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邬小平

作品数:100 被引量:367H指数:11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陕西省社会发展科技攻关项目西安市科技计划项目西安市卫生局科技计划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交通运输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9篇期刊文章
  • 19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7篇医药卫生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24篇磁共振
  • 20篇成像
  • 17篇磁共振成像
  • 9篇肿瘤
  • 8篇影像
  • 7篇体层摄影
  • 5篇面神经
  • 4篇动脉自旋标记
  • 4篇胰腺
  • 4篇影像学
  • 4篇诊断及鉴别诊...
  • 4篇中耳
  • 4篇体层摄影术
  • 4篇曲面重组
  • 4篇腺癌
  • 3篇多平面重组
  • 3篇神经管
  • 3篇听骨
  • 3篇听骨链
  • 3篇曲面

机构

  • 41篇西安交通大学
  • 29篇西安市中心医...
  • 3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延安大学
  • 2篇第四军医大学...
  • 2篇西安市红十字...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西安市儿童医...
  • 1篇金川集团公司
  • 1篇石嘴山市第一...
  • 1篇陕西省肿瘤医...

作者

  • 70篇邬小平
  • 38篇杨军乐
  • 29篇马鸣岳
  • 21篇董季平
  • 17篇宁文德
  • 17篇高燕军
  • 13篇杨想春
  • 13篇刘红生
  • 12篇银小辉
  • 11篇徐敏
  • 11篇刘润
  • 10篇董燕
  • 8篇张宏
  • 5篇刘春英
  • 4篇高明
  • 3篇孙东海
  • 3篇杨静
  • 3篇周蕻
  • 3篇韩蕾
  • 3篇李至

传媒

  • 7篇现代医用影像...
  • 4篇中国CT和M...
  • 4篇中国介入影像...
  • 3篇放射学实践
  • 3篇陕西医学杂志
  • 3篇中国医学影像...
  • 3篇中国中西医结...
  • 3篇临床医学研究...
  • 2篇临床放射学杂...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内蒙古中医药
  • 1篇中华放射学杂...
  • 1篇中华消化内镜...
  • 1篇临床内科杂志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中国实用外科...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海南医学
  • 1篇川北医学院学...
  • 1篇胃肠病学和肝...

