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一帆
- 作品数:29 被引量:86H指数:7
-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参附对大鼠肠缺血再灌注时肠上皮细胞Caspase-3,Bcl-2基因表达的影响(英文)被引量:7
- 2005年
- 目的研究参附注射液(简称参附)对大鼠肠缺血再灌注期间黏膜上皮细胞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采用大鼠肠缺血再灌注模型。24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参附治疗组(SF组),SF组于阻断前30min静注SF液2mL/100g。再灌注2h检测回肠黏膜上皮细胞Cas-pase-3,Bcl-2蛋白的表达及细胞凋亡;同时观察小肠黏膜病理形态学改变。结果凋亡细胞检测显示:I/R组凋亡细胞显著增多,SF组凋亡细胞数较I/R组显著减少而多于C组(均P<0.05);Caspase-3,Bcl-2蛋白的表达:Caspase-3表达I/R组显著多于SF组和C组(P<0.01),SF组与C组无明显差异;Bcl-2表达SF组显著高于I/R组(P<0.05),后者显著低于C组(P<0.05);SF组小肠黏膜病理损伤程度明显减轻I/R组(P<0.01)。结论参附注射液通过抑制Caspase-3表达和促进Bcl-2基因表达减少缺血再灌注期间肠黏膜上皮细胞的凋亡,从而减轻肠黏膜缺血再灌注损伤。
- 孟庆涛夏中元贾一帆刘先义陈向东熊桂先
- 关键词:参附注射液小肠CASPASE-3
- 右美托咪定复合地佐辛对高龄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被引量:7
- 2018年
-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复合地佐辛对高龄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后患者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15年3月至2017年10月行TKA治疗的膝骨关节炎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两组患者均在麻醉诱导前静脉输注负荷剂量右美托咪定0. 5μg/kg,10 min内输注完毕,以0. 4μg/(kg·h)的速率维持至手术结束前30 min;观察组患者于切皮前静脉推注地佐辛0. 1 mg/kg;对照组患者输注相同剂量的0. 9%氯化钠注射液。结果两组患者术后第1日(T_1)至第7日(T_4)血清S-100β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血清皮质醇(Cor)水平均明显高于麻醉诱导前(T_0)(P <0. 05),且观察组患者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 <0. 05);第3日(T_2),观察组患者简明心智评分测验量表(MMSE)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发生率为17. 7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7. 78%(P <0. 05);观察组患者术后舒芬太尼用量及补救镇痛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两组患者围术期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 0. 05)。结论右美托咪定复合地佐辛可有效降低高龄TKA后患者血清S-100β蛋白、NSE、Cor水平,降低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减少术后镇痛药物的用量,值得临床推广。
- 谢恒韬贾一帆潘侠何旋王娟王龙
- 关键词:地佐辛全膝关节置换
- 短时程脊髓电刺激治疗骶神经鞘瘤切除术后患者左下肢麻木、凉感:1例报道与文献复习
- 2024年
- 本文报道1例骶神经鞘瘤术后并发左下肢麻木、疼痛并凉感的患者,采用短时程脊髓电刺激治疗,硬膜外临时电极放置2周,随访3个月原有症状明显缓解。
- 叶济世郭宝珠夏中元贾一帆
- 关键词:电刺激疗法脊髓
- 乌司他丁对失血性休克大鼠肺组织损伤的保护作用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研究乌司他丁预处理对失血性休克大鼠肺组织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乌司他丁3、6万U/kg组,每组各8只。对照组、模型组通过尾静脉在20 min内微量泵注5 mL生理盐水,乌司他丁组尾iv 3、6万U/kg乌司他丁溶液5 mL。4 h后,按30 mL/kg经大鼠股动脉通道在10 min之内匀速抽取血液诱发失血性休克。维持休克状态60 min后,抽取的血液和乳酸林格氏液(30 mL/kg)在30 min内通过尾静脉匀速输注到大鼠体内复苏。