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红文
- 作品数:12 被引量:33H指数:3
- 供职机构: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脑重要动脉出血及止血病理研究与止血方法探讨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探求颅脑手术中重要动脉出血时合理的处理方法。[方法]①实验:采用家兔股动脉及颈动脉剪口,压迫止血后饲养5周,切取局部动脉大体标本观察并镜检,作为对照组;实验1组即棉絮胶补组用同样方法形成动脉出血模型后用动脉瘤临时阻断夹止血,丝棉棉絮缠敷出血处以极少量生物胶封固出血处,放开临时阻断夹,饲养5周,处理同前。实验2组即绕线夹补组采用丝线绕血管周径两处,动脉瘤夹紧贴动脉破口并与之平行夹住线头,轻压止血,必要时生物胶封固。②临床应用:对颅底Will’s环周围及侧裂较大动脉破裂,用上述实验组方法处理止血,而对更小的动脉出血,则用少量棉絮压迫止血后放开,如无出血,则滴极少量生物胶封固。[结果]棉絮胶补组血管愈合良好,出血处纤维包裹,有明显异物反应,血管管腔发生血栓50%。绕线夹补组愈合情况基本同棉絮胶补组,仅1条血管管腔内血栓形成,对照组再生血管壁中层变薄,10条血管内血栓形成,仅2条血管管腔通畅。临床上应用两种实现方法共38例,无一例发生再出血。出血血管供血区只有1例有脑软化,而同期电凝止血者则几乎全部有不同程度的脑出血血管供血区脑梗塞。[结论]棉絮胶补组和绕线夹补组止血效果均可靠,但后者血栓形成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和棉絮胶补组,且能有效保留出血血管的供血通畅。
- 符宝敏谭红文马进显吴红芳
- 关键词:脑动脉出血生物胶动脉瘤夹
- 高血压基底节出血局部病理对手术指征和方法的影响被引量:9
- 2008年
- 一、资料与方法
对10个脑基底节解剖标本和5个脑血管塑料灌注标本行病理解剖研究。同时回顾2000年1月至2007年12月的1100例高血压脑出血,对其中826例有完整CT或MRI资料的基底节出血病人,测量出血量,血肿边缘至颅骨最近距离,复习脑疝形成情况及术中病理。
- 符宝敏谭红文马进显
- 关键词:高血压基底节出血手术指征局部病理解剖标本病理解剖出血病人
- 食管癌742例的内镜检查及病理分析被引量:5
- 2008年
- 目的探讨食管癌近年来的发病情况、病理特点及诊断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近5年来742例食管癌的内窥镜检查(简称内镜)及病理资料。结果742例食管癌中,男545例,女197例,男女之比为2.77∶1。上段癌98例,中段癌478例,下段癌166例。病理类型:鳞癌725例,腺癌15例,小细胞癌2例。结论近年来食管癌的发病人数增加,男性发病比女性多。病理仍以鳞癌为主。加强对高危人群的普查和内镜检查,可提高对食管癌的早期诊断。
- 符宝敏谭红文库建伟
- 关键词:食管癌内窥镜检查病理
- P53、Ki-67在人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探讨P53,Ki-67在人脑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恶性程度之间的相关性。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0例胶质瘤组织和8例正常脑组织中P53、Ki-67的表达,并与肿瘤恶性度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P53和Ki-67的表达与胶质瘤恶性程度有关(P〈0.05)。结论P53和Ki-67阳性表达可以作为评价胶质瘤恶性程度的生物学指标。
- 符宝敏谭红文马进显
- 关键词:P53KI-67
- PCNA和C-erbB-2在食管癌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4
- 2007年
- 目的探讨食管癌组织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和癌基因蛋白C-erbB-2的表达与食管癌发展和预后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PCNA和C-erbB-2在232例食管癌中的表达,并分析其意义。结果PCNA和C-erbB-2高表达者肿瘤分化程度低,恶性程度高,易转移。即PCNA和C-erbB-2的表达与食管癌的组织病理学分级和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结论联合检测PCNA和C-erbB-2将有助于判断食管癌的生物学行为和病人的预后。
- 符宝敏谭红文张庆远
- 关键词:食管癌PCNAC-ERBB-2预后
