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小洋
- 作品数:10 被引量:230H指数:7
- 供职机构:福建省中医药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攀登计划福建省科技厅资助项目福建省卫生厅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人体体表循经红外辐射轨迹的主要特征和显现规律研究被引量:114
- 2001年
- 利用红外辐射成像技术 ,对人体体表的循经红外辐射轨迹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结果表明这是一种普遍存在于人群之中的正常生命现象 ,证实了古人对十四经脉循行路线的描述 ,并归纳出它的 5个基本特点和显现的规律 。
- 胡翔龙汪培清许金森吴宝华许小洋
- 关键词:经络体表
- 循经施加机械压力对大肠经三个部位深部组织中氧分压的影响被引量:35
- 2000年
- 本实验应用三通道组织氧分压测定仪 ,对 30名健康成年志愿者大肠经线上三个穴点及其两侧旁开约 2cm处的非经线对照点深部组织中的氧分压进行了 1 2 0人次的实验观察。结果表明 ,机械压迫能明显降低针刺时沿大肠经经线深部组织中的氧分压的变化 ,而对非经线对照点深部组织中的氧分压影响则不大。而且只有当压迫施加在经线上时 ,这种阻滞效应才能表现出来。上述结果支持针刺时外周可能存在某种循经行进的实质性过程的设想。
- 许小洋胡翔龙吴宝华
- 关键词:组织氧分压针刺效应大肠经
- 人体体表循经红外辐射轨迹的主要特征及其形成机理的初步研究
- 本文利用红外辐射成像技术,对250名志愿者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在绝大多数受试者身上都可观察到距离较长的循经红外辐射轨迹(IRRTM),长者可通达经脉全程。直观地显示了古人所描述的经脉循行路线。并根据大量的实验结果,归纳...
- 胡翔龙汪培清许金森吴宝华许小洋
- 文献传递
- 红外辐射成像技术在中医经络研究中的应用
- <正>经络是中医基本理论的一个重要核心,多年来始终受到国内外学者的深切关注。经络现象的存在已经得到充分的肯定,这就为进一步阐明它的实质奠定了基础。中医学认为经络是一个以十四经脉为主体的复杂体系。它是人体功能的联络调节和反...
- 胡翔龙汪培清许金森许小洋吴宝华
- 文献传递
- 机械压迫对针刺时经脉循行路线深部组织中氧分压变化的影响
- 我们研究室过去的实验表明,针刺时该经线深部组织中的氧分压(PO2)显著下降,为了观察机械压迫能否对由针刺所引起的经线深部组织中氧分压的变化产生影响,并为阐明经络现象的机理和经络的实质提供一方面的实验依据,故对机械压迫时与...
- 许小洋胡翔龙吴宝华
- 文献传递
- 督脉循行线下深部组织氧分压的实验观察被引量:17
- 2002年
- 目的 :探讨循经红外辐射轨迹的形成机理。方法 :利用改进型的氧传感针 ,对 2 8名志愿者沿督脉线及其两侧旁开约 2 .5cm的非经对照点共五个水平组织中的氧分压进行了检测 ;并在自然状态下对志愿者背部进行了红外摄像观察。结果 :沿督脉红外辐射轨迹的部位 ,其深部组织的氧分压也较其两侧的非经对照点高 (P <0 .0 5)。结论 :督脉循行线下深部组织中的能量代谢旺盛 ,可能是产生沿该经脉的红外辐射轨迹的一个重要原因。提示经脉可能是与物质、能量和信息的转换和传递相关的某种通道。
- 许小洋胡翔龙吴宝华
- 关键词:督脉氧分压循经红外辐射轨迹
- 人体体表循经红外辐射轨迹的热源及其形成机理的探讨被引量:32
- 2002年
