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腾辉
- 作品数:25 被引量:50H指数:4
-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福建省科技厅青年人才基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福建省教育厅科技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胰高血糖素样肽-1对高糖诱导的兔胸主动脉内皮细胞凋亡与增殖的影响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探讨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对高糖下兔胸主动脉内皮细胞凋亡与增殖变化的影响。方法取兔胸主动脉,用酶消化法分离内皮细胞,传代后于不同实验条件下培养,用TUNEL法测定各组胸主动脉内皮细胞凋亡,用MTT法与BRDU法测定各组胸主动脉内皮细胞的活力与增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高糖作用下兔胸主动脉凋亡明显增多,而内皮细胞的活力下降、增殖减少(P<0.01),而用GLP-1预处理后,高糖抑制胸主动脉内皮细胞增殖与活力以及促进凋亡的作用明显减弱(P<0.05,与高糖组相比)。GLP-1的作用可以为GLP-1的受体抑制剂(exendin 9-39)所抵消,与高糖组相比,exendin9-39组的胸主动脉内皮细胞凋亡与细胞活力、增殖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胰高血糖素样肽GLP-1对高糖损害血管内皮细胞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通过GLP-1受体途径促其增殖与抑制凋亡有关。
- 蔡方刚郭平凡詹腾辉吴捷
- 关键词:胰高血糖素样肽-1高糖
- 经交通支腔内血管成形术治疗膝下动脉闭塞病变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评价经交通支血管腔内成形术治疗膝下动脉闭塞性病变的可行性与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因常规腔内成形术失败而接受经交通支血管腔内成形术的膝下动脉闭塞病变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比较术前与术后踝-肱指数(ABI)变化,观察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术后并发症及随访情况。结果对7例均成功经膝下交通支逆向开通膝下病变血管。术后第3天ABI(0.86±0.10)明显高于术前(0.47±0.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患者静息痛症状均消失,围手术期无严重并发症。随访1-21个月[平均(8.43±7.35)个月],5例患者临床症状较术前明显改善,2例患者术后15、21个月时因静息痛再次接受腔内治疗。3例足部溃疡或坏疽的患者伤口均于随访期间愈合,所有患者均无需截肢。结论对于远端无明显流出道的膝下动脉闭塞病变患者,经交通支血管腔内成形术切实可行。
- 蔡方刚郭平凡张金池戴贻权刘学强吴捷庄晖詹腾辉
- 关键词:动脉闭塞性疾病膝下血管成形术
- 高流量先天性血管畸形的腔内治疗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总结腔内治疗高流量先天性血管畸形的经验。方法2009年7月~2013年7月,对高流量先天性血管畸形30例,采用经动脉无水酒精栓塞9例,经动脉乙烯-乙烯基醇共聚物(ethylene vinyl alcohol copolymer,Onyx)栓塞19例,经动脉弹簧圈栓塞2例。结果随访6~54个月,平均26.6月。治愈9例(30.0%),显效16例(53.3%),好转5例(16.7%)。20.0%(6/30)术中发生一过性病灶疼痛。结论腔内治疗是高流量先天性血管畸形的有效治疗方案。
- 詹腾辉蔡方刚郭平凡张金池庄晖
- 关键词:先天性血管畸形腔内治疗
- 顺行-逆行双向对吻技术在膝下动脉腔内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探讨顺行-逆行双向对吻技术在膝下动脉腔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4例膝下动脉病变患者,对其进行顺行-逆行双向对吻腔内治疗。对所有患者随访时间3个月,随访内容包括患者症状、体征及踝肱指数。结果患者一期技术成功率100%,无逆行穿刺血管闭塞患者。患者术后症状均有明显缓解。所有患者随访期间症状、体征及踝肱指数均有明显改善。结论顺行-逆行双向对吻技术可用于治疗膝下动脉分叉部病变,安全性高、疗效好。
- 庄晖郭平凡詹腾辉
- 关键词:外周动脉病变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
- 腔内修复术治疗破裂型腹主动脉瘤的效果评价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分析破裂型腹主动脉瘤(ruptured abdominal aneurysm,r AAA)行腔内修复术(endovascular aortic aneurysm repair,EVAR)与开放手术早期结果,评价EVAR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收集我院2004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48例r AAA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其手术与否、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术前死亡组(n=20)、EVAR组(n=14)和开放手术组(n=14),三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EVAR组和开放手术组在瘤体直径、收缩压、舒张压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 EVAR组入院至检查时间为(1.2±0.8)h,与开放手术组(7.5±7.1)h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EVAR组检查至手术时间为(1.8±1.3)h,与开放手术组(16.8±17.7)h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死亡组入院至死亡时间与EVAR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9)。EVAR组手术时间为(2.3±0.7)h,与开放手术组(5.6±2.0)h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EVAR组的术中出血量为(142.9±279.3)ml,与开放手术组的(3 528.6±3 252.3)ml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EVAR组的输血量为(985.7±2 148.7)ml,与开放手术组的(3 100.0±2 285.1)ml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8);EVAR组的住院时间为(7.1±2.7)d,与开放手术组的(13.7±4.9)d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EVAR组的总费用为(20.9±5.8)万元,与开放手术组的(10.1±11.5)万元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两组并发症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30)。结论缩短院内抢救准备时间,是r AAA成功救治的要点。EVAR应作为r AAA的一线治疗方案。
