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体外
  • 1篇体外实验
  • 1篇体外实验研究
  • 1篇热毒宁注射液
  • 1篇注射
  • 1篇注射液
  • 1篇利巴韦林
  • 1篇抗C
  • 1篇V3
  • 1篇病毒
  • 1篇肠道
  • 1篇肠道病毒

机构

  • 1篇青岛大学
  • 1篇青岛大学医学...
  • 1篇江苏康缘药业...

作者

  • 1篇陈峰
  • 1篇萧伟
  • 1篇杨静
  • 1篇张萍
  • 1篇陈宗波
  • 1篇赵宝春
  • 1篇董桂艳

传媒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年份

  • 1篇2011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热毒宁注射液抗CBV3及ECHO11的体外实验研究被引量:12
2011年
目的探讨热毒宁注射液体外抗肠道病毒(EV)的效果。方法采用细胞培养技术观察不同浓度热毒宁、炎琥宁、利巴韦林及不同给药方式下EV攻击后各组的细胞病变效应(CPE),并采用MTT法测定及蚀斑抑制实验,计算药物的TC50、TI及蚀斑抑制率。判断3种药物的抗病毒活性并进行前两者病毒吸附前后的药效比较。结果①热毒宁、炎琥宁、利巴韦林的TC50分别为52.0、2.0及2.0 mg/mL。热毒宁在1.3 mg/mL时即有抑制CBV3和ECHO11的活性,且与药物浓度成正相关;炎琥宁、利巴韦林分别在0.4~1.2 mg/mL及1.0~1.5 mg/mL之间有抑制CBV3和ECHO11的活性。②26.0 mg/mL热毒宁对CBV3及ECHO11蚀斑抑制率分别为79.8%及88.6%。0.8 mg/mL炎琥宁为67.0%及76.6%。1.5 mg/mL利巴韦林为44.2%及41.9%。③热毒宁在病毒吸附前用药蚀斑抑制率高于吸附后用药(P〈0.05),炎琥宁的差异则不显著(P〉0.05)。结论 3种药物均有体外抗CBV3及ECHO11的作用,但热毒宁的病毒抑制活性优于炎琥宁和利巴韦林,且毒性最小。热毒宁在病毒吸附前用药抗病毒活性优于病毒吸附后,有一定预防作用。
董桂艳陈宗波萧伟杨静陈峰赵宝春张萍
关键词:肠道病毒利巴韦林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