在复苏后4 h测定大鼠肺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Bcl-2、Bax和caspase-3蛋白表达量;测量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中的蛋白质和白细胞(WBC)含量。进行肺组织学观察。结果与模型组比较,6万U/kg乌司他丁预处理使肺组织SOD活性显著升高,MDA下降(P<0.05)。与模型组比较,6万U/kg乌司他丁预处理使肺组织Bcl-2表达显著上升,Bax和caspase-3表达显著减弱(P<0.05)。与模型组比较,6万U/kg乌司他丁预处理使肺组织BAL中蛋白、WBC含量显著减少(P<0.05)。结论 6万U/kg乌司他丁预处理对缺血再灌注大鼠肺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是改善肺组织的抗氧化作用。
- 张蕾李文澜贾一帆乔芊芊卜雪珊王伟肖兴鹏
- 关键词:乌司他丁失血性休克肺组织损伤丙二醛
- 地佐辛联合表面麻醉用于急诊饱胃患者清醒气管插管的临床观察
- 2014年
- 目的探讨地佐辛联合表面麻醉用于急诊饱胃患者清醒气管插管的效果。方法将ASAⅠ、Ⅱ级40例需行清醒气管插管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A组患者入室后给予0.15 mg/kg的1 mg/mL地佐辛静注,B组患者静脉给生理盐水0.15 mL/kg,5 min后两组分别行口咽喉腔表面麻醉及环甲膜穿刺气管内表面麻醉,再行清醒气管插管,记录进入手术室时(T1)、环甲膜穿刺气管内表面麻醉时(T2)、插管中(T3)、插管后(T4)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记录从表面麻醉到气管内插管成功的诱导时间。统计并分析T2、T3时点患者躁动、恶心、呛咳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无明显差异,在T2、T3、T4时点,B组患者MAP明显高于A组,B组HR也明显快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诱导时间[(8.7±2.7)min]明显长于A组[(5.3±1.2)min],B组各时点的体动评分[T2:(1.2±0.7)分、T3:(1.8±0.5)分]均高于A组[T2:(0.4±0.3)分、T3:(0.6±0.4)分],B组恶心、呛咳发生率(85%)高于A组(3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有3例患者无法耐受放弃清醒插管,改用快速诱导全麻插管。结论地佐辛联合表面麻醉用于饱胃清醒气管插管,可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清醒插管的舒适度,同时清醒插管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更加稳定,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王蕾贾一帆黄光胜徐勇
- 关键词:地佐辛表面麻醉饱胃清醒插管
- 右美托咪定对失血性休克大鼠肠黏膜的保护作用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预处理对失血性休克大鼠肠黏膜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32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Control)组、失血性休克(HS)组,右美托咪定低(Dex1,5μg·kg-1)、高(Dex2,10μg·kg^-1)剂量组。Control组和HS组通过尾静脉在20 min内用微量泵注0.5 ml生理盐水,Dex1和Dex2组给予0.5 ml包含相应剂量右美托咪定稀释液。30 min之后,除Control组外,其余3组建立失血性休克大鼠模型。检测大鼠肠黏膜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钙离子(Ca^2+)的含量、p H(p Hi)及细胞凋亡率,并观察肠黏膜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与HS组比较,右美托咪定各剂量预处理组均显著降低MDA、NO、Ca^2+含量、细胞凋亡率及组织病理学评分,显著增加SOD含量和p Hi(P<0.05);但不同剂量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预处理对缺血再灌注大鼠对肠黏膜具有保护作用,其潜在作用机制可能与改善肠黏膜的抗氧化功能有关。
- 张蕾李文澜贾一帆乔芊芊卜雪珊王伟肖兴鹏
- 关键词:预处理肠黏膜损伤失血性休克
- 14例潜伏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手术室传染性及术后转归观察被引量:3
- 2020年
