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贾国良

作品数:674 被引量:2,782H指数:21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军队医药卫生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619篇期刊文章
  • 50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656篇医药卫生
  • 16篇生物学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240篇动脉
  • 179篇冠状
  • 174篇冠状动脉
  • 165篇心肌
  • 136篇细胞
  • 125篇心病
  • 123篇冠心病
  • 119篇血管
  • 77篇肌细胞
  • 73篇介入
  • 73篇成形术
  • 71篇内皮
  • 58篇介入治疗
  • 56篇梗死
  • 54篇缺血
  • 49篇心肌梗死
  • 47篇再狭窄
  • 47篇造影
  • 45篇血小板
  • 43篇血管成形

机构

  • 641篇第四军医大学...
  • 85篇第四军医大学
  • 21篇沈阳军区总医...
  • 17篇第四军医大学...
  • 12篇第二军医大学
  • 12篇西北有色金属...
  • 12篇中国人民解放...
  • 7篇武警陕西总队...
  • 5篇贵阳医学院附...
  • 5篇军事医学科学...
  • 5篇西安交通大学
  • 5篇兰州军区乌鲁...
  • 4篇中国人民解放...
  • 4篇西安市第一医...
  • 3篇空军总医院
  • 3篇西安市中心医...
  • 3篇西京医院
  • 2篇河北医科大学
  • 2篇苏州大学附属...
  • 2篇武警总医院

作者

  • 670篇贾国良
  • 194篇王海昌
  • 185篇郭文怡
  • 104篇李伟杰
  • 98篇张玉顺
  • 93篇李兰荪
  • 92篇张荣庆
  • 92篇吕安林
  • 87篇李成祥
  • 77篇王小燕
  • 60篇李寰
  • 58篇程何祥
  • 52篇栾荣华
  • 50篇刘兵
  • 46篇代政学
  • 43篇李伟
  • 40篇王晓燕
  • 38篇李飞
  • 38篇陈士良
  • 34篇胡涛

