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彦征
- 作品数:26 被引量:106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攻关计划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国产胸腺肽对健康人PBMC膜白细胞介素2受体和HLA-DR抗原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
- 1997年
- 用生物素-链霉亲和素系统免疫细胞化学和流式细胞仪检测mIL-2R和HLA作为考核胸腺肽体外活性的指标,结果表明,25~100μg/ml胸腺肽在体外明显提高mIL-2R和HLA-DR表达率,提示胸腺肽具有激活淋巴细胞的功能,为胸腺肽治疗慢性肝炎的机理提供了理论基础。
- 张宜俊贾彦征王复生杨永红
- 关键词:胸腺肽白细胞介素-2受体HLA-DR
- 43例鼻咽癌的调强适形放射治疗体会被引量:4
- 2007年
- 目的介绍调强适形放射(IMRT)治疗鼻咽癌的效果。方法对43例初治或复发鼻咽癌患者给予IMRT,将照射靶体积划分为鼻咽大体肿瘤体积(GTVnx)、颈部大体肿瘤体积(GTVnd)、临床靶体积1(CTV1)、临床靶体积2(CTV2)。处方剂量GTVnx68Gy^74Gy,GTVnd60Gy^66Gy,CTV160Gy,CTV254Gy;共30次。34例接受放化综合治疗,9例接受单纯放疗。结果GTVnx、GTVnd、CTV1、CTV2的平均剂量分别为72.40Gy、67.83Gy、60.25Gy和64.85Gy。中位随访期9个月,局部无进展生存率100%;1例放疗后4月出现肝和肺转移。结论IMRT技术对初治或复发鼻咽癌病例均可获得理想的剂量分布,正常组织得到很好的保护,毒副反应可以耐受,临床疗效令人满意。
- 彭齐荣张罗生张红梅贾彦征段宇新高兴旺
- 关键词:鼻咽肿瘤放射疗法调强适形放射治疗
- XELOX方案一线治疗晚期或复发胃癌的临床研究被引量:6
- 2010年
- 目的研究XELOX方案一线治疗局部进展期、转移性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经组织学证实的局部进展期、转移性或复发胃癌胃腺癌患者41例,接受XELOX方案化疗(奥沙利铂130mg/m2,静脉滴注3h,第1天,卡培他滨1000mg/m2,口服,2次/d,第1~14天,每3周重复)。每2周期后进行疗效评价。中位治疗4个周期。结果41例接受XELOX方案一线治疗的患者中,4例不可评价,CR2例,PR15例,总有效率为41.5%,SD11例,PD9例。中位疾病进展时间为6.2个月,中位生存期达到11.8个月。XELOX方案治疗中导致3-4度毒性,其中神经毒性4例,手足综合征3例,血液学毒学4例。结论XELOX方案作为一线治疗晚期或复发胃癌疗效肯定,毒副反应轻,患者耐受性好。
- 闵娜何本夫张罗生廖洪贾彦征
- 关键词:奥沙利铂卡培他滨
- 丙型肝炎唾液传播的研究进展
- 1993年
- 丙型肝炎的传染因子为丙型肝炎病毒(HCV),对其传播途径的研究是预防HCV感染的基础。目前,血液传播途径已明确,但发现多数散发病例与此无关。有人怀疑唾液传播为其主要途径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用多聚酶链反应(PCR)检测了丙型肝炎病人唾液中HCV RNA及唾液腺组织中标志HCV复制的负链RNA,但结果不一致,该问题尚在争论中,本文对此作一简要综述及分析。
- 贾彦征任中原
- 关键词:丙型肝炎
- 大剂量胸腺肽治疗与HBV前C区A_83点变异的关系
- 1998年
- 用巢式mpPCR-RFLP方法检测经大剂量胸腺肽治疗HBeAg阴转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25例,以探讨HBeAg阴转是否与前C区A83点变异有关。结果显示,25例HBeAg阴转患者中有2例治疗前后均检出几。点变异,而未见治疗后出现变异者。提示本级大剂量胸腺肽治疗患者,其HBeAg转阴与前C区A83点变异无关。
- 贾彦征王复生郑茉莉李灼亮张宜俊
- 关键词:大剂量胸腺肽乙型肝炎病毒乙型肝炎
- 多聚酶链反应和酶切分型检测丙型肝炎方法的改进和临床应用研究
- 贾彦征
- HBsAg疫苗对非溶细胞性和溶细胞性细胞免疫应答的影响被引量:1
- 2003年
- 目的:观察 HBsAg 疫苗对细胞免疫应答的影响及其诱生的免疫反应类型.方法:低、中、高剂量 HBsAg 疫苗两次免疫小鼠后,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鼠血清抗 HBsIgG2a,并用乳酸脱氢酶分析法检测细胞毒性 T 淋巴细胞(CTL)杀伤靶细胞的活性.结果:HBsAg 疫苗可诱导小鼠产生抗 HBsIgG2a,中、高剂量组阳转率(91.1%、100%)显著高于低剂量组(62.5%),P 均<0.01;低、中、高剂量组部分鼠特异性 CTL 释放率大于60%,达到特异性 CTL 活化(60%、60%、56%),与对照组(0%)比较 P 均<0.01结论:HBsAg 疫苗可增强特异性细胞免疫反应,而且对非溶细胞性和溶细胞性免疫应答均可上调.