- 目的:回顾性分析潜伏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在手术室环境下的传染性及术后临床转归特征。方法:选取2020年1月份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手术室诊治的处于潜伏期的14例COVID-19患者为研究对象,调查手术室医护人员与患者接触感染情况,分析患者一般情况、临床症状与体征及术后转归情况。结果:手术室有42名医护人员(共47人次)与患者接触而被居家隔离或医学观察,最终有3名医护人员被确诊感染。14例潜伏期患者在术后3~7 d均被确诊感染(SARS-CoV-2核酸阳性);在症状体征方面,12例术后出现发热、10例感到疲劳乏力、9例出现干咳;在术后转归方面,1例患者死亡,13例(包括1例轻型、7例普通型、5例重型)患者转至定点单位继续隔离观察治疗。结论:潜伏期COVID-19患者在手术室环境下亦具有较高的传染性,应提高疫情期间医护人员的防护级别;麻醉手术应激会加重新冠肺炎患者病情,恶化患者术后转归,疫情爆发期间不宜进行择期手术。
- 苏娃婷雷少青贾一帆夏正远夏中元
- 关键词:潜伏期传染性术后转归
- 周围神经电刺激治疗拉姆齐-亨特综合征: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 2024年
- 本文介绍1例涉及多发颅神经病变的拉姆齐-亨特综合征继发疱疹后顽固性神经痛,经短时程周围神经电刺激14d后疼痛有效缓解的病例,并对相关文献进行系统性回顾。
- 方诗琳王海洲贾一帆
- 关键词:经皮神经电刺激病例报告
- 盐酸戊乙奎醚对失血性休克大鼠肠黏膜的保护作用被引量:6
- 2012年
- 目的拟用失血性休克模型来研究盐酸戊乙奎醚是否对肠黏膜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方法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四组(n=8):对照组、休克组、小剂量盐酸戊乙奎醚组(0.15 mg/kg)和大剂量盐酸戊乙奎醚组(0.30mg/kg)。盐酸戊乙奎醚或等量生理盐水在休克前30 min通过尾静脉注入大鼠体内。除对照组外,其他三组经15 min股动脉缓慢放血使大鼠平均动脉压达(40±5)mm Hg(1 mm Hg=0.133 kPa)诱发失血性休克,通过放血或输血维持大鼠休克状态60 min。休克结束30 min内输注大鼠自身血液和林格液(32 mL/kg)进行复苏。复苏4 h之后检测肠黏膜pH(pHi)、一氧化氮(N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戊二醛(MDA)及钙离子(Ca2+)的含量,并观察肠黏膜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与休克组比较,大剂量盐酸戊乙奎醚组NO、MDA及Ca2+的含量显著降低;而SOD活性和pHi增高。与此相应的是肠黏膜细胞凋亡及组织病理学评分降低。结论大剂量盐酸戊乙奎醚对失血性休克大鼠肠黏膜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细胞死亡和保存细胞抗氧化功能相关。
- 蒋志平夏中元张蕾孟庆涛李文澜吴迪贾一帆侯家保
- 关键词:盐酸戊乙奎醚预处理肠黏膜休克
- 羌活水提物预先给药对CCI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的预防作用及机制研究被引量:7
- 2019年
- 目的探讨羌活水提物预先给药对神经慢性结扎损伤(CCI)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的预防作用及机制研究。方法将50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羌活低剂量组、羌活中剂量组和羌活高剂量组,制备CCI大鼠模型,假手术组只暴露神经不进行结扎。羌活各剂量组给予不同剂量羌活水提物,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术后14 d,大鼠进行机械痛阈测定后处死,取脊髓腰膨大L4~L6节段,检测并比较不同组大鼠脊髓组织中三叉神经节嘌呤能P2X4受体(P2X4R)、转录因子-κB(NF-κB)、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术后其余各组机械痛阈均降低,脊髓组织中P2X4R、NF-κB、IL-1β和TNF-α表达水平均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模型组比较,术后羌活各剂量组机械痛阈均增加,脊髓组织中P2X4R、NF-κB、IL-1β和TNF-α表达水平均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羌活各剂量组机械痛阈随羌活剂量的增加而增加,脊髓组织中P2X4R、NF-κB、IL-1β和TNF-α表达水平随羌活剂量的增加而均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羌活水提物能缓解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脊髓中P2X4R的表达,降低了NF-κB和促炎因子水平有关。
- 谢恒韬王娟贾一帆贾强潘侠王龙
- 关键词:CCI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促炎因子NF-Κ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