Oryza sativa L.)陵两优211富硒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硒矿粉能够增加水稻子粒与茎秆的硒含量,施用10-50 kg/667 m2硒矿粉的水稻子粒硒含量为0.113 4-0.255 0 mg/kg,比对照0.108 0 mg/kg增加5.00%-136.11%,施用40、50 kg/667 m2硒矿粉的水稻子粒硒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硒矿粉能够增加水稻茎秆的硒含量,施用10-50 kg/667m2硒矿粉的茎秆硒含量为0.312 6-0.361 2 mg/kg,比对照0.291 9 mg/kg增加7.09%-23.74%,施用50 kg/667 m2硒矿粉的茎秆硒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子粒和茎秆的硒含量与硒矿粉施用量呈正相关;茎秆硒含量高于子粒,不同处理的茎秆硒含量比子粒硒含量高41.64%-175.66%。
何文静郑威罗耀美刘勋丰袁志华邱先进徐建龙邢丹英
关键词:SATIVA
用全基因组关联分析解析籼稻垩白的遗传基础被引量:17
2015年
利用272份全球籼稻微核心种质的重测序SNP基因型,对海南三亚、广东深圳、浙江杭州和湖北荆州4个地点收集到的垩白粒率和垩白度性状采用TASSEL软件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解析籼稻垩白的遗传基础和挖掘影响垩白粒率和垩白度的优异等位基因。结果表明,依据SNP数据,可将籼稻微核心种质分成3个亚群。4个地点分别检测到42个和44个与垩白粒率和垩白度显著关联的位点,位于全部12条染色体上。2个性状分别有21个和19个位点在2个以上环境下同时被检测到,这些位点中有12个位点同时影响垩白粒率和垩白度,11个位点附近都有已克隆的水稻品质相关基因。其中,第5染色体3.3~5.3 Mb区间在4个地点都被检测到与垩白粒率显著关联,以杭州点对垩白粒率的贡献最大,优异等位基因载体品种为IRGC121689;第12染色体的17.5~18.0 Mb区间在三亚和杭州都被检测到与垩白度显著关联,以三亚点的垩白度贡献最大,优异等位基因载体品种为IRGC122285。这些位点和品种资源可作水稻外观品质分子改良的重要基因和品种资源。
邱先进袁志华陈凯杜斌何文静杨隆维徐建龙邢丹英吕文恺
关键词:水稻SNP标记
硒矿粉对薇菜增硒效应的初步研究
2015年
对6年生孢子苗薇菜(Osmunda japonica Thunb.)和7年苗龄的野生转人工栽培的薇菜施用含硒量为83 mg/kg的硒矿粉,施用量分别为0、600、1 200、1 800、2 400、3 000 kg/hm2,检测薇菜收获物的硒含量,试验结果表明:1硒矿粉能够极显著提高薇菜的硒含量,能够作为富硒栽培的有效措施;2在孢子苗上,施用硒矿粉的薇菜其平均硒含量为0.213 5 mg/kg,比对照增加17.90%,薇菜的硒含量与硒矿粉施用量成二次曲线关系y=-8×10-9x2+4×10-5x+0.178 2(r=0.776 6),2 400 kg/hm2硒矿粉施用量的硒含量最高,施用量超过此值后,薇菜的硒含量呈下降趋势;3野生转人工栽培薇菜施用硒矿粉后平均硒含量为0.214 3mg/kg,比对照增加6.51%;薇菜的硒含量与硒矿粉施用量成二次曲线关系y=-1×10-8x2+4×10-5x+0.192 4(r=0.550 7),2 400 kg/hm2硒矿粉施用量的硒含量最高;4在硒矿粉施用量低于1 800 kg/hm2的情况下,孢子苗薇菜的硒含量低于野生转人工栽培的薇菜,施用量高于2 400 kg/hm2后则呈相反趋势;5空白处理(土壤硒含量0.308 1 mg/kg)的薇菜含硒量已经高于0.181 1 mg/kg,达到了湖北省关于富硒食品地方标准(DB42/211-2002)中富硒薇菜(0.15~1.0 mg/kg)的下限标准。
何文静郑威周长辉张绪华邢丹英徐建龙袁志华刘环
关键词:JAPONICA
不同硒源后效应对小麦农艺性状与富硒量的影响被引量:11
2010年
对10个小麦品种(系)施用不同硒源,探讨对第二季小麦农艺性状和子粒含硒量的后效应。结果表明,不同硒源后效应对供试小麦的生育期、株高、穗长、粒重没有显著影响,对小麦子粒的含硒量有一定影响;富硒复混肥、富硒矿粉的后效应高于亚硒酸钠,高含量的富硒复混肥和硒矿粉优于低含量的富硒复混肥;品种间的子粒含硒量差异极显著,其含量依次为鄂麦15、鄂恩6号、襄麦20、"2002-163"、"2001-1257"、鄂恩5号、"35888"、"25951"、鄂麦18、鄂麦23。
邢丹英许少华高剑华罗耀美李鹏飞张艳霞柯智玲何文静袁志华龙飞
关键词:小麦硒源后效应农艺性状含硒量
不同栽培因子对甬优8号水稻生育期与产量的影响
2014年
对杂交粳稻甬优8号进行不同播期、基本苗、施氮量和水分4因素3水平的正交试验,筛选其最佳栽培因子组合。结果表明:播期(x)对其全生育期(y)影响显著(F=82.71>F0.05),呈显著负相关,y=-0.4x+149.67,(R=0.997 4);基本苗对有效穗影响显著(F=52.74>F0.05),随着基本苗的增加有效穗呈递增趋势,结实率和千粒重呈下降趋势;播期和施氮量对产量影响极显著,密度对产量影响显著,甬优8号最佳栽培组合为播期(5月5日)、密度(5.46万/667 m2)、施氮量(20 kg/667 m2)和水分(表层无明水)。
文聃何文静高剑华袁志华邱先进邢丹英徐建龙钟育海
关键词:粳稻播期施氮量生育期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