传媒

  • 135篇第四军医大学...
  • 127篇心脏杂志
  • 35篇陕西医学杂志
  • 25篇心功能杂志
  • 20篇临床心血管病...
  • 19篇中国介入心脏...
  • 15篇中国临床康复
  • 14篇解放军医学杂...
  • 9篇中华心血管病...
  • 9篇临床内科杂志
  • 8篇中国心脏起搏...
  • 8篇中华老年心脑...
  • 7篇心肺血管病杂...
  • 7篇中国急救医学
  • 7篇中国病理生理...
  • 7篇中国循环杂志
  • 6篇岭南心血管病...
  • 6篇心血管病学进...
  • 6篇中华医学会心...
  • 5篇中国现代医学...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09
  • 3篇2008
  • 10篇2007
  • 24篇2006
  • 77篇2005
  • 74篇2004
  • 86篇2003
  • 75篇2002
  • 107篇2001
  • 62篇2000
  • 20篇1999
  • 29篇1998
  • 21篇1997
  • 19篇1996
  • 9篇1995
  • 10篇1994
  • 13篇1993
  • 7篇1992
67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骨髓间充质细胞修复心肌梗死的影响因素研究
2005年
目的探讨心肌梗死后自体骨髓间充质细胞(MSCs)心肌内移植减轻心功能不全的可能性,以及体外诱导及注射部位等因素对移植疗效的影响。方法34只新西兰白兔均经过骨穿抽取骨髓,开胸建立心梗模型,MSCs体外培养和二次开胸心肌内注射等操作,按照对其MSCs的处理方式和心肌内注射的成分不同随机分为三组:A组为MSCs未经体外诱导;B组为MSCs经5-氮杂胞苷(5-aza)体外诱导;C组为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另外根据注射部位不同分为疤痕组和边缘组。结果与未诱导的MSCs相比,5-aza诱导的MSCs移植并未表现出更多的优越性。注射的部位是心功能改善关键的影响因素。如果注射到疤痕区,MSCs更倾向于分化为成纤维细胞。如果注射到边缘区,MSCs则倾向于分化为心肌细胞。结论在进行MSCs心肌内移植时不仅要强调将MSCs投送到梗死区,更要注意将MSCs投送到尚有存活心肌的边缘区。
李家一王海昌李成祥栾荣华贾国良
关键词:心肌梗塞骨髓间充质细胞心肌内移植
冠心病阻抗心动图波形变异的对照研究被引量:1
1990年
为定量研究阻抗心动图(ICG)波形的变化,作者以h/(dz/dt)_(max),h/(dz/dt)_(max)。T_(1/2)/LVET和T_o/LVET作为收缩波形指数,分析了43例正常人和36例临床冠心病患者的TCG波形,发现正常人与由造影术诊断为冠心病患者之间,波形指数存在显著差异。其中h/(dz/dt)_(max)和T_o/LVFT尤其敏感(P<0.01),在正常对照组分别为0.02和0.57;而在冠心病组分别为0.33和0.77。此外,ICG波形异常程发随冠脉狭窄程度加重而有增大的趋势。提示心脏收缩功能减退,与LVEF的降低相一致。
杨照康臧益民朱妙章吴作舟王作人郑笑莲贾国良
关键词:心动描记术冠状动脉病造影
经胸超声心动图和X线透视引导下行房间隔封堵术被引量:22
2003年
目的 评价在经胸超声心动图 (TTE)和X线透视引导下置入Amplatzer封堵器治疗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 (ASD)的可行性和治疗效果。方法 全组 84例 ,TTE测量ASD最大径 :周缘较硬者直接测量ASD最大径 ;周缘较薄或菲薄的边缘 ,剔除极软边缘测量ASD最大径。 4 6例同时球囊测量ASD伸展径。均在TTE及透视监视下封堵ASD。结果  84例ASD术前TTE测量缺损最大径为4 0~ 36 5mm[(18 7± 7 4 )mm]。TTE测量ASD最大径 (18 6± 7 5 )mm与球囊伸展径 (19 2±7 4 )mm差异无显著意义 (t=0 384 ,P >0 0 5 ) ,但两者之间密切相关 (r =0 95 7,P <0 0 1)。 84例封堵器置入均获得成功 ,选用的封堵器直径为 5~ 4 0mm [(2 2 1± 9 7)mm]。初期有 2例术中同时加做经食管超声心动图 (TEE)。术后即刻TTE显示 6例 (7 1% )存在微量至少量残余分流 ;术后 3d还有 3例 (3 6 % )存在微量至少量残余分流 ;术后 6个月仅有 1例 (1 2 % )多发ASD存在微量分流。39例随访 1年以上者右心房、室恢复正常大小 ,未见封堵器及残余分流者。结论 TTE和X线引导下经导管置入Amplatzer封堵器治疗ASD是一种有效、安全、简便可行的方法。缺损较大、边缘较短或TTE不易显示清楚的薄缘ASD ,术前行TEE检查先了解ASD的边缘 。
张玉顺张军代政学李寰贾国良王小燕
关键词:房间隔缺损经胸超声心动图X线引导AMPLATZER封堵器
四硫钼酸盐对大鼠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后血管细胞黏附分子表达的抑制
2006年
目的:观察铜鳌合剂四硫钼酸胺对大鼠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后内膜增生和血管壁血管细胞黏附分子表达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5-03/2006-01在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心血管内科实验室完成。①选用清洁级SD雄性大鼠30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血浆铜蓝蛋白(50±5)%水平组、血浆铜蓝蛋白(20±5)%水平组、未服药组,10只/组。以未服药组右侧颈总动脉作为空白对照。②以血浆铜蓝蛋白水平作为铜水平的代表,基础水平的平均值是(3.8±1.1)单位。血浆铜蓝蛋白(50±5)%水平组术前1周给予2g/L的四硫钼酸胺10mg/kg强饲,使血浆铜蓝蛋白水平在术前降低到基础水平的(50±5)%。