- 庄晖郭平凡张金池蔡方刚刘学强吴捷戴贻权詹腾辉
- 关键词:腔内修复术开放手术
- 腔内血管成形术治疗慢性脑脊髓静脉机能不全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探讨腔内治疗慢性脑脊髓静脉瓣膜机能不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44例接受腔内治疗的慢性脑脊髓静脉瓣膜机能不全的患者资料。结果 44例中,38例单纯接受PTA,6例接受PTA联合支架植入术。手术成功率为100%(44/44)。术后随访3个月,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头晕障碍量表评分由腔内治疗前(31.14±8.69)分降至腔内治疗后(12.23±9.52)分(t=13.378,P<0.01)。结论腔内治疗CCSVI短期安全、有效,但远期疗效仍需进一步随访。
- 陈宏宇吴佳云戴贻权庄晖詹腾辉郭平凡
- 关键词:腔内治疗
- 序贯球囊扩张与单次球囊扩张治疗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的早期疗效比较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比较序贯球囊扩张技术和传统单次球囊扩张技术开通股腘动脉慢性完全闭塞性病变(CTO)腔内治疗的疗效。方法2015年7月至2016年1月30例CTO患者(30条患肢)行序贯球囊扩张治疗(序贯组),以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82例行单次球囊扩张治疗的CTO患者(82条患肢)为对照(对照组)。两组平均年龄(70±8)与(74±8)岁(χ2=0.046, P=0.876),卢瑟福分级3.9±0.9与4.0±0.8(χ2=0.315, P=0.749)、术前踝肱比值(ABI)0.49±0.17与0.46±0.18(χ2=-0.871, P=0.388)、伴随疾病(χ2=2.024, P=0.567)、流出道情况(χ2=4.678, P=0.914)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比较两组患者残余狭窄发生率、夹层发生率、使用支架长度、数量、卢瑟福分级变化、ABI、住院费用、手术费用及6个月随访结果。结果序贯组与对照组比较,术中残余狭窄发生率[13%(4/30)比37%(30/82)],明显降低(χ2=5.617, P=0.018);术中补救性支架长度23[(832) mm比59(2767) mm]明显降低(t=-2.929, P=0.0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住院费用、手术费用基本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卢瑟福分级、术后ABI、术后6个月ABI、再干预率、二次干预费用等其他随访指标基本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序贯球囊扩张提高球囊扩张疗效,减少残余狭窄和支架使用,可以作为一种新的股腘动脉腔内技术进行运用。
- 庄晖郭平凡詹腾辉陈宏宇陈诚
- 关键词:外周血管疾病动脉闭塞性疾病
- 蛋白激酶C-α在兔自体移植静脉中的表达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观察蛋白激酶C-α(PKC-α)在兔自体静脉移植中的动态表达,探讨其与移植血管内膜增生的关系。方法采用兔自体颈静脉移植模型,25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5组,其中手术Ⅰ~Ⅳ组分别于术后3,7,14,28d取材,假手术组(SO组)作为对照组。应用Real-TimePCR法、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各组中PKC-α 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变化;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平滑肌细胞中PKC-α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PKC-α mRNA及其蛋白在术后3d时,表达均明显升高(P<0.01),而后逐渐降至正常。免疫组织化学检测PKC-α结果与Western蛋白印迹法一致。结论PKC-α可能参与了自体静脉移植后的血管平滑肌增生过程中的信号转导。
- 蔡方刚吴捷詹腾辉郭平凡
- 关键词:静脉蛋白激酶C基因表达
- 胰高血糖素样肽-1对高糖环境下兔胸主动脉内皮细胞HSP70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探讨胰高血糖素样肽-1(glucagon—like peptide-1,GLP-1)对高糖环境诱导兔胸主动脉内皮细胞增殖凋亡的作用和HSP70表达的影响。方法胶原酶消化法培养兔胸主动脉内皮细胞,加入不同处理因素进行分组,TUNEL法测定内皮细胞凋亡,BRDU法测定内皮细胞增殖.Western blot法测定内皮细胞的HSP70表达水平。结果高糖(33mmol/L)培养24h后兔胸主动脉内皮细胞增殖(0.54±0.06)低于对照组(0.78±0.04),细胞凋亡率(36.43±6.85)%与HSP70的表达水平(0.94±0.11)高于对照组[(5.25±0.73)%与(0.29±0.03)],差异有统计意义(P〈0.01)。GLP.1组与高糖组相比,内皮细胞增殖(0.62±0.06)增加。细胞凋亡率(10.13±1.19)%与HSP70表达水平(0.76±0.05)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exendin9-39组,内皮细胞的增殖、凋亡与HSP70表达与高糖组相比则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GLP-1通过GLP-1受体依赖途径促进高糖条件下兔胸主动脉内皮细胞增殖,抑制细胞凋亡,减低高糖诱导HSP70表达水平。
- 蔡方刚郭平凡吴捷詹腾辉
- 关键词:胰高血糖素样肽1HSP70热休克蛋白质类主动脉内皮细胞
- 射频消融联合泡沫硬化剂注射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13
- 2017年
- 目的评价静脉射频消融(RFA)联合泡沫硬化剂注射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疗效。方法 120例(120条肢体)下肢静脉曲张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组利用射频能量闭合大隐静脉主干,小腿曲张静脉行泡沫硬化剂注射。对照组使用传统方法高位结扎剥脱大隐静脉,曲张浅静脉行点式剥脱处理。比较2组患者的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和一年后彩色多普勒随访情况。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短,术后24h疼痛较轻,术后患者皮肤瘀斑、切口感染、隐神经损伤较少,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2组患者的静脉曲张复发和大隐静脉闭塞率方面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RFA联合泡沫硬化剂注射临床上安全、有效,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是一种可部分替代传统手术的有效方法。
- 陈诚庄晖戴贻权詹腾辉陈宏宇郭平凡
- 关键词:下肢静脉曲张射频消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