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建中
- 作品数:53 被引量:54H指数:3
- 供职机构:扬州大学文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历史地理艺术文化科学更多>>
- 凌濛初“二拍”的叙述腏郊捌渖缁嵩毯?
- 2005年
- 传统所谓"二拍"的道德说教,其实主要表现了作者在社会生活中体验、感受到的经验或哲理。"二拍"独特的"引诗+叙述者议论+入话+叙述者评论+正话+尾评"的叙述模式,多采用冷静超脱的态度叙述具体的人物和事件,强化了小说借故事以阐明生活经验和生活原则,即传统所谓"说理"的功能。中晚明心学既超越传统道德观念以解决个体自我在新的社会政治条件下的哲学存在,又普遍具有关注社会和民生的传统社会责任感,人生观和社会观具有内在的矛盾性。"二拍"中的"说教",是作者在启蒙思想基础上表现拯世济民之心的具体体现,又与晚明的实学思想紧密相联。
- 许建中
- 关键词:明代小说心学实学
- 明末清初书坊戏曲版片的转移与变更被引量:1
- 2014年
- 考察明末清初时期的书坊刻印曲本,我们经常会发现一些戏曲版片几经倒手,多次刷印,内容、版刻形式大致不差,而书名、版权题署却大相径庭。这种在特定历史时期因书版转移变更导致的重印,是中国戏曲文本传播史上的一种独特文化现象。对此类书坊戏曲版片转移与变更的研究,学术界关注较少,
- 赵林平许建中
- 关键词:明末清初时期书坊中国戏曲传播史刻印
- 李昌祺生平考辨二题
- 2018年
- 关于李昌祺生平行迹的研究,乔光辉所著《李昌祺年谱》一文有较详考述,相关研究对此也有所论及,然对李昌祺庶吉士身份和其出任广西左布政使时间问题存在混淆和偏差。根据相关文集及子史杂著材料对此二种问题加以考辨、澄清,确认李昌祺于永乐二年四月甲申入选翰林院庶吉士,但并非"二十八宿"庶吉士;于永乐十六年四月升为广西左布政使。
- 闵永军许建中
- 关键词:李昌祺庶吉士考辨
- 叙述·仪式·功能:谪仙结构与晚清溢美型狭邪小说被引量:2
- 2007年
- 晚清溢美型狭邪小说中,"谪仙"结构的叙事功能有着极为突出的表现。凭借自身独到优势,它在小说情节演绎、人物形象塑造与创作者主观情志的表达方面均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成为结构全篇的固定框架。此外,谪仙结构与溢美型狭邪小说"联姻"后,狭邪小说的类型属性与作家的创作心态也影响到了谪仙结构的自身走势。借助于"谪仙"结构这一特定视角,有助于还原晚清狭邪小说的真实面目,更为完整、准确地把握溢美型狭邪小说的内在特质,对作家心路历程的探索也不无裨益。
- 许建中仇昉
- 关键词:仪式狭邪小说
- 晚明金陵书坊戏曲印本经营策略考论
- 2014年
- 晚明金陵戏曲刻印繁盛,各书坊为适应激烈的竞争,在戏曲文本的编订质量、编排形式以及广告宣传、销售渠道等各个方面采取了积极有效的经营策略,并在一定范围内版片交换或租赁,表现了精明的合作意识。晚明金陵书坊施行的这些措施,拓展了戏曲文学的传播通道,扩大了戏曲印本的销量,并且加速了戏曲文学的体制规范化,提升了戏曲娱乐的社会普及化,同时也有效地保存了前代戏曲文献,为戏曲在明清的繁荣做出了巨大贡献。
- 赵林平许建中
- 关键词:金陵书坊
- 李斗乾隆五十五年赴京献赋考
- 2024年
- 通过细读李斗《永报堂诗集》卷四乾隆五十五年(1790)所作24首诗和同乡友人张居寿的《题李二〈画舫录〉》,结合相关史料,大致可以确定:李斗当年第二次赴京乃是得到新任扬州知府马慧裕的举荐,为乾隆八旬寿诞庆典献赋,并谋求出身;但由于朝廷不接受敬献诗赋,不予恩赏,且李斗不符合例行贡生朝考的资格,最终无成。这有利于深刻认识李斗的生平和思想,也为认识清代市井布衣文士如何谋求立身提供了一个较为典型的案例。
- 许建中吴庭宏
- 从市井到官场的角色转换——西门庆形象再论被引量:1
- 2006年
- 《金瓶梅》中的西门庆是一个极具时代特色和认识价值的人物形象。他在短时间内由一个阒然无名的“市井棍徒”,摇身变为手眼通天、声势显赫的掌刑千户,金银贿赂自然是其官运亨通的主因。同时,我们也注意到:西门庆进入官场之后,有意识地在生活方式和言行举止上向仕宦阶层靠拢,以求获得官僚集团的认同,最终完成了由市井到官场的角色转换。
- 许建中仇昉
- 关键词:《金瓶梅》西门庆角色转换
- 好拈斑管自编排 画稿诗林字字精——李斗《扬州画舫录》成书、版本、校注等问题的思考
- 2022年
- 李斗《扬州画舫录》的创作,是写一部康、乾时期的“当代扬州志”,全面的知识结构与综合技能,为其完成创作提供了可能。其写作体例仿从《水经注》《洛阳伽蓝记》等前代名著。其版本中今存“乾隆乙卯”与嘉庆二年,实是同一版本始刻与刻竣之时,嘉庆二年版即初版。关于此书的校注,本文提出了全存原体、遵依原字、改正误字、正确标点、拾遗补阙、指明缺误、说明差异、标注不详等具体要求。
- 许建中
- 关键词:《扬州画舫录》校注
- “戏文三种”集曲的文体学考察
- 2019年
- 集曲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曲体,追溯其源,则始于宋元戏文。"戏文三种"有六支集曲,是可见最早的集曲。其构成沿用了唐宋词调的联缀法和叠加法,其意义是为元代后期的集曲繁荣提供了启示、奠定了基础,更重要的是为后之南曲集曲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基本途径和基本方法。
- 许建中
- 关键词:曲律文体学
- 元明北曲集曲的文体形态学考察被引量:2
- 2018年
- 元明北曲在小令、套数两种基本类型之间,还有一些包括带过曲在内的较为特殊的文体形态,本文称之为集曲。北曲中的集曲以其构成方法不同,大致可以分为以叠加法构成之带过曲、以联缀法构成之集曲、以集曲构成之"夹套曲"三种基本形态。叠加法带过曲包括异调叠加与同调叠加两种类型,与联缀法构成的集曲都可溯源于唐代曲子词和宋词。元代北曲中异调叠加之带过曲大盛,成为北曲一种典型的文体形态;"夹套曲"是北曲新创文体最新的贡献,其典型形态便是【九转货郎儿】,与元代南曲"夹套曲"【雁渔锦】【四时花】等大致同时出现于元代后期。从历史发展和曲体逻辑序列综合分析,将这些元明南北曲中的特殊曲体统称为集曲,较为科学、规范。
- 许建中
- 关键词:北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