年份

  • 1篇2025
  • 3篇2024
  • 2篇2023
  • 3篇2022
  • 3篇2021
  • 3篇2020
  • 5篇2018
  • 7篇2017
  • 13篇2016
  • 3篇2015
  • 3篇2014
  • 5篇2013
  • 5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 6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4
10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多层螺旋CT显示先天性中耳畸形患者面神经管鼓室段走行异常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 观察MSCT显示先天性中耳畸形(CMEM)患者面神经管(FNC)鼓室段走行异常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94例CMEM患者(CMEM组,包括63例单侧及31例双侧受累,共125侧)及98例非CMEM患者(对照组,191侧)颞骨上缘至乳突下缘轴位CT图像,根据CT表现将CMEM分为3型。于MSCT多平面重建(MPR)冠状位前庭窗(OW)正中层面图像中测量FNC鼓室段与外骨半规管(LSC)下缘间距离(FNC-LSC)、FNC鼓室段与OW外缘(FNC-OW)之间的垂直距离,以定位FNC鼓室段走行;比较FNC鼓室段走行在不同范围、类型CMEM患者中的差异。结果 CMEM组FNC-LSC距离大于、而FNC-OW距离小于对照组(P均<0.05)。双侧CMEM患者FNC-LSC距离最大,单侧CMEM患者次之,对照组最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双侧CMEM患者FNC-OW距离最小,单侧CMEM患者次之,对照组最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CMEM组125侧中,CMEMⅠ型18侧,Ⅱ型45侧,Ⅲ型62侧;Ⅲ型FNC-LSC距离最大,Ⅱ型次之,Ⅰ型再次之,对照组最小;除Ⅰ型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Ⅲ型FNC-OW距离最小,Ⅱ型次之,Ⅰ型再次之,对照组最大;Ⅲ型FNC-OW距离明显小于Ⅱ型、Ⅰ型及对照组(P均<0.05),其余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CMEM常伴FNC鼓室段走行异常;根据冠状位MSCT MPR图像可准确判断FNC鼓室段移位及其程度,有利于术前风险评估。
韩蕾董季平邬小平马鸣岳赵芸芸孙鹏峰刘红生
关键词:耳畸形面神经
MSCT后处理技术诊断耳硬化症
2024年
目的观察多层螺旋CT(MSCT)后处理技术用于诊断耳硬化症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47例(92耳)耳硬化症及65例(79耳)非耳硬化症听力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轴位平扫MSCT,对MSCT原始图像行后处理,包括镫骨、耳蜗多平面重组(MPR)及听骨链曲面重组(CPR),比较MSCT原始图像及其联合后处理技术诊断耳硬化症的效能。结果根据MSCT原始图像诊断66耳、联合后处理技术诊断89耳耳硬化症,二者敏感度分别为71.74%和96.74%,诊断准确率分别为81.29%和96.49%,后者均高于前者(P均<0.05);其特异度(92.41%vs.96.2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后处理技术有助于提高MSCT诊断耳硬化症的敏感度和准确率。
关荣张宏邬小平杨静杨想春张增增马鸣岳
关键词:耳硬化症
Tornwaldts囊肿的MRI诊断
Tornwaldts囊肿发生于鼻咽正中部,起源于脊索退化时黏膜外翻,MR能更好地解释病灶的组成,据我们所知,常规头颅扫描在鼻咽发现这相对常见的病例的可能性不是很小。因此本文根据典型表现及偶然发现的可能的临床意义,研究囊肿...
邬小平董季平宁文德杨军乐
关键词:MRI诊断信号特征发生率
文献传递
颞骨HRCT重组技术对慢性中耳乳突炎颞骨区骨性结构破坏的术前评估价值
马鸣岳杨想春邬小平刘红生董季平刘润孙东海董燕杨军乐
全数字化乳腺钼靶X线摄影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29
2015年
目的:探讨全数字化乳腺钼靶X线摄影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9月至2014年10月期间经全数字化钼靶X线摄影诊断乳腺癌患者67例钼靶影像,评价该乳腺钼靶检查在乳腺癌诊断中的重要性。结果:67例经全数字化钼靶摄影诊断乳腺癌患者中,病理证实64例,诊断符合率为95.5%,其中肿块型41例,成簇分布恶性钙化型13例,结构紊乱6例,局灶性不对称致密影4例,病理结果不符3例。结论:全数字化钼靶乳腺摄影是目前早期发现和诊断乳腺癌最有效和可靠的检查方法,简单方便又经济,对乳腺癌早期诊断起到一定作用。
董燕刘润杨军乐徐敏宁文德邬小平党珊
关键词:乳腺X线摄影术
颞骨HRCT曲面重组技术对外伤性面瘫的诊断价值
马鸣岳董季平杨军乐邬小平刘红生杨想春刘润孙东海
MR增强扫描及曲面重建在面神经炎中的应用被引量:12
2017年