血浆铜蓝蛋白(20±5)%水平组术前2周给予2g/L的四硫钼酸胺10mg/kg强饲,使血浆铜蓝蛋白水平在术前降低到基础水平的(20±5)%。两组均给药至术后14d。未服药组仅给予等量蒸馏水强饲。③各组均建立颈总动脉内膜剥脱模型,于术后14d深麻取材,左侧颈总动脉液氮冻存或用40g/L甲醛固定。④光镜下观察血管损伤后内膜增殖的形态学变化。WesternBlot法检测血管细胞黏附分子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实验选用清洁级SD雄性大鼠30只,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铜缺乏对血管损伤后内膜增殖的形态学影响:血管球囊损伤术后14d,未服药组血管内膜呈弥漫性增厚,而血浆铜蓝蛋白(50±5)%水平组、血浆铜蓝蛋白(20±5)%水平组血管内膜增生程度均显著缩小。②铜缺乏对血管细胞黏附分子蛋白表达的影响:术后14d,未服药组损伤颈动脉组织的血管细胞黏附分子蛋白表达显著增高,血浆铜蓝蛋白(50±5)%水平组、血浆铜蓝蛋白(20±5)%水平组损伤颈动脉组织的血管细胞黏附分子表达均被显著抑制(P<0.01)。结论:四硫钼酸盐诱导的适度铜缺乏能够显著抑制血管细胞黏附分子的表达,这可能是四硫钼酸盐抑制血管球囊损伤术后再狭窄的原因之一。
周景昱贾国良张荣庆
关键词: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血浆铜蓝蛋白
支架植入术治疗冠心病384例的近期疗效被引量:1
2000年
目的 探讨广泛应用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的近期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 1996 - 1/ 1999- 12我院连续进行的384例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的临床资料 .其中急性心肌梗死 15 0例 ,不稳定性心绞痛 12 2例 ;多支及左主干病变 2 2 6例 .围术期联合应用阿斯匹林、噻氯匹啶、低分子肝素抗血栓治疗 .结果 病变 5 6 1处尝试植入支架 6 14个 .病例成功率98.7% ,病变成功率 98.4% .严重并发症发生率 1.6 % ,其中死亡率 0 .8% ,支架血栓发生率 0 .8% ;局部血管并发症发生率 2 .6 % .结论 支架植入术治疗冠心病的近期疗效良好 ,联合应用阿斯匹林、噻氯匹啶、低分子肝素抗血栓治疗 ,支架血栓。
李成祥贾国良郭文怡李伟杰栾荣华王小燕
关键词:支架植入术血管成形术冠心病疗效
PTCA及支架安装术后患者近期的心率变异性被引量:2
2000年
目的 观察不同病变的冠心病患者行 PTCA及支架安装术后近期心率变异性 (HRV)的变化 ,揭示 PTCA及支架安装术对患者自主神经功能的影响 .方法 选择我科 1995 -0 6 / 1997- 12经 PTCA和 (或 )支架安置术的患者 97例 (治疗组 ) ,于手术后 3~ 7d行 Holter检查 ,其中 5 4例与术前的Holter做对照 ,并与 32例冠脉造影正常的不典型胸痛患者(正常对照组 )、2 9例经冠脉造影证实为单支或多支冠脉病变 ,但未行介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 (未行介入治疗组 )进行了对照研究 .应用 2 4h动态心电图监测 .选择 7项 HRV时域指标 ,4项频域指标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 手术前后自身对照 5 4例HRV各项指标无显著差异 ,97例治疗组与正常组对照 ,MSD,r MSSD,PNN5 0及 HF,L F/ HF等指标差异显著 (P<0 .0 5 ) .与 2 9例未行介入治疗组相比仅个别患者指标接近正常 ,总体相比无显著差异 .结论 在冠心病介入性治疗近期 ,患者的HRV指标暂无明显变化 .是否心绞痛患者或急性心肌梗死后患者的心率变异指标本身尚存在差异 。
郭文怡贾国良陈兰芳区晋禧贾国军张玉顺郑昌柱刘兵李媛王小燕
关键词:冠脉腔内成形术心率变异性冠心病支架植入术
卵圆孔未闭与反常栓塞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0
2001年
本文综述了卵圆孔未闭与反常栓塞的关系 ,以及卵圆孔未闭的治疗进展。
张玉顺代政学贾国良
关键词:卵圆孔未闭栓塞介入治疗
冠心病介入治疗进展 (5)冠心病左心室功能低下和心力衰竭的介入治疗被引量:4
2003年
贾国良
关键词:冠心病左心室功能低下介入治疗
溶栓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被引量:4
2000年
探讨溶栓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空腹胰岛素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检测 2 0例溶栓治疗和 2 2例未溶栓治疗的非糖尿病 AMI患者的空腹血糖 ,空腹胰岛素及胰岛素敏感性指数 ,并与 2 0例正常人作比较 ,AMI患者 4周后复查。结果 :AMI两组在急性期存在高胰岛素血症和胰岛素抵抗 ,4周后复查血胰岛素水平 ,胰岛素敏感性指数较急性期有明显下降 (P<0 .0 1) ,AMI溶栓治疗组的空腹胰岛素和胰岛素敏感性指数较未溶栓治疗组显著下降 (P<0 .0 5 )。结论 :AMI存在高胰岛素血症及胰岛素抵抗 ,以急性期最明显 。
刘四海贾国良郭文怡
关键词:溶栓治疗心肌梗死急性胰岛素抗药性
血管内皮细胞及功能在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后再狭窄中的作用被引量:15
2001年
胡涛郭文怡贾国良李兰荪冯旭阳
关键词:血管内皮细胞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再狭窄PTCA
共6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