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邢焕清

作品数:22 被引量:217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4篇天文地球
  • 11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10篇盆地
  • 7篇层序
  • 6篇可容空间
  • 5篇地层
  • 5篇须家河组
  • 5篇油气
  • 5篇层序地层
  • 4篇三叠
  • 4篇三叠统
  • 4篇上三叠统
  • 4篇前陆
  • 4篇前陆盆地
  • 4篇陆盆
  • 4篇川西前陆盆地
  • 3篇地层学
  • 3篇地质
  • 3篇油气藏
  • 3篇气藏
  • 3篇凹陷
  • 3篇层序地层学

机构

  • 20篇中国石油大学...
  • 7篇中国石油化工...
  • 5篇中国地质大学...
  • 4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作者

  • 22篇邢焕清
  • 15篇姜在兴
  • 11篇王亚青
  • 8篇鲜本忠
  • 3篇王蛟
  • 3篇林承焰
  • 3篇董春梅
  • 2篇何志平
  • 2篇操应长
  • 2篇宋修宪
  • 2篇杨伟利
  • 2篇熊伟
  • 1篇胡书毅
  • 1篇邱桂强
  • 1篇李任伟
  • 1篇杜霖湘
  • 1篇罗文生
  • 1篇罗东明
  • 1篇王艳忠
  • 1篇肖焕钦

传媒

  • 3篇石油与天然气...
  • 3篇煤田地质与勘...
  • 2篇现代地质
  • 2篇石油实验地质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地层学杂志
  • 1篇海洋地质动态
  • 1篇测井技术
  • 1篇石油钻采工艺
  • 1篇石油大学学报...
  • 1篇古地理学报
  • 1篇西安石油大学...
  • 1篇西南石油大学...

