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蓥
- 作品数:9 被引量:11H指数:2
- 供职机构:山西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自然科学总论政治法律更多>>
- 环境在认知研究中的两种进路被引量:2
- 2015年
- 环境在符号表征理论与具身认知理论研究中具有截然不同的两种进路。它蕴含着三个重要问题:何为环境,何为认知以及环境与认知之间的关系何如。符号表征理论与具身认知理论对这三个问题的不同理解,为环境是耦合系统的不完全表征观点提供了辩护,即环境既会表现为离线的表征,又会作为在线的耦合成分进入认知活动之中,它们并不矛盾,而是体现了认知发展的不同阶段,并能够相容于认知的动力耦合模型。
- 袁蓥章有国
- 关键词:符号主义
- 认知动力模型面临的几个问题
- 2014年
- 认知动力系统模型作为新的认知范式,将身体与环境作为两个重要的参数纳入到认知操纵过程之中,体现了一种新的认知理念。但它在批评传统的认知主义研究模型的同时,本身也存在一些问题:在对待认知的时间维度时,过分倚重认知发生的在线性耦合,忽视离线的去耦过程;完全否定表征的意向性;新增加的身体与环境这两个参数是否能完全补足框架的缺省值;动力模型能否从类比阶段的隐喻稳定地向实在论方法论过渡。认知动力模型要想成为成熟的认知范式,就必须回答或解决这些问题。
- 魏屹东袁蓥
- 关键词:隐喻
- 心智可以延展吗——关于认知界限、认知标准的思考被引量:2
- 2014年
- 随着具身认知运动的持续深入,认知与心智哲学界就延展心智论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延展心智论题认为有一些真实的事例表明认知过程能够越出大脑和身体的界限,延伸到物理世界,因此外界的环境支撑应当平等地被赋予认知地位。反对者则围绕环境与心灵在认知中的作用差异、耦合等观点进行反驳。事实上,单纯分析现阶段人类认知过程的运行模式并不能为认知界限、认知标准提供一个合理的答案,还需要充分理解人类认识发展的历史演变才能把握认知的核心标准。
- 袁蓥魏屹东
- 认知动力主义的哲学问题研究
- 认知动力主义是认知科学中正迅速发展的一种研究范式,它将有机体的认知视为一个复杂的动力系统,主张认知的实质是脑、身体和环境之间适应性的交互建构过程。论文紧紧围绕认知动力主义所涉及的哲学问题而展开,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 袁蓥
- 关键词:哲学理论
- 文献传递
- 试论地方志的著作权保护被引量:1
- 2016年
- 地方志编纂具有涉及部门多、人员杂、耗时久的特点,易导致编纂工作权责划分不清晰,出版权利义务不明的现象,从而形成著作权属争议和著作权纠纷。研究、探讨地方志著作权保护问题,明确著作权主体,并根据作品类型保护不同情形下著作权权利享有者的利益,才能真正保护地方志这一特殊著作的权利人的利益。
- 袁蓥郭城
- 关键词:地方志著作权权利主体著作权保护
- 论民法的人文气质——以民法典的编排体例为核心
- 本论文是在拜读了徐国栋教授的文章《两种民法典起草思路:新人文主义对物文主义》后而产生的研究兴趣。从民法调整对象的角度看,民法规范着平等主体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因此民法又被划分为“人法”和“物法”两个部分。但是就作为体系...
- 袁蓥
- 关键词:人文主义民法典编排体例法律行为
- 文献传递
- 托诺尼的整合信息论探析被引量:2
- 2016年
- 朱利奥·托诺尼的整合信息理论为解释意识提供了一个定量的、经验实证上可理解的假说。该假说认为意识是分化的系统组分间因果交互作用而产生的整合信息;意识是复合体的内在属性,有等级之分。这些观点推翻了哲学中的"僵尸"论证,并提出了一个意识与自我相分离的泛心论版本。
- 袁蓥安晖
- 关键词:分化
- 试论布鲁克斯的无表征人工智能模型被引量:2
- 2016年
- 相对于传统人工智能模型,布鲁克斯的无表征人工智能模型强调了环境和身体在智能中实时的、连续的耦合作用,而不是离线的表征操作程序。但是布鲁克斯的无表征人工智能模型对应的仅仅是简单的、低水平的智力层级,它并不足以排斥在人类智力的高级水平中符号表征层级的存在。
- 袁蓥
- 向下因果:一种对心灵因果关系的新解释
- 2014年
- 心灵因果关系问题是长期困扰人类思想的一个难题。哲学史上已经有过许多解决方案,但都未令人满意。科学技术的巨大成功,使得大多数哲学家放弃了唯心主义立场;二元论则因无法满足物质世界的因果闭合原则,无法解决心身交互问题而困难重重;唯物主义虽然有现代科学技术支撑,但是它对心智的功能主义解释或还原主义解释,无法满足形而上的逻辑分析。
- 袁蓥魏屹东
- 关键词:因果关系心灵唯心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