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许敏

作品数:6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教育厅资助项目福建省教育厅科技项目福建省科技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数码
  • 3篇比色
  • 2篇色度
  • 2篇色度值
  • 2篇摄影
  • 2篇数码摄影
  • 1篇修复体
  • 1篇牙缺损
  • 1篇牙体
  • 1篇牙体缺损
  • 1篇牙修复
  • 1篇牙修复体
  • 1篇咬合
  • 1篇咬合板
  • 1篇咬肌
  • 1篇一致性
  • 1篇医师
  • 1篇义齿
  • 1篇色标
  • 1篇数码相机

机构

  • 6篇福建医科大学

作者

  • 6篇魏斌
  • 6篇许敏
  • 3篇曹裕杰
  • 3篇陈凌
  • 1篇吴乐平

传媒

  • 2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现代口腔医学...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年份

  • 1篇2019
  • 2篇2012
  • 1篇2008
  • 1篇2006
  • 1篇2001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稳定型咬合板对咬肌和颞肌横断面尺寸的影响
2006年
目的探讨稳定型咬合板对咬肌(MM)和颞肌前束(TA)横断面尺寸的影响。方法使用稳定型咬合板治疗因牙严重磨耗引起咀嚼肌紊乱的患者。在戴入稳定型咬合板前和半年后,运用高频超声波探头测量和比较双侧MM和TA横断面在正中轻咬牙合时尺寸的变化。结果使用稳定型咬合板后,患者的肌紊乱症状明显好转,双侧MM的最大厚度明显降低(P<0.05),双侧TA的最大厚度变化不明显(P>0.05);使用稳定型咬合板前后双侧肌肉厚度不对称指数分别为MM(7.71±10.54,3.92±7.44);TA(5.63±19.36,2.46±8.12)肌肉厚度的不对称性明显降低(P<0.05)。结论使用稳定型咬合板能有效提高双侧MM和TA的肌肉左右对称性。
曹裕杰魏斌吴乐平许敏
关键词:咬合板咀嚼肌
CAD/CAM玻璃陶瓷修复老年患者后牙缺损效果分析
目的:评价CAD/CAM切削玻璃瓷嵌体和高嵌体修复老年患者后牙缺损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根管治疗后牙体缺损的老年患者55例70颗后牙为研究对象,其中嵌体28颗,高嵌体42颗,采用改良USPHS标准对修复完成满1年的CAD/...
曹裕杰许敏魏斌倪涧钊张诗蕾
关键词:CAD/CAM嵌体高嵌体牙体缺损
文献传递
不同环境条件下同一色标的数码色度值之间的相互关系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研究同一色标在不同环境条件下拍摄的数码色度值之间的变化规律。方法先在暗房中拍摄Vita 16色比色板各色片并输入Abode Photoshop CS软件,采集各色片色度值制作成标准数据库,然后选择白天没有阳光直射的背光诊室和关闭普通窗帘的白天诊室,将A2色片与其他色片并排对称在一起拍摄,每张照片输入软件后调整其中A2色片的色度值到标准数据库中A2色片的色度值,检验并排拍摄的色片的色度值与标准数据库中同色号色片的色度值之间的色差。结果 16色比色板中各实验组色片经过软件调整有63.89%的色片色差值≤2,有82.78%的色片色差值≤4。结论只要数码相机性能稳定,设置保持不变,光源亮度足够,其所拍摄的色片数码色度值基本稳定,通过软件调整色差在肉眼不可察觉的有63.89%,色差在临床可接受的范围的达82.78%。
魏斌许敏陈凌
关键词:比色数码摄影色度值
金属嵌体在固定修复中的应用
2001年
目的 金属嵌体用作固定桥固位体的临床疗效评价。方法 利用嵌体固位体修复单牙位、小缺隙 ,基牙倾斜或冠短、缺损又较多等病例共 4 7例 ,修复一年后通过来院复查和电话复查方式评价疗效。结果 一年后来院复查 32例有 2 6例成功 ,占 81 2 5 %。其余 14例接受电话复查 ,成功 13例 ,两种复查结果累计成功 39例 ,成功率 84 78%。结论 嵌体用作固定修复固位体是完全可行的 ,但要注意掌握适应证。嵌体基牙洞型预备要求较严格 。
魏斌许敏
关键词:牙修复体义齿
光源对色标数码色度值的影响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研究不同方向光源对数码色度值的影响。方法:固定数码相机拍摄设置,在同样光强度但投射方向不同下拍摄同一色标,比教色标上同样点的色度值(L、a、b),检测色度值是否发生变化及其规律。结果:强度相同但方向不同的光源会造成色标数码色度值不同,顺着光的方向L值逐渐变小,而a和b值变化不明显。环行光源可以提供从四周到中央的光亮度逐渐移行,从中央点到外周的同一圆周线上光强度是一样的,色度值也基本相同。结论:不同方向的光会对数码色度值造成影响,使用环形灯作光源,并保证对照色标和被测色标处于画面中央对称位置则可以获得较为准确的比色效果。
魏斌许敏陈凌
关键词:比色数码摄影色度值
数码相机用于临床比色的可行性研究
2012年
对于口腔科医师尤其是修复医师,临床比色是一道难题,同一颗牙不同的医师可以比出不同的结果。因此口腔临床迫切需要一种稳定的非肉眼比色法。数码拍照比色具有很好的前景[1,2],但由于数码相机拍摄的稳定性、不同的数码相机相互一致性、光源等尚存在一定差异,导致数码比色还处于实验研究阶段。
魏斌陈凌许敏曹裕杰
关键词:数码相机口腔临床比色法口腔科医师稳定性一致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