- 靴形心的争议与讨论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笔者在从事病理学教学中发现全国高等医药院校《病理学》第6版与《诊断学》第6版在心血管系统疾病一章主动脉狭窄部分明显不符,《病理学》认为靴形心见于主动脉瓣狭窄,而《诊断学》认为靴形心见于主动脉关闭不全。笔者试图探讨靴形心的成因及所见疾病。[方法]通过比较全国统编本科研究生医学教材,包括《病理学》、《诊断学》、《影像诊断学》各版本,及其他专业书籍在此问题上的观点。[结果]靴形心可见于主动脉瓣狭窄、主动脉瓣关闭不全、高血压、法乐氏四联症。[结论]《病理学》第6版在心血管系统疾病一章主动脉狭窄部分心脏呈靴形心的描述是不恰当的,建议充分讨论修改教材。
- 谭红文
- 关键词:主动脉瓣狭窄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病理学诊断学
- 189例乳腺癌切除标本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3
- 2007年
- 目的探讨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意义。方法对189例乳腺癌切除标本的临床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40-60岁占65.07%;94.65%为浸润性导管癌;46.03%发生淋巴结转移。结论应积极普及乳腺癌防治知识的宣传,尽早发现,及时治疗。
- 符宝敏谭红文
- 关键词:乳腺癌病理
- 颅脑外伤合并脑血管损害的机制探讨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了解颅脑损伤合并脑血管损害的形成机制,为病情判断、治疗及后期诊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手术中病理观察、尸检、脑血管数字减影(DSA)、CT造影(CTA、CTV)、核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分析,研究其特征,并与X光片(CR)、CT等对照。结果发现各种外伤后脑血管损伤共121例,其中颈动脉损伤45例,与颅底骨折相伴;静脉窦损伤21例,与颅骨骨折相伴;外伤性硬膜下血肿并桥静脉损伤20例;Will氏环周围动脉损伤10例,均伴有不同程度蛛网膜下腔出血;颅底骨折8例,颅内血肿术中发现小动脉分叉出血6例,纵裂出血后大脑前动脉动脉瘤形成4例,大脑中动脉损伤7例。结论颅脑损伤后血管遭受机械力损害主要表现为骨折片刺伤或少数锐器直接刺伤,骨折震动移位撕裂,脑震荡移位血管分叉或汇合处牵拉断裂,脑组织震荡摆动致血管于颅内硬膜反折处切割损伤。而脑血管损伤的后果,有出血所致血肿、蛛网膜下腔出血、从伤口及耳鼻等体腔大出血、血管闭塞和假性动脉瘤形成5种情况。
- 符宝敏谭红文马进显
- 关键词:颅脑损伤脑血管损害
- 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P53和C-erbB-2蛋白的表达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检测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P53和C-erbB-2蛋白的表达。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30例癌旁正常组织和58例NSCLC组织中P53和C-erbB-2的表达,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NSCLC组织中P53和C-erbB-2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3.8%(37/58)和70.7%(41/58),均高于癌旁正常组织(13.3%(4/30),17.7%(5/30),P均<0.05)。NSCLC淋巴结转移组P53和C-erbB-2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5.0%和80.0%,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38.9%,50.0%,P均<0.05)。NSCLC组织中P53和C-erbB-2的表达有关(χ2=5.32,P<0.05)。结论:NSCLC组织中P53和C-erbB-2蛋白高表达,2者可能共同参与了NSCLC的发生发展与转移。
- 符宝敏谭红文张庆远
- 关键词:P53淋巴结转移
- 657例乳腺病变快速冰冻切片病理诊断分析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探讨快速冰冻切片在乳腺病变诊断中的临床意义及延迟诊断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4年1月~2008年12月657例乳腺手术中快速冰冻切片的病理诊断资料。结果657例乳腺病变冰冻切片中,确诊病例643例(97.87%),延迟诊断14例(2.13%),无误诊病例。643例确诊病例中,恶性肿瘤394例(61.28%),良性肿瘤78例(12.13%),非肿瘤性病变171例(26.59%)。结论充分肯定快速冰冻切片在乳腺病变诊断中的意义;当冰冻切片中良恶性难以确定时,延迟诊断是必要的。
- 符宝敏谭红文
- 关键词:冰冻切片病理诊断乳腺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