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谷玮洁

作品数:19 被引量:8H指数:2
供职机构:四川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教育厅重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4篇文学
  • 3篇语言文字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篇左琴科
  • 3篇幽默
  • 3篇讽刺
  • 2篇幽默讽刺
  • 2篇苏联文学
  • 2篇故事
  • 2篇反讽
  • 2篇阿赫玛托娃
  • 1篇当代社会
  • 1篇性意象
  • 1篇叙事
  • 1篇学科
  • 1篇学科知识
  • 1篇意象
  • 1篇幽默讽刺艺术
  • 1篇渊源
  • 1篇诊断书
  • 1篇知识
  • 1篇社会
  • 1篇生产力

机构

  • 12篇四川师范大学
  • 5篇四川大学

作者

  • 16篇谷玮洁
  • 1篇罗苹
  • 1篇王文渊

传媒

  • 3篇攀枝花学院学...
  • 2篇合肥学院学报...
  • 1篇外国文学动态
  • 1篇作家
  • 1篇语文建设
  • 1篇俄罗斯文艺
  • 1篇求索
  • 1篇海南大学学报...
  • 1篇译苑新谭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19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4篇2009
  • 1篇2008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论俄罗斯文学的讽拟渊源被引量:1
2015年
作为俄罗斯民间诙谐文化、民间讽刺文学的重要形式,讽刺性摹拟以旺盛的生命力为后世文学提供了最具意图性的表现手法,耐人寻味地显现出作者的叙事思维和思想情感,使文本在模仿与颠覆中焕发出奇异光彩。
谷玮洁
关键词:俄罗斯文学渊源
讽刺幽默先驱左琴科的反叛抑或追随——中篇小说集《感伤的故事》的例证
2012年
20世纪末随着苏联幽默讽刺家左琴科作品的全面解禁,这位重归俄罗斯文坛的作家越来越受到当代批评界的关注。本文试图探讨左琴科完成于20世纪20-30年代初的中篇小说集《感伤的故事》,作家的这部代表作曾被苏联评论界视为对旧文学传统的追随。是反叛抑或追随?本文认为在实质上该小说集对旧文学文体、叙述语言的模仿是对讽拟的妙用,作家并以"元叙事"手法故意暴露描写惯例,最终完成了对旧文学的反叛而非追随,表现出突破传统文学拘禁的更新意识。
谷玮洁
关键词:左琴科反叛追随
幻象的背后——评六七十年代苏联文学的异国书写
2009年
异国叙事是苏联作家们心中的外国戏,本文以苏联六七十年代的异国书写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若干代表作品的分析,归纳出文本中自我与他者形象间所呈现的主从及对立关系,然后越出纯文学的审美疆界,对苏联的特定历史时期的权力环境做出探寻,力图揭示异国幻象的背后,冷战时期的国家对外政策等中心意识对创作主体的制导作用,说明形象制作的内在逻辑,并指出此期的异国叙事在一定程度上已被程序化和模式化。
谷玮洁
关键词:幻象他者自我
《锦瑟》中互文性意象的俄译对比——以阿赫玛托娃和马特维耶夫译本为例
2016年
中国古典诗歌中蕴含丰富的互文性意象,在翻译中,由于社会文化背景不同,往往会造成不同程度的翻译和阅读障碍。本文通过分析《锦瑟》一诗中所蕴含的互文性意象,对阿赫玛托娃与马特维耶夫的两个俄译本进行了对比分析,尝试通过互文性视角探讨此类意象的翻译方法。
王文渊谷玮洁
关键词:《锦瑟》互文性意象
Основные трудности усвоения единиц ЛГС китайскими учащимися и методические рекомендации
Кацестворечи-одиниэважнейщихпойкаэателейвладенияиностраннымяэыкомкотороескладываетсяиэвладенияиаэныьиъидамииеч...
谷玮洁
文献传递
俄罗斯民族的东西方观——评20世纪六七十年代苏联文学的国际题材创作
国际题材文学是苏联作家们心中的异国戏,本文以苏联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异国书写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若干代表作品的分析,归纳出文本中自我与他者形象间所呈现的主从及对立关系,进一步从文化层面探寻异国幻象产生的内在因素,揭示俄罗斯...
谷玮洁
关键词:俄罗斯民族苏联文学国际题材
文献传递
新质生产力视阈下复合型俄语人才培养研究
2024年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高等教育在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围绕新质生产力对高素质劳动者的需求探究俄语人才培养具有现实意义。在俄语教育事业中我们应遵循外语人才培养客观规律,提高人才培养与新质生产力需求的匹配度,做好全面规划,通过纵向贯通形成基础教育、中等教育与高等教育贯通衔接的人才培养体系,以横向融通突破高校学科壁垒,优化多元化课程体系,构建复合结构的教师团队,形成多主体协同合力,展开智慧数字化育人,营造优质俄语人才培养生态,全方位提升俄语教育质量,赋能新质生产力,为国家经济建设输送具有扎实语言技能、跨学科知识储备、良好综合素质能力的复合型俄语人才。
谷玮洁罗苹
关键词:俄语教育跨学科知识
阿赫玛托娃抒情诗歌的陌生化审美被引量:1
2009年
俄罗斯白银时代女诗人阿赫玛托娃以写抒情诗见长。论题运用俄国形式主义文艺理论,从用词的背离与超常、情景的断裂与联想、诗歌的加密与解码三方面来探讨诗人抒情诗作的陌生化现象及其美学价值,认为陌生化手法是形成阿赫玛托娃创作个性与魅力的最重要原因之一,并指出其艺术形式的创新建立在对诗歌传统的继承之上。
谷玮洁
关键词:阿赫玛托娃抒情诗陌生化接受者
情境反讽视镜中的悖谬叙事——以左琴科幽默讽刺创作为例
2019年
融汇在左琴科幽默讽刺作品中的反讽叙事是作家创作不可或缺的艺术手法,作家的反讽范围并不只局限在语言叙事以及文体层面上,反讽构思还展现在故事情节上。作家在文本结构的架设中,通过各段落的衔接来生成叙事张力,分别呈现出故事人物言与行的自相矛盾;故事人物的期望与事态发展的适得其反;情节的意外结局与读者预想的南辕北撤;作品体现出的价值意识与公众行为准则及社会的道德标准的对立等,由此产生形式多样的对立,对照之中的悖逆赋予作品丰富的意义空间,并召唤读者去领悟作家的反讽之笑。
谷玮洁
关键词:故事情节情境反讽左琴科幽默讽刺
历史记忆的民间笑谑——评左琴科的《一本浅蓝色的书》
2013年
苏联著名幽默讽刺作家左琴科的《一本浅蓝色的书》被作家称为"一部人际关系的简史",作家将历史叙事的话语权交予民众,在真实与虚构的融合中,历史呈现出与传统历史文本迥然不同的面貌与特征,充盈着民众理解历史的精神旨趣。
谷玮洁
关键词:历史记忆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