年份

  • 1篇2009
  • 4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6篇2005
  • 6篇2004
  • 3篇2003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准噶尔盆地侏罗系层序地层研究展望被引量:20
2006年
层序地层学的出现曾被许多专家和学者认为是地质学的一场革命。但其研究本身还存在着一些争议,需要进一步分析和探讨。基于对准噶尔盆地侏罗系层序地层学大量研究成果的分析,初步总结了盆地侏罗系层序地层研究成果的异同及其原因。在回顾总结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探讨了侏罗系层序地层学研究目前存在的问题,包括:侏罗系层序的级别和划分、层序界面的判别标准和影响层序地层格架发育的控制要素等。
邢焕清
关键词:层序地层侏罗系准噶尔盆地
渤海湾盆地车镇凹陷沙三—沙一段沉积演化与有利砂体预测被引量:21
2005年
综合利用地震、测井、岩心、录井、古生物等资料,将车镇凹陷沙三—沙一段划分为2个二级层序和4个三级层序,并进一步划分出体系域。各体系域时期分别发育近岸水下扇、扇三角洲、三角洲、湖底扇和湖泊相等相类型。近岸水下扇多发育于北部陡坡带湖侵域、高位域和湖退域时期;扇三角洲在层序Ⅲ,Ⅳ时期分布较广;三角洲主要形成于湖侵域晚期及高位域等湖盆演化的中后期;湖底扇夹于半深湖—深湖相泥岩中,各时期均有发育;滨浅湖滩坝多分布于湖泊边缘、湖湾及隆起周围缓坡侧的滨浅湖地区。对该时期凹陷内有利砂体进行了预测,提出了4种类型的10个有利区带,为在该区寻找隐蔽油气藏提供依据。
王蛟姜在兴陈世悦姜本勇邢焕清杜霖湘
关键词:层序格架隐蔽油气藏车镇凹陷渤海湾盆地
断陷湖盆基准面变化模式探讨被引量:7
2008年
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和当前的研究现状,探讨了基准面和可容空间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方式,指出可容空间的变化存在绝对可容空间和相对可容空间两种情况,沉积物供应不是影响基准面变化的因素。总结了短期基准面旋回在纵向上的叠加方式,指出了其在横向上的变化特征。提出了以基准面旋回研究为基础,依据古地形变化进行有利储层预测的研究思路。
熊伟邱桂强闵伟尚冰邢焕清石红霞
关键词:基准面可容空间古地形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断陷湖盆
川西前陆盆地中部须家河组煤成气资源与勘探被引量:4
2005年
川西前陆盆地须家河组作为上三叠统重要的含煤地层 ,含有多套烃源岩。采用沉积有机碳法对各套烃源岩的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烃源岩中含有丰富的有机质 ,其类型以Ⅲ型干酪根为主 ,部分为Ⅱ型干酪根。烃源岩总体上成熟度较高 ,天然气总生成量大 ,不同地区和各套烃源岩的分布特征和生烃潜力存在明显差异 ,有机碳值变化幅度大 ,天然气产出量不均衡。不同地区 ,烃源岩非均质性和盆地构造演化及沉积特征变化复杂 ,造成了川西地区中部勘探面临一些问题。这些问题需要紧密结合前陆盆地构造发育和含煤地层沉积的特点 ,研究烃源岩分布差异性特征 ,从煤系烃源岩。
刘惠民邢焕清姜在兴王亚青
关键词:前陆盆地须家河组烃源岩资源量勘探
合肥盆地中—新生代物源及古水流体系研究被引量:20
2005年
根据地球物理和地质资料, 利用地震地层学和沉积学方法, 对合肥盆地中生代侏罗系、白垩系和新生代的下第三系的物源及古水流进行了研究。合肥盆地中—新生代主要发育大别、张八岭、霍邱和蚌埠等物源及古水流体系。其中, 在侏罗纪以大别物源及古水流体系为主, 在白垩纪张八岭和大别物源及古水流体系为主要的物源及古水流体系,蚌埠物源及古水流体系主要发育在新生代。张八岭和大别物源及古水流体系为主要的物源及古水流体系, 霍邱、蚌埠物源及古水流体系是盆地内部次一级的物源及古水流体系。
姜在兴邢焕清李任伟罗冬香
关键词:大别造山带合肥盆地古水流
成像测井在砂砾岩体勘探中的应用被引量:14
2009年
针对陡坡带砂砾岩扇体复杂油气勘探目标,建立适合的成像测井地质解释方法和模式;利用岩心资料对成像测井图象进行了标定,对成像图象的多解性进行了分析;结合常规测井和地震资料,对有利储层的成像特征和发育展布规律进行了探索研究;建立了砂砾岩体典型岩性和主要沉积构造的成像测井解释图版;纠正了前人在成像资料应用中存在的错误;根据在东营北带砂砾岩体沉积、储层研究中的具体应用,总结了一套完善的成像测井地质解释方法和技术流程。利用成像资料能够对砂砾岩体岩性、沉积构造做较为准确的判识,如何利用成像测井的纵向连续高分辨率实现对有利储层的精细判识是今后研究的重点。
熊伟运华云赵铭海王宁邢焕清黄蓉
关键词:成像测井砂砾岩体岩相有利储层
可容空间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0
2004年
可容空间概念是层序地层学理论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可容空间受到层序地层学理论中的构造沉降、海平面升降、沉积物供给和气候等4大控制要素的影响和控制,其中由不同构造背景所控制的盆地的演化特点对可容空间的性质和变化具有重要意义。在盆地内部可容空间发育具有不均衡性,其分析方法主要有构造沉降曲线和海平面升降曲线叠加法和断层活动计算法等。
王亚青董春梅邢焕清
关键词:可容空间海平面升降构造沉降层序地层学盆地断层活动
电成像测井技术地质应用研究进展被引量:17
2008年
通过对国内外170多篇文献的调研,总结了电成像测井技术地质应用在国内外的研究进展。电成像测井技术开始主要应用于沉积、储层和井旁构造研究。随着技术逐渐趋于成熟,电成像测井资料在地质研究中的应用更加广泛和深入。沉积相研究向垂向沉积相序、沉积相的综合判识和成图研究发展。储层研究中对薄储层、储层非均质性和储层物性的研究都取得许多重要成果。对裂缝系统的研究最为成熟,成果也最多。电成像资料在应用中出现了一些新的探索,如在油基泥浆进行电成像测井作业,并利用所测得的电成像资料进行地层划分和断层判识;利用电成像资料进行高含水的识别等。目前,对电成像资料的应用主要局限为单口井或几口井的单井地质应用中,对于大量井电成像测井资料的综合研究和应用,未能加以重视和研究。对大量井的电成像测井资料进行综合对比分析,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
王亚青林承焰邢焕清
关键词:电成像测井地质应用分辨率
层序地层学的分辨率问题初探被引量:3
2004年
从理论上初步探讨了层序地层的分辨率问题。论证了层序地层对形成年代的时间分辨能力不高于其所依据的和所采用具体方法的时间分辨能力 ,空间的分辨能力受其所用资料的限制而有所不同 ,介于资料的最高分辨率和最低分辨率之间 ,而且具有不均衡性。最后 ,对如何提高层序地层的分辨率作了讨论。
邢焕清姜在兴王亚青鲜本忠
关键词:层序地层学分辨率
东营凹陷史115浊积扇油藏储层非均质性的时空演变规律及主要控制要素研究被引量:3
2008年
以东营凹陷中央隆起带西段史115深水浊积扇岩性油藏为例,对储层非均质性的时空演变规律及主要控制要素进行研究,认为构造运动、湖平面变化、沉积物供给和古地貌等要素控制了扇体的发育,从而导致储层非均质性在不同时间和空间里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浊积扇发育早期,构造运动和古地貌造成扇体规模较小,储层非均质性最强.浊积扇发育中期,构造运动减弱和填平补齐作用导致扇体分布范围增大,储层非均质性较强.浊积扇发育晚期,随着构造运动进一步减弱、湖平面下降,扇体平面分布范围更加广泛,储层非均质性最弱.
王亚青林承焰董春梅邢焕清
关键词:东营凹陷储层非均质性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