目的探讨MR增强扫描及曲面重建(CPR)在面神经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0例面神经炎患者行MR增强扫描。通过GE AW 4.5工作站观察患者颅内面神经受累情况,测量面神经及邻近颞叶组织的信号强度,计算面神经与同一层面邻近颞叶的信号强度比值(SIR)。通过Philips EBW工作站进行面神经的CPR重建,整体观察患者面神经的颅内走行及受累情况。结果 30例面神经炎患者中,患侧面神经膝状神经节、鼓室段、迷路段、内听道段及乳突段的SIR分别为1.59±0.28、1.16±0.16、1.38±0.20、1.30±0.19及0.96±0.14,健侧SIR分别为1.08±0.19、0.74±0.13、0.81±0.13、0.83±0.08及0.69±0.12,各受累部位患侧面神经SIR与健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CPR图像可直观显示面神经受累部位及面神经的颅内走行情况。结论面神经MR增强扫描及CPR技术有助于清晰显示面神经炎患者颅内面神经走行及受累情况。
赵芸芸高燕军董季平宁文德邬小平
关键词:面神经疾病磁共振成像图像处理
颞部HRCT多平面重组及曲面重组诊断先天性小耳畸形被引量:8
2021年
目的观察先天性小耳畸形颞部高分辨率CT(HRCT)多平面重组(MPR)及曲面重组(CPR)表现。方法对61例临床诊断先天性小耳畸形(69耳)患者颞部HRCT行MPR及CPR,观察其表现。结果69患耳中,53耳外耳道骨性闭锁(53/69,76.81%),66耳(66/69,95.65%)锤骨畸形,55耳(55/69,79.71%)砧骨畸形,27耳(27/69,39.13%)镫骨畸形。60耳(60/69,86.96%)见不同程度面神经管(FNC)畸形,包括17耳(17/60,28.33%)FNC位于鼓室段低位,其中14例单侧小耳畸形FNC鼓室段低位,患侧FNC鼓室段上缘与水平半规管内端垂直距离[1.40(1.20,1.50)mm]大于对侧[0.80(0.60,0.80)mm,Z=-4.533,P=0.001]。57耳(57/60,95.00%)FNC乳突段前位,其中45例单侧小耳畸形FNC乳突段前位,患侧FNC乳突段中点至膝状神经窝前缘连线的垂直距离[7.10(5.70,8.50)mm]小于对侧[11.00(10.00,12.10)mm,Z=-7.531,P=0.001];2耳(2/60,3.33%)FNC迷路段-乳突段缺如;1耳(1/60,1.67%)FNC鼓室段-乳突段缺如;5耳(5/60,8.33%)见FNC鼓室段裂缺,3耳(3/60,5.00%)FNC明显纤细,7耳(7/60,11.67%)见FNC乳突段分叉畸形。结论颞部HRCT及MPR、CPR能清晰显示先天性小耳畸形外耳道、各听小骨、听骨链及FNC畸形,具有一定诊断价值。
张宏邬小平银小辉杨想春马鸣岳
关键词:先天性小耳畸形
基于MR扩散张量成像探讨胼胝体各向异性分数与年龄的关系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 分析胼胝体不同区域MR扩散张量(DTI)各向异性分数(FA)值随年龄的变化特点.方法 收集171名健康志愿者进行MR DTI扫描,其中男80名、女91名;年龄12 ~ 73岁,中位年龄44岁.按年龄段每10岁分为一组,分为10~ 19、20~29、30 ~ 39、40~49、50~59、60~69、70~79岁共7组,例数分别为2、32、33、54、35、11、4名.将胼胝体分为5个亚区(Ⅰ~Ⅴ区),测量胼胝体各分区FA值,计算各年龄组不同胼胝体分区FA均值,利用曲线回归的方法分析其随年龄的变化特点.结果 在同年龄组中,胼胝体Ⅴ区FA均值最高,7组对应的FA值依次为0.77±0.06、0.80±0.03、0.79±0.03、0.79±0.03、0.78±0.03、0.77±0.03、0.77±0.03;胼胝体Ⅲ区FA值最低,7组FA值依次为0.51±0.08、0.59±0.06、0.59±0.06、0.56±0.07、0.55±0.07、0.52±0.07、0.43±0.07.胼胝体不同分区FA值与年龄呈曲线相关(ROI1~ROI5 R2值依次为0.162、0.214、0.164、0.098、0.070,P值均<0.05);随着年龄的增长,各分区FA值的变化呈近似倒U形趋势.各分区FA峰值出现在20 ~ 30岁.结论 胼胝体各区域扩散张量FA值随年龄增长呈曲线变化,反映了胼胝体随年龄的生理变化过程,可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高燕军邬小平李建文李贤军孙东海杨军乐杨健
关键词:胼胝体磁共振成像年龄因素
多排螺旋CT鉴别及诊断甲状腺癌的临床价值研究被引量:22
2016年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在甲状腺癌临床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西安市中心医院收治的55例疑似甲状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接受多排螺旋CT检查。以外科手术或病理检查结果为依据,评估多排螺旋CT在甲状腺癌临床诊断中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记录其在甲状腺癌鉴别诊断中的符合率。结果病理或手术检查结果显示55例疑似甲状腺癌患者中甲状腺癌32例(58.2%),良性病变23例(41.8%);多排螺旋CT扫描定性诊断结果显示真阳性28例,真阴性20例,假阳性3例,假阴性的4例;多排螺旋CT对甲状腺癌定性诊断的准确性、特异性、敏感性分别为87.3%(48/55)、87.0%(20/23)和87.5%(28/32);对乳头状癌、滤泡状癌、髓样癌及未分化癌等甲状腺癌的鉴别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4.7%(18/19)、71.4%(5/7)、66.7%(2/3)和100.0%(3/3)。结论临床可将多排螺旋CT作为诊断及鉴别诊断甲状腺癌的有效辅助手段,以提高诊疗筛查针对性,节省诊疗时间、改善患者预后水平。
刘红生杨军乐邬小平王改莲高燕军马鸣岳
关键词:多排螺旋CT甲状腺癌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