- 熊一力贾彦征施理张宜俊
- 关键词:HBSAG疫苗酶联免疫法慢性乙型肝炎
- 乙型肝炎病毒转基因小鼠树突状细胞提呈功能的初步研究被引量:3
- 2000年
- 目的;探讨HBV转基因小鼠树突状细胞(DC)功能与其免疫耐受状态的相羞生。方法:按改良Steinman方法,对正常非转基因小鼠和HBV转基因小鼠脾脏树突状细胞进行分离,DC经HBeAg预刺激后,再用此DC与ConA共刺激淋巴细胞增殖反应。结果:HBV转基因小鼠的DC细胞数为10^2/孔、10^3/孔、10^4/孔,分别刺激各组小鼠淋巴细胞时,HBV转基因小鼠及非转基因小鼠的淋巴细胞^3H-TdR掺入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提示HBV转基因小鼠的DC提呈功能低下。
- 刘光泽熊一力贾彦征王洪敏
- 关键词:HBV转基因小鼠树突状细胞
- 近交系高表达HBV转基因小鼠的建立及表达传代稳定性被引量:23
- 2003年
- 将纯化的高表达 1.3copy HBV全基因 ,通过原核显微注射方法 ,建立了近交系 ( Balb/ c)高表达 HBV转基因小鼠模型 ,以血清 HBs Ag为检测指标 ,对该转基因鼠 HBV基因持续表达水平和数代遗传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 ,获高表达 HBV( 1.3copy)转基因 Balb/ c小鼠 Founder 2只 ,用回交传代方法 ,本 HBV转基因小鼠已稳定传至第 8代 ,每代转基因鼠阳性率平均保持在 4 4 .6 7% ,性别对 HBV转基因小鼠总体阳性率有影响 ,雄性小鼠的阳性率 ( 4 4.15 % )明显高于雌性小鼠 ( 4 2 .2 6 % ) ( P<0 .0 5 ) ;血清表达 HBs Ag水平较稳定 ,平均为 ( 85 3.2 8± 2 35 .4 3)μg/ L ,雌雄小鼠之间表达水平没有明显差异。
- 刘光泽熊一力王洪敏贾彦征周军辉潘菲张宜俊
- 关键词:乙型肝炎HBV转基因小鼠近交系动物模型
- 乙型肝炎病毒转基因小鼠树突状细胞提呈功能的初步研究(摘要)
- 2000年
- 目的:探讨HBV转基因小鼠树突状细胞(DC)功能与其免疫耐受状态的相关性。方法:按改良Steinman方法,对正常非转基因小鼠和HBV转基因小鼠脾脏树突状细胞进行分离。DC经HBeAg预刺激后,再用此DC与ConA共刺激淋巴细胞增殖反应。结果:HBV转基因小鼠的DC细胞数为10~2/孔、10~3/
- 刘光泽熊一力贾彦征王洪敏
- 关键词:树突状细胞HBV转基因小鼠肝炎病毒乙型淋巴细胞增殖反应HBEAG共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