- 目的 :应用红外辐射成像技术显示人体体表循经分布的红外辐射轨迹 (IRRTM ) ,并对其形成机理进行初步探讨。方法 :观察对象为 3 0 0名健康成年志愿者 ,以红外辐射示踪仪显示人体体表的IRRTM ,并对与其相关组织的温度、氧分压和微循环状态进行了检测 ,分析其产生的原因。结果 :①IRRTM是在人群之中普遍存在的一种正常生命现象 ,可见之于十四经的每一条经脉 ;②IRRTM的皮肤微循环的灌注量高于其两侧对照区 ,它的形成与皮肤微循环状态密切相关 ;③冷负荷实验的结果提示 ,IRRTM的热源位于皮下一定深度的组织之中 ;④经脉线下深部组织的温度高于其两侧对照区 ;⑤经脉线下深部组织的氧分压也明显高于其两侧对照区 ;⑥针刺时经脉线上的能量代谢进一步增强 ,这种效应还可被压迫经脉线所阻断。结论 :①IRRTM的形成与皮肤微循环密切相关 ,但其主要热源位于皮下一定深度的组织之中 ,该处能量代谢活跃 ,组织温度较高 ;②经脉线下的相关组织可能是一条具有多元结构的物质、能量和信息转换和传递的通道 ,这一通道的实体包括了多种已知的组织 ,可能还有一些未知的因素参与 ,它的热学特性与其周围的组织有明显的不同 ;③上述实验结果为进一步弄清与经脉循行路线相关的物质基础。
- 胡翔龙汪培清许金森许小洋吴宝华高凌云
- 关键词:经络学体表循经红外辐射轨迹热源
- 人体体表十四经脉循行路线的红外热像显示被引量:48
- 2002年
- 目的 :以一部分红外热像图 ,展示古人所描述的十四经脉的路线 ,使人们通过直观的图像进一步理解古人对经脉循行路线的描述确有充分的根据 ,并非虚构 ,说明经脉循行路线在外周必有其相应的物质基础 ,为今后的经络研究提供一方面的依据。方法 :观察对象为 3 0 0名健康成年志愿者 ,以红外辐射示踪仪进行测试 ,该仪器配有精密的红外摄像装置和完善的计算机图像处理系统。测试的温度范围为 0~ 70℃ ,一般设定在 1 4 .8~ 3 7.2℃ ,连续可调。温度分辨率为0 .0 2 5℃。,该系统可以提取体表强度相同的红外辐射信号 ,并连续显示它的瞬时分布状态 ,以取得等强度红外辐射的分布图像 (即等温分布图 )。适当调整采样水平 ,即可显示出体表经脉的红外辐射轨迹 (IRRTM)。结果输入微机储存 ,实验结束后再根据需要进行二次处理。部分受试者还作了连续摄像记录。结果 :①沿手三阴经路线显示的IRRTM :在自然条件下显示的左臂手三阴经的IRRTM(全温显示 )行程清楚可查 ;在肘部加热时诱发出的手三阴经的IRRTM ,由于体位的关系 ,上臂的心经轨迹看不到 ;沿两侧心包经路线出现的IRRTM ,轨迹的行程清楚 ,左右对称 ;前臂内侧和手掌部的热像图 (等温显示 )清楚地显示了前臂的手三阴经的路线 。
- 汪培清胡翔龙许金森吴宝华许小洋
- 关键词:红外热像图体表十四经脉循行路线
- 人体体表循经红外辐射轨迹形成机理的初步探讨被引量:61
- 2003年
- 论述了皮肤的微循环状态和经脉线下深部组织中的传热通道 ,是形成循经红外辐射轨迹 (IRRTM)的两个主要因素 ,尤以后者更为重要 .该通道由深及浅 ,由多种已知的组织组成 ,可能还有一些未知的因素参与 .该处氧分压和组织温度较高 ,微循环旺盛 ,能量代谢活跃 ,为实现物质、能量和信息的转换和传递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
- 胡翔龙许金森汪培清许小洋高凌云吴宝华
- 关键词:红外热像图循经红外辐射轨迹经络皮肤微循环热传导
- 督脉循行线下深部组织温度的检测被引量:17
- 2006年
- 目的:探讨循经红外辐射轨迹的形成机理。方法:利用针型温度传感针,对32名志愿者沿督脉线及其两侧旁开约2cm的非经对照点共5个水平的皮肤及深部组织的温度进行了检测,并在自然状态下对志愿者背部进行了红外摄像观察。结果:沿督脉红外辐射轨迹的部位,其皮肤及深部组织的温度较其两侧的非经对照点高(P<0·05)。结论:沿督脉循行线皮肤及深部组织的温度都较高,说明该部位的能量代谢可能较为旺盛,这可能是产生沿督脉红外辐射轨迹的一个重要原因。提示经脉可能是与物质、能量和信息的转换和传递相关的某种通道。
- 高凌云胡翔龙许小洋吴宝华陈凌
- 关键词:督脉组织温度皮肤温度循经红外辐射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