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山明 作品数:72 被引量:272 H指数:10 供职机构: 郑州大学教育系 更多>> 发文基金: 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 河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 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哲学宗教 文化科学 社会学 更多>>
持续性躯体形式疼痛障碍患者压力应对特征的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12 2013年 目的:研究持续性躯体形式疼痛障碍患者的压力应对特征,探索其病理、心理发病机制。方法:根据中国精神障碍分类及诊断标准第3版(Chinese Classifcation and Diagnostic Criteria of Mental Disorders-3,CCMD-3)诊断标准选择53例患者纳入实验组,依据分层抽样原则选择正常对照组53例,分别用防御方式问卷、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测量。结果:实验组使用不成熟型防御方式的频率高于对照组,述情障碍高于对照组,成熟型防御方式的使用频率、领悟社会支持能力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持续性躯体形式疼痛障碍患者遇到心理压力时不能及时有效发泄情绪,较多地应用躯体化、抱怨、幻想等不成熟的防御机制,并且不能充分领悟和利用社会支持系统,导致内心冲突加重并进入"情绪恶劣—疼痛加重—应对无效"的恶性循环状态,症状迁延难愈。 张瑞星 Koen Sevenants 赵山明 李国荣关键词:持续性躯体形式疼痛障碍 心理防御方式 述情障碍 领悟社会支持 心理剧在犯罪青少年心理矫治作用中的研究 被引量:3 2012年 青少年违法犯罪已成为困扰司法部门、影响社会稳定的一大难题,给社会带来严重危害。而心理剧为犯罪青少年心理矫治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改善了它们的心理健康状况。针对心理剧对犯罪青少年心理矫治的作用进行了探讨。 何艳丽 赵山明关键词:心理健康 青少年违法 心理矫治 中国精神分析发展现状文献计量学研究 2010年 李艳 赵山明关键词:文献计量学 社交焦虑障碍发生机制及心理治疗研究现状 2015年 社交焦虑障碍主要表现为对人际情景的过分担忧与恐惧,其发生、发展可视为机体系统内和系统间不断的整合重构,它是生物、心理、社会等多层次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社交焦虑障碍的心理治疗方法主要有认知行为疗法、人际交互疗法、自助治疗等。未来应加强基础研究与临床研究的联系,以促进心理咨询行业的健康发展。 付小姣 赵山明关键词:社交焦虑障碍 心理治疗 认知行为疗法 躯体变形障碍的新进展 2016年 躯体变形障碍一种发病率、自杀率较高,识别率却较低的精神障碍,近些年对其研究才有所起步。《美国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将躯体变形障碍划分在了强迫及其相关障碍下面,诊断标准也发生了变化。本文介绍了躯体变形障碍诊断标准的新变化,总结了躯体变形障碍的精神病理学机制、临床特征,以及治疗方面的进展。 朱文昊 赵山明关键词:躯体变形障碍 认知行为疗法 心理治疗 分析性心理治疗疗效的间接判断指标 2003年 目的 :探讨神经症分析性心理治疗疗效的间接判断指标。方法 :13例神经症患者 ,对其进行单纯性分析性心理治疗 ,观察在对症状集中分析解释阶段患者的一些基本生理指标和情绪反应及认知方面的变化。结果 :取得良好疗效的患者可在此阶段出现呼吸、心率、血压等生理指标的变化和一些植物神经反应及情绪反应 ,同时有认同感 ,而未取得明显疗效的患者 ,则无这些反应。结论 赵山明 李逊霞关键词:神经症 疗效 生理指标 情绪反应 积极心理暗示对老年人心理卫生状况的作用 被引量:28 2010年 目的研究老年人受暗示性特点及积极心理暗示在老年护理中的作用。方法随机抽样测查老年人的受暗示性,然后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 ,将老年公寓接收的老年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接受传统护理,试验组在护理过程中给予积极心理暗示,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量试验前后两组老年人的心身状况。结果与青年人比较,老年人接受积极心理暗示护理的试验组在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恐怖各因子分比对照组偏低(P<0.05,P<0.01)。结论老年人更易受外界的暗示,积极心理暗示可以改善老年人的心理卫生状况,有利于改善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水平。 张瑞星 赵山明 李丽关键词:积极心理暗示 老年护理 心理卫生 卫校女生自杀态度调查 2006年 贾黎斋 王宇中 赵山明关键词:心理卫生 自杀 卫校 女性 郑州大学知识女性心理健康现状分析及干预对策 被引量:1 2005年 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163名郑州大学知识女性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评定,发现:郑州大学知识女性躯体化因子分高于全国常模,总分和其余因子分均低于全国常模,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1)。郑州大学知识女性心理健康优于一般人群,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应制定相应的心理干预对策,维护和提高郑州大学知识女性的心理健康水平。 李中琳 闫剑婷 赵山明关键词:知识女性 心理健康 症状自评量表 干预对策 性别在大学生恋爱关系满意度与共情关系中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10 2017年 目的:探讨大学生恋爱关系满意度与共情的关系及性别在其中的调节作用。方法:选取正处于恋爱中的在校大学生175对,使用亲密关系满意度量表(QRI)和人际反应指针量表(IRI-C)测查恋爱关系满意度和共情,IRI-C包含观点采择(PT)、个人痛苦(PD)、想象力(FS)和共情性关心(EC)4个维度。采用多重回归分析探讨性别在恋爱关系满意度与共情中的调节作用。结果:男大学生的QRI得分及PT得分高于女大学生,而PD得分低于女大学生[(36.6±5.9)vs.(35.2±6.0),(10.9±3.4)vs.(9.9±3.4),(6.0±4.1)vs.(8.1±4.3);均P<0.01];恋爱时长<3个月的大学生的QRI得分最低(33.1±7.1)。PT得分正向预测QRI得分(β=0.19),性别×PD得分负向预测QRI得分(β=-0.17),性别×EC得分正向预测QRI得分(β=0.21)。结论:男大学生的恋爱关系满意度高于女大学生,性别在共情与恋爱关系满意度的关系中发挥调节作用。 王中杰 赵山明